我从“失事”潜艇中脱险

深海蛟龙 2019-07-07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文/军言


     那是去年六月下旬,初夏的天气不冷不热。就像我们的心情,没有丝毫紧张。因为在此之前。我们24名脱险队员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作操练,成绩都在良好以上。只要按规程操作,应该能顺利完成预定任务。天刚蒙蒙亮,我们背着几十斤重的潜水装具,列队登上了一艘国产潜艇。经过兩个多小时的航渡,到达了演习海区。


       随着潜艇艇长紧张严肃的口令和艇员一连串准确麻利的操作,我们乘坐的潜艇因为“失事”而坐沉在几十米深的海底,我们围坐在舱内,等待适合脱险逃生的海水潮流到来。这是一次危险的行动,也是一次对智力、胆量和勇气的真正考验。这时,我的心开始隐隐约约有些紧缩,吃不下饭,喝不下水。随艇指挥员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用聊天的方式来放松我们紧张的心情。经过4个多小时的等待,这次名为“三级援潜”的水下脱险行动拉开了序幕。



       所谓“三级援潜”是指为坐沉海底的失事潜艇员提供生存保障,创造脱险条件的援救行动。其主要任务有7项:


①为失事潜艇舱室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艇员吸入过多的二氧化碳而中毒;

②防救潜水员为失事潜艇输送食品,工具等,助其生存和工作;

③为失事潜艇补充高压气,帮助潜艇恢复其不沉性;

④为失事潜艇提供应急照明;

⑤协助失事潜艇艇员离艇脱险并对其进行医疗救护;

⑥为失事潜艇吹除主水柜,帮助潜艇上浮;

⑦拖带失去机动能力而浮于水面的潜艇。


我们这次承担的任务只是其中几项。


我是第三脱险小组的组长。待前两组顺利出水后,艇长命令:“第三组开始准备”!



       我和本组的两名队员立刻开始进行脱险前的装具检查:


       第一步,是检查呼吸器的压力。如果气瓶的压力在60个大气压以上,就会给脱险提供足够的应用压力。我卸下呼吸器上的气瓶,把气瓶高压气接头上的螺盖,拧在减压器的接头上,取出滑阀,然后把压力表拧在高压气接头上,打开阀门,压力表的指针指向180个大气压,这表明气瓶压力安全够用。


       第二步,检查呼吸器环形呼吸袋的气密性。我向呼吸袋中充满气,放入预备好的水箱中,发现各部件和连接处沒有气泡冒出,表明呼吸袋气密性良好。


       第三步,检查呼吸器阀箱。我接通呼吸器,把空气吸入呼吸袋进行呼吸,呼吸顺畅,单向阀的阀片位置正常,表明出艇后可以保证正常呼吸。


        检查完毕后,我们这组人员开始互穿潜水衣。这种一体式潜水衣比较 笨重,我们按照脚——手——头的顺序,互相给对方穿好,把胸前的带状开口扎牢。佩带好呼吸器,把上面的咬嘴与阀箱连接。并用专用扳手拧紧,给环形呼吸袋充满气后,按照“吸气——呼气——吸气——供气——排气”的顺序换了三次气,防止出艇后缺氧。这一切完毕后,我举起右手,示意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艇长下达开始脱险口令后,鱼雷发射管的后盖打开了。作为组长,我打开气瓶阀和排气安全阀,接通呼吸器,第一个爬了进去。


        身着笨重的潜水衣,外带两个4千克的铅垫(出水时增加体重,防止上浮过快,给人造成的压力变化过快,伤害身体),在直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中爬行,感觉比较吃力。发射管前盖是闭合的,前面一片黑暗,看不见任何东西。只能凭感觉用左侧卧的方式推着脱险浮标前行。我爬到发射管前段 后,后两名艇员也陆续爬了进来,我们三个人头脚相连。



        这时,发射管壁传来了舱内指挥员的一声敲击信号:“铛!”这是在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同后面的两名艇员如法炮制,依次用挂在潜水衣带上的弹簧钩,在管壁上“铛!”地敲了一声,回答外面的询问:“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听到我们的回答,指挥员下达命令。关闭了鱼雷发射管的后盖后,又在管壁上敲击两声:“铛!铛!”这是在询问我们:“可以向管中注水吗?”


       我同后面的两名艇员同样依次用弹簧钩,在管壁上“铛!铛!”敲击两声,回答外面的询问:“可以向管中注水”!艇内得到我们确切的回答后,指挥员命令打开排气阀,向发射管内注水至三分之二高度左右,关闭排气阀。然后在管壁上敲击三声:“铛!铛!铛!”询问我们:“可以打开发射管前盖吗?”


        我们同样依次用三声敲击信号回答:“可以打开发射管前盖!”


        发射管前盖被迅速打开了。这时,艇外的救生员早已准备好了灯光照射在发射管周围。我们本来在黑暗的发射管中等待了很长时间,突然被艇外的灯光一照,本来沉闷的心情立刻愉悦起来,好像在生命垂危的时候遇到了救星。我把浮标推到发射管口平台处,将浮标绳末端的弹簧钩掛在发射管口外下方,放出浮标,抓住浮标绳,打开氧气瓶,将随身携带的弹簧钩挂在浮标绳上。打开排气安全阀后,伸出右手。这时,艇外的救生潜水员抓住了我的手。引导我抓住了直通海面的浮标绳。我身子前移,顺利出艇了。



      我已经完全处在几十米深的海水中,身体直立了起来,两腿盘紧浮标绳。这时的动作,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浮上海面即可,那样会造成减压过快,伤害艇员身体。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上升减压和上升速度的规定。牢记各停留站的深度和停留时间,按照已经选择好的减压方案沿浮标绳出水。而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看到救生潜水员作了一个拇指向上的动作,示意我可以上浮了。


       于是,我两脚夹紧浮标绳,两手来回移动,慢慢地向上攀去。浮标绳上有绳结。我就会在心里默默数1、2、3、4……按照规定的时间休息,调整呼吸,逐步适应上升到不同深度时的海水压力。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我感觉呼吸越来越轻松。眼前也越来越亮堂。猛然间眼前豁然开朗,我的头“哗”地伸出了海面。


       “胜利了!”我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已的成功而兴奋不已,完全忘记了疲劳。



      我的右手刚刚伸出海面,就被站立在大型救生艇舷梯上的支队长拉住了。他有力地一拽,我就攀上了舷梯,被船上的官兵拉上了船。其它艇员,都像我一样,成功地从“失事”潜艇安全脱险,被送往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这一次三级援潜实兵演练,创下了潜艇下潜深度最大,水下注水最多,潜坐海底时间最长,脱险艇员最多等几项纪录,也成为我一生最难以忘怀的时光。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投稿二维码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

阅读原文

小疯子裸2019-07-10 19:29:26

哥,请更正一下,二氧化碳是没有毒的,有窒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