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江城子 . 七一颂 (词林正韵)
原创文/秋池
大山三座中华疮。国家殇,众民苍。红桨启航。遵义会明倡。秋义工农旗子举,推旧制,国歌扬。
东方旭日普辉煌。国当强,慧民祥。互利互通。统一党中央。华夏千年鸿运朗,惊世界,国通昌!

唱支山歌给党听
原创文/秋池
记事的时候是在山里,一个僻静幽深封闭的山坳,这里有一家特殊的企业,有一群特殊的人,将军楼依山而立,阶梯很长,里面住的不是将军,都是知识分子,大山楼、小山楼住是标准的楼房,里面住的的不是领导是技术人员。
我家左邻居是一位南下来的姓万的干部,老家是将军县红安人,,右边是一位八路军,山东人,都称呼他高老,前排是山西阳泉人,王姓,他很少说话,曾经是三县剿匪司令,大家都叫他王指挥长,我们住在一条干枯的河流而建的一共有12栋最后一排的油毡房里。
上学时候书包是妈妈缝制的,是使用过的砂布,泡洗后一块块缝起来,前面还绣了一个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几个鲜艳的大红字。那个年代吃饭串门是最常见的事情,谁家有一点好吃的都会聚在一起,父辈们喝一点散装的包谷酒,喝完酒都会在带着孩子们在竹床上看着夜空的繁星教我们唱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
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总是需要不断地行动,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立志山区,献了青春献子孙已成为父辈们一生的荣耀……
前不久收到海军一级作家李忠效撰写《大海深处青春的记忆》一书,翻开扉页,将我带回三十多年前,八十年中期前招飞行员和潜艇兵大多从高中学生开始选拔,也就在那一年我成为了一名潜艇兵,临走的前一天晚上,邻居们都来了,高老给我带上了大红花,王指挥长说要亲自送到集合地还给我送了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舰雄卫疆鲨潜踪、海鸥锦浩欧更洁”。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反复唱起 “唱支山歌给党听”。
学院组织去崂山游玩,中午时分天空下起了大雨,瞬间洪暴发,水中乱石嶙立,滚滚激流中雷电交加,游人乱作一团, “党员的跟我上”,不知道谁叫了一声,我们立刻抽调裤腰上的皮带组成人墙开始让游客过桥,远处一声惨叫,一名女子跌入了桥下的深潭。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有一名战士随即就纵深跳入了滚滚激流,抓住了女子的的衣襟使劲将她推向岸边,山洪瞬间爆发真的无法阻挡,我们挽着手让旅游从头顶爬过去,下面战士急切的呼喊那名战士的名字,我们放不了手,只有大喊撑住,挽着手不要松开,快爬呀!等游客都过去大概用了快二小时才顺着河水去找那名战士,最后知道他是海航的一名战友,他的名字和雕像与崂山永远铭刻再那山崖……
        
潜艇兵是个枯燥无味、需要胆大心细的兵种,一次事故牺牲了战友,我们心理上的影音面积太大,我总是耍赖不出海,政委找到我说:“我们海军还不够强大,你们是新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代潜艇,要通过不断的改造和进步让我们崛起,培养一个兵国家付出那么多,你这样对得起党,对得起祖国吗”?支队安排我们去听了一堂课,上课的是王亚夫女士,我国第一个女轮机长,讲述了她的大海情结,选择了蔚蓝的大海与风浪搏击的航海生涯,不言放弃成为她倔强的性格,她说祖国让她成为了海员,她最喜欢的歌曲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那一年我19岁,那一夜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船荡南湖赤帜红,先驱革命救工农。出征万里惊天地,抗战八年立事功。北斗导航英美惧,嫦娥探月世人崇。祖国建设千帆进,路带连接四海通。光阴似箭,岁月如歌,转眼之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8周年的风风雨雨,在我人生的旅途里,唯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成为我人生一路前行的动力……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投稿二维码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