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2岁潜艇老兵写的军魂歌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9-08-06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白浪滔天,快艇飞腾如箭,海疆百战,水兵一身是胆,为了保卫祖国,为了和平而战,炮口劈开千层浪,吼声划破九重天,鱼雷烧红碧海水,波涛掀起英雄胆,我们像雷鸣,像闪电,像蛟龙,像海燕,我们是勇猛的海上爆破手!我们是无敌的突击兵团!



    战友们大家好!八一前夕82岁58年潜艇老兵董乐琴,微信发帖,并亲写军魂歌,字里行间透着对潜艇部队的爱,爱的那么深沉,对战友是那么深情的眷恋,对事业是那么的执着!他人生没有轰轰烈烈,但多姿多彩。为潜艇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一生。他始终没有离开过潜水艇之重器:鱼雷。我向大家推荐他的作品,用《西沪港战友之家》的刊头,拥抱远在内陆山西鱼雷制造厂的老兵,留下历史的纪念!

侯增义 2019.8.4


军 魂 歌

文/董乐琴

五八年来把兵当,新兵集中到潍坊。

到了潍坊就分行,把我分到潜艇上。

当天换了新军装,火车送到青岛港。

大体位置浮山所,具体位置医院旁。

到了学校分专业,我的专业雷炮枪。

学到年底要毕业,毕业考试不平常。

校长亲自来主考,教员考官列两旁。

出的试题全答上,上了学校光荣榜。

毕业完毕要分配,几个潜支都来抢。

唯有旅顺来的早,要求我去他艇上。

四三六艇在旅顺,我的领导谢信堂。

艇上工作五年整,脱下军装到地方。

九六年我退了休,再为海军献力量。

西局代表请我去,南海北海走一趟。

为了海军搞备战,希望老兵发余光。

去广州、去三亚,调好战雷装艇上。

来去一共四十天,完成任务得表扬。

走时支队领导送,如果需要来帮忙。

我向部队表了态,有求必应鱼班长!


1964年3月138艇组建成军时鱼雷部门原班底人员,在武汉接艇年底欢送首任鱼雷班长复员历史小照。照片前排右一任自信副艇长(50)、艇长于华俊(46)、鱼雷班长董乐琴(58)、军士长丁献亭(59),后排右一班长徐建国(60)、贾文奉(63)、丁向枕(62)、耿民生(62)、军士长杨振海(60)、副政委吴周银(47)、松启柏(61)、鱼雷长阮孟益(57)二位休假,政委李琳支队开会。




侯部门长:您好


      在欢度建军节的时候,战友们都在怀念第二故乡老虎尾。我也是老虎尾四三六艇的兵,60年下半年随艇调青岛五码头。64年去武昌接138艇,年底退伍,到山西省侯马市鱼雷制造厂工作,96年退休。


      65年到工厂后,在篮球队打球两年。从68年开始基本每年都去旅顺庙西搞鱼雷实验,有时还去青岛、宁波、青海等地。


      退休不久,西安海军代表局就请我到旅顺、青岛、宁波、橡山、三亚等潜艇支队,帮助部队备战工作,还到广州虎门、青岛鱼雷修理厂帮忙。


      由于当时通信落后,否则我们早就见面了。因为我每次去潜艇支队时间就是几个月。2000年去五码头我们工厂人员还和艇上赛过篮球,当时我见到了董延庆、谢信堂。


      有一年去旅顺庙西搞鱼雷实验,我还见到了于华俊、丁献亭、张咸志、杨富成、付殿兴、杨玉良、徐瑞田、陈文亮等人。


      我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女儿在市环保局,儿子在市交通运输局,我和老伴身体还可以,请老战友放心,儿女们都很孝顺。


      祝老战友身体健康!全家都好!

                        你的老战友:董乐琴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投稿或购物咨询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

阅读原文

独孤拔尖直2019-08-06 14:25:53

脱下军装也是兵。因为他们心灵深处,早已烙上了军魂的印记!西沪港战友之家,敞开宽广的胸怀,拥抱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老战友,这里是你们温馨的家!再回首,你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远在三线的潜水艇老兵董乐琴老班长,祝你开心,健康。赞 2

小刀17802020-06-06 23:49:26

想联系作者董老,老爸59年入伍,在潜校学习后被分到414艇,想知道当时的潜艇的一些历史,战友之家也很少介绍4字头潜艇,老爸已有点老年痴呆,但一讲起海上生活双眼发光,思路也较清晰,他讲当时就几艘苏联援助的艇,413,414,415,416,417,418.其中只有两艘大艇,其余为小艇,大的有70多80人,小的有30多40人,其63年退伍返广东乡下,退伍前曾到河南新郑与一批大学生学习一年,据讲准备搞核潜的,不知真假,有同时期的潜艇老兵吗?想了解当时的一些历史,老爸为电工班长。

月月悅2019-08-07 04:22:26

到了地方还干鱼雷,这辈子都干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