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梅林散记——象山的记忆之一
文/海风

浙江宁海梅林,这个我们记忆深刻的地名,曾经是交通要道,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省道甬临线、象西线穿境而过,是宁波联系台州、温州等地的交通重地。 在没有高速公路没有象山港跨海大桥的80-90年代,这里311省道310省道的交汇处,中转到宁波;台州、黄岩、椒江、温州、福建等地。从象山一路过来,经过西周镇,下沈、大佳河、桥头湖、到达梅林。多少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歇息,停留中转......

路的尽头就是那条十字路口
        宁海有个啤酒叫大梁山,每次艇上会餐,厂里必开大卡车去宁海拉啤酒。那军绿色的大卡车载着几个当兵的去啤酒厂运啤酒。梅林曾经是繁华异常。
往宁波方向走,梅林接着就是奉化的西店、裘村、宁波;路途遥远,石子路尘土飞扬,当时父亲开的车是黄家塘厂里最好的装备,红岩10吨大卡车,80年代末90年代初驾驶室装备有空调,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任然记得,酷暑当夏坐在空调驾驶室里的凉爽舒适,完全忘记旅途的遥远,从厂里到宁波起码3小时的路程,到上海要整整一天的时间。现在当我偶尔中转宁海梅林,总是想起那过去的日子。

从梅林往象山出发,经过大佳河、桥头湖进入象山境内,泗洲头、下沈、西周(看到高高的烟筒耸立象山港海边,90年代中期这里引进的火力发电厂)、莲花,渡头街(这个名字很多人熟悉,这里是莲花乡政府所在地、农历一三五那条小街很多人在这里赶集,周围村里农民会把自己的东西带到这买卖,自行车是这里的交通工具,也是远足豪华的选择)。曾经很多人都是靠二条腿丈量目的地的远近。

      看到这些图片思绪打开,  那年我们在莲花乡中学读初中,(在后来在这里考上象山唯一的重点象山中学,续丹城印象中会有描述)曾经那里农村有个乡风,女孩子大了要嫁人的,读书初中就够了,很少人读高中的,而厂子弟学校开办不久,(扯远点,那时子弟学校红火了好多年,随着时代变迁,子弟学校人去楼空,现在已经日落西山关门好久)我们高年级的没法在那读书,只能每天步行四十分钟,到莲花乡中学读书,听不惯他们的鸟语,我好久没适应。
那时老师真敬业,一门心思把书教好,能把自己知识灌输到孩子的脑袋里,虽然乡村中学,物理和化学、数学、英语的教学实力不容小窥,只是那时的孩子家里穷,读书之余都要做农活补贴家用,去山上摘茶籽,地里种地,很多心思不在读书上,好多同学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我们工厂子弟都是他们笑话的对象,除了读书好点,韭菜和麦子稻谷都不认识的。吃着他们給牛吃的黄鳝,说我们嘴巴馋,父亲常农村赶集时买不少黄鳝养在家里水桶里,父亲杀黄鳝的水平和烧黄鳝都是一级棒!我爱带菜就是黄鳝炒韭菜。
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早上6点多家里出发,穿过沙子公路,经过下湾、水闸处,一片橘子园,一条二三米宽的土路,去上学,那时叫莲花公社,同学都是来自附近的农村,这样一走就是二年多,初中二个班一百来人,六个考上象山中学,十几个考上西周中学,考上象山中学前三名考上初中专,那时候初中专是最好的就业方式,农村家里缺钱,读了这个中专就可以包分配就业了,后三名读象山中学高中,我便是其中之一。
莲花湖边一个美丽的名字,山脚下的村庄,黄家塘曾经的水源地,一汪清澈的溪流从这里出发,流向莲花,黄家塘,淡江门出海,弯弯淡江我们的母亲河,静静的流过在田野乡村,流过几十年的岁岁月月。
微信上和老朋友聊着天看着老家属区的房子,那露天电影场,那孩提时候盼望电影的情景闪现,那淡江河边的跳水台,夏天多少人在这里游泳。这里的夜晚总是很安静,在没有电影的日子里。人们总是很盼望露天电影的日子。

露天电影院

淡江小路弯弯曲曲宽了,曾经土路。
蚶岙岭、那养蛏子的泥塘,曾经经过无数次,历历在目,现在蚶岙岭已经有隧道了,那时是盘山公路,(蚶岙多少年我一直以为是海岙)墙头村、亭溪、彭浦岭隧道达到丹城。(从前老路是盘山公路,老沙石路,二车道的,梅林这一路过来大概需要二小时。现在短短一小时,道路宽阔和高速公路类似的八车道省道贯穿宁海到象山。
经曾车子驶过彭浦岭,盘山公路望远看,就让我想起那部电影叫“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每每车子经过山坡眺望丹城,总是想起电影里一句话: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然后经典音乐在脑海里回想)。

西周派出所

远处高高的烟筒是象山港边火力发电厂

丹城客运中心
2019年8月1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投稿二维码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