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前文回顾:
文/成文

第47章:不以好恶论英雄
陈雨杰在李永富的带领下,由沈阿姨陪同,来到一间小会议室,面对党旗、国旗和军旗,举行了隆重、简单而庄严的入职宣誓。最后,陈雨杰身着海军军官制服,与李永富、沈阿姨合影留念。只是这张黑白的合影照将永久性的留在本系统陈雨杰的个人档案里。
在与陈雨杰的入职谈话中,李永富曾严肃地告诫过陈雨杰:我们所为之服务的是党、国家和军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我们个人只是这台庞大机器的一个小小的零部件。我们的工作不是监视某个人,而是在宏观上把握社会动态,了解、掌握与反映社会和军队一个阶段以来的总体情况、实际情况,以便于国家在改革开放、政策调整等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尽量减少决策上的失误,为国家、为民众造福。这是我们系统中心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李永富强调,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不为人知的,是无名英雄,直到死都要严格保密。你唯一的好处,就是国家给予的军官待遇和相应的工资收入,而且,这些待遇也是不能公开的。这一点一定要作为一条最严肃的纪律牢牢地把握住。
李永富还说,系统内的人无论男女,都是铁打的,一定能够经受住金钱、美色的诱惑,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变节甚至投敌。
走出K市公安局七号楼,陈雨杰漫无目地的走着,然后在海边的一处排椅上坐了下来。他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感已经开始显现,自己从今天起又长大了许多,已经不再是那个不喑世事的毛头小子了。
坐了好一会儿,陈雨杰感觉好无聊,突然间想起王影。
哦,也只有跟王影在一起时才可以毫不顾忌地谈天说地。对,找她去!
陈雨杰起身来到马路边的公用电话亭。
应该说,K市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公用设施建设方面是蛮下气力和财力的,即使路边的这个小小的电话亭也制作的相当考究、也很有品味。以致于来这里的外地游客不仅对当地旅游环境赞不绝口,而且对K市的市长也十分佩服。
陈雨杰很快拨通了王影的电话。
“忙不忙啊,王姐?”
王影一听是陈雨杰,心里一阵的惊喜,这家伙从来都是我约他,今天这是怎么了?
“啊哈,徒弟呀,有啥事?”
“也没啥事,请你出来玩呗!”
“好啊,在那儿?噢、噢,行,我一会儿就到了!”王影放下电话,跟分队长说了声,然后换下军装就匆忙走出营区大门。
现在王影的已经不再是在M训练基地时的王影了。
打从M训练基地调过来之后,周边的女兵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现在的女兵,还不是随便哪一个女孩子说当就能当上的。哪一个女兵的背后没有一点儿大大小小的背景?所以,个别有心人在王影调来不到一周,就对她的家庭背景摸了个透。
从此后,不管是大事小事,团里的各级干部都会给她十足的面子,除非是原则上的事情,否则,谁也不愿意招惹这位爸爸刚晋升为舰队副司令不久的千金大小姐。
约了王影,陈雨杰放下电话,又回到刚才的那个大排椅上坐了下来,继续想着他的心思。
陈雨杰今年22岁了,当兵比较晚。原因是农村孩子当时普遍都上学晚,高中毕业后就已经20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男女之间的事,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尽管还很幼稚。父母在来信时,也多次说起过,村里跟他一般大小的二狗子、山猫子等等,哪一个是哪年结婚的,哪一个已经有了孩子。
最近,父亲又来信说,邻居万家婶子给他从邻村物色了一个姑娘,人长得挺水灵的,让他有时间回家见个面。
这让他很为难,一来,自已目前的情况是不可能有时间回家的,要回也得等第四年兵才能名正言顺地回家休探亲假,也就是说还需要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太久了。二来,这边他与王影还有吴倩倩关系都很好,平常也是想见面就能见面,从内心来说也不想放弃。尤其是吴倩倩,要是自己有那么一顶点儿的暗示,她肯定会以身相许,这一点陈雨杰很有把握,也毫不怀凝。但他不想那样,那种逞一已之快而害人不浅的事,陈雨杰不想做。
与吴倩倩肯定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这是他的工作纪律中已经早就明确了的,不能以任何理由在部队驻地谈对象。还有那个王影,是系统的内部人,更是不可能有结果,这是61号李永富处长早就明确过的事了。
忽然,陈雨杰的脸被一双滑腻腻的手从后面把他的眼睛捂住了,还在他的耳边大喝一声“啊!”。
陈雨杰知道,这一准是王影。
但他想逗她一下,就装做生气的样子说:
“谁啊?认错人吧!”
“没认错,就是你!”
王影像只乖巧的百灵鸟一样,调皮地飞到陈雨杰的右边坐下来。
“想我了吧?”坐下来的第一句话,王影就很直白地直奔主题。
因为她知道,陈雨杰现在这个时候约她出来,不可能有什么正事。
“呵呵,影姐,不,排长姐……”陈雨杰还没说完,就被王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
“我有那么老吗,总叫我姐、姐的,我不爱听!叫我妹妹!”那种似生气又不像生气的可爱模样,让陈雨杰一呆。
陈雨杰感觉自己刚才有点儿失态,就讪笑着,抓过王影的小手,摇了又摇,说:
“对不起、对不起,那我就叫你影妹妹,影妹妹?那你叫我什么?就叫杰哥哥呢还是杰杰哥?”
王影俊俏的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福感,稍一转身,嘴上却说:
“肉麻、太肉麻了。”
一边说一边不自觉地把头靠在了陈雨杰的右肩膀上。
陈雨杰感觉全身麻酥酥的,像过电一样,十分受用。
陈雨杰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伸手拉过王影葱段般小手的同时,故意在她胸前的敏感地区停留了大约5秒钟,还稍稍用了点劲,感觉那地方有些硬、但又有些软,给人一种神秘与向往的感觉。
对陈雨杰故意吃她的豆腐,王影不但没有一点儿反感,更没有一丝反对的意思,微闭着双眼,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期待,呼吸也变得有点儿快了。
王影虽然比陈雨杰早当了两年兵,但他们却是同龄人,王影只比陈雨杰大了不到一个月。
从小到大,王影就像是在蜜罐里长大。
虽然自己现在是高干家庭,但父亲年轻时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潜艇军官。倒是妈妈的家庭出身略显高贵一些。外公是抗战时期的老干部,当年L基地成立时他是基地的首任司令员,五五年部队实行军衔制时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离休在家。
王影从小就在外公外婆的家里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当陈雨杰不舍地离开了那个敏感的地方时,她不禁流露出一点点的失落感,想想自己与陈雨杰最终还是走不到一起,也不能怪他什么,还是随他吧。
陈雨杰知道,自己再进行下去,王影也不会生气。但他没有那么做,他认为那样不道德,自己像个小丑。
于是,陈雨杰摇了摇沉醉中的王影,说:
“影姐,不,影妹妹,今天约你出来,有两件事要告诉你。”
“哦?真有事啊。说出来听听!”
王影从迷离中清醒过来,忙不迭地说。
“第一件事,老家来信说让我回家相亲,可是我暂时还不想回去。”
王影听后,瞬间表情有点复杂,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不想回去?是不是眼前乐得美人抱,就乐不思蜀了?”王影娇媚地笑了笑。
“哎呀呀——,影姐,不错,你确实长得很漂亮,但你并没抱我、我也没抱你不是?”见王影调笑他,陈雨杰也不忘将了她一军。
“去你的,谁抱你,想得美!”
陈雨杰笑容一收,微微一皱眉,说:“影姐你也知道的,你、我、倩倩,只能永远是好朋友,我不可能跟你们任何一个人结婚。还有,我刚上艇当了潜艇兵,咱们系统也刚刚宣誓入职,我怎么好意思开口请假回家呢。”
“第二件事,今儿上午我去见61号了。我的实习期满了,现在的职务终于跟你一样了,也是正排职军官了。”
“啊,祝贺你啊。不过——”王影眠嘴一乐,说:
“只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姐上个月就是副连职喽——!”
带着明显的调侃,王影拉长了话音。
“那我也向你表示祝贺!为了庆贺你我两人都升了职,不如中午去吃个饭。不过啊,你升职,我给你祝贺,照理说应该我请客;我升职,你给我祝贺,一定是你请客。现在你我都升职,一起祝贺,那就各买各的、AA制吧,这样公平,你说呢?副连长大人?”
陈雨杰在故意逗她。
“你呀,真是个抠门的老财主。好好好,我请客!不过——”
王影坏坏地一笑,说:
“你掏钱!”
两个人说说笑笑地向一处特色海鲜面馆走去。

 
第048章 队长、队长你别哭
早晨,当红彤彤的太阳从东边的海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时候,象是在向水兵们无声地诉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L军港远处,是一片浅海滩涂,那里长着海蚯蚓、蛤蜊,海边的乱石堆里除了一窝窝的寄生蟹、海潮虫以外什么也没有。一群群海鸥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上下翻飞着、鸣叫着寻找着食物。
军港的南侧区是潜艇泊区,共分五个码头,自西向东分别是5号、4号、3号、2号和1号。1号到3号停泊的是潜艇,4号停泊的是两艘中型的辅助船,主要是配合潜艇出海训练用。5号码头是交通艇码头,这里是营区通往市区的主要海上通道。交通艇每天7班,除个别时候风浪太大,港湾对面无法靠泊以外,几乎都是准时发船。
早饭时间刚过,一队身着整洁水兵服、头戴白色钢盔、左臂佩带红底白字“纠察”红箍的纠察队员,在一名老兵的带领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子,威风凛凛地经过1号码头岗楼向5号码头走去。
陈雨杰坐在1号码头岗楼里,看着纠察队员们从自己跟前走过,不禁也看了看自己的左胳膊。这里也有一只红胳膊箍,只不过上面绣制的字是“码头更”三个字。因此,权限就小得多了。但是自己却比纠察队的队员们多了一样东西:五四式军用手枪。虽然码头更执行枪、弹分离规定,子弹由损管值日保管,却比他们腰杆子硬气多了。
支队纠察队共有6人组成,直属于支队司令部军务科,队长叫郑月江,是名老兵,山东人,长得牛高马大,足有1米85。
据说,这名老兵队长很不受人待见,尤其是跟他熟悉的老乡们,几乎没有几个不烦他的,也很少跟他来往。
原因是这小子六亲不认、死心眼。只要是违反规定且归他纠察队管的,被他碰到了,一准儿被拿下。
有一次,他的直接上司、军务科前任兵员参谋陆波的弟弟从老家来部队探亲,因为没有临时通行证,被他和纠察队的人控制,最后按规定其哥哥陆参谋从市区赶回来才把他领走。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此之前郑月江见过、也知道这是陆参谋的弟弟。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家伙还纠了自己的亲爹。
去年秋收结束,老人大老远地从山东老家来部队看他,安排在部队招待所里暂住。因为老人勤快惯了,看到有的老乡到海边赶海,一天能挖十几公斤的海蛤蜊,就学别人的样子,辛苦了两天,挖了大约有二十公斤。
第三天,当老人扛着蛤蜊来到5号码头准备乘交通艇到市场上卖掉时,麻烦事来了。纠察小吴见是自己队长的父亲扛了一袋子的蛤蜊,知道一定是出去卖钱,便示意他过去。没想到,郑月江却把他拦下了。说是部队规定,不能赶海。说罢抱起满满一袋子的蛤蜊,“哗啦——”全部倒进了海里。
老人气得七窍生烟、跳脚大骂他的儿子不吃人饭、还要马上回老家,坚决不在部队住了。
这时,郑月江不但不去劝慰自己的老爹,反而责怪纠察小吴执行纪律不严,殉了私情。
就这样,郑月江被人送了一个“铁面无私郑大炮”的绰号。
陈雨杰一开始并不相信,这是不可能的,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可能还有这么死脑筋、不拐弯的人呢?后来,陈雨杰跟郑月江同县的一个老乡坐下来说起这件事时,才知道确有此事,而且事情远非大家知道的这么简单呢。
本来关系不错的爷儿俩,都一年多了,关系一直僵着。
儿子几次三番去信道歉,老子就是不理他的茬。即使老乡回家探亲时特意给捎了礼品回去都被老人摔在了地上。
最后,这位老乡一脸不理解地叹了口气,说: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说,这样的老乡谁还敢交往?”
“快看、快看!5号码头好像有事哩。”
岗楼外,一名休更人员看出5号码头好像有点不对劲。
陈雨杰看了看表,现在是上午8点半,返回的交通艇码头已经有不少人上了岸。
在码头岗楼处围拢了不少人,大部分是到部队后勤服务中心上班的部队职工,还有一些临时来队家属。
“我过去看看哈,回来告诉你们。”
休息中的码头更刘泰永一声长叫,像是吃了什么兴奋剂一样,“蹭、蹭——”地向5号码头跑去。
陈雨杰笑了笑,心说这个爱凑热闹的小刘,能有什么好看的,还跑得这么欢实。
大约十分钟后,刘泰永款款而回。
“哎哟哟——你们知道吗?刚才那个纠察队的郑大炮,这一炮轰了个什么事?这回纠住的是吉林省农业厅的副厅长还有随行人员两个,刚刚出示证件的时候我看到了。人家说,看那么多穿便服的上船他们也上,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进来了。说是要押他们到不远的纠察队办公室,等9点半的交通艇再送他们出去哩!”
呵呵,这事儿干得对极了。军事禁区嘛,不管他职务有多高、官有多大,不该看的就是不能看、不该来的地方就该把他撵出去。
陈雨杰想。
不过把以前的几个事儿联系起来看,这个号称“铁面无私郑大炮”的家伙也确有可爱之处,陈雨杰从心里不感觉特别讨厌他。
下午三点半,支队组织的交接班结束后,陈雨杰与一起值更的三名艇员有说有笑地回到了艇员宿舍。
工作服还没有来得及换下来,内务更就急急地喊着:
“陈雨杰,电话!”
“噢,来了!”
陈雨杰答应一声,就来到宿舍门口的值更桌前,拿起电话。
“喂!哪位?”
陈雨杰还以为是吴倩倩或是王影,没想到话筒里传来纯爷们的声音,是警卫连炊事班的老乡程凯。
“兄弟,我是程凯。今天我过生日,约了几个老乡晚上聚一聚。今儿是周六,晚上没什么事吧?”
电话另一端传来程凯的声音。
陈雨杰一听今天是程凯生日,当即就答应下来:
“好啊,我没事,一定去。几点开始?六点半?好、好,不见不散!”
换好了水兵服,把工作服叠好放进柜子里。陈雨杰才赶紧进了洗漱间,把两双袜子洗了挂在储藏室的凉衣架上。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陈雨杰打开柜子,首先拿出一听黄岩蜜桔罐头,然后再拿出一听午餐肉罐头。陈雨杰把黄桃罐头拿出来又放了回去,心里说,这个就算了吧,王影和吴倩倩都很喜欢这个。再一想,不对啊,你陈雨杰这不是重色轻友吗?谁不爱吃?大家都是朋友嘛,怎么好分出厚薄呢?
想到这儿,陈雨杰把放回柜子里的黄桃罐头又拿了出来,外加一听凤尾鱼罐头和两听梨罐头,看看放满了挎包,才心满意足地出了宿舍大门。
经过军人服务社时,陈雨杰又买了一瓶白酒硬塞进挎包里。一路走走停停地向警卫连食堂走去。
陈雨杰知道,像这样的生日聚会一般要拖到战士们开饭后再搞,既使警卫连领导知道了也会睁一眼闭一眼的过去了。
在海边坐了一会,看了一会海水涨潮、海鸥觅食,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背着有些沉重的挎包直奔警卫连食堂。
食堂里已经有两个人提前来了,一个是鱼雷检修所的小杨,另一个是汽车队的小林。这两个人本来就挺熟,见面后也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胡侃神聊起来。
看看客人们都到齐了,今天的主角程凯变戏法的端上一条油泼大鲤鱼、两个炒菜和一盘海螺、时令菜品,加上陈雨杰带来的几个罐头,摆了满满一大桌。
程凯一边开酒一边说:
“弟兄们,在家的时候按咱山东的规矩,有客人来家吃饭,咱都是孩子,不能上桌。今天,咱都是年轻人,都是爷们,来,把酒满上!”
真是爽快!陈雨杰感觉这好像是电影里的场面一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瓶白酒倒两碗,八个人就倒出来四瓶。
一时心情大好的陈雨杰,举起酒碗,说:
“各位哥哥、兄弟,今天是程凯哥的生日,请大家举杯,共同祝愿程大哥生日快乐!”
一帮子年轻小伙子聚在一起,吆五喝六地喝了起来。
两大口下肚后,碗里基本见了底。这时,食堂大门“吱——”的一声开了。
让大家诧异的是,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纠察队的队长——铁面无私郑大炮。
只见这家伙笑吟吟地从宽大的裤兜里掏出一瓶酒,说:
“听说今天是咱老乡程凯兄弟的生日,我也来凑个份子,不知道弟兄们欢迎不?”
一时全场无声。
见忽然冷了场,程凯赶忙站起来:
“怎么能不欢迎,来、来,小刘再扯个板凳来。”
这里面恐怕只有陈雨杰是第一次单独与郑月江碰面。
见热闹的酒桌突然没了声音,也站起来招呼着他。
坐下后,立刻有人拿来碗筷,“咚、咚、咚——”倒上了半瓶酒。
装备修理所老乡范晓军平时就很看不惯郑月江那副嚣张的样子,正好有了今天这个机会整治他一下,说:
“郑队长,今天是程哥的生日,你来晚了,是要罚酒的。我们已经喝了一碗了,你要是瞧得起咱这帮兄弟,就干了!”
“要罚。没问题,我先干为敬,祝程兄弟生日快乐!”
说完,郑月江竟然一仰脖,“咕咚、咕咚——”一碗酒见了底。
程凯见郑月江爽快地干了,而且面不改色心不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于是,他也举起碗,招呼大家也把碗里的酒干了。
这时,刚刚还有说有笑的郑月江,吃了两口菜后,把筷子一放,眼泪止不住地哗哗流了下来。
见他这样,大家也一时不知该如何才是。
郑月江竟然大哭起来。边哭边说:
“俺知道,你们都为什么瞧不起俺。可俺也不愿意那样啊,呜——”
鱼检所小刘悄悄对陈雨杰说:
“早听说他不能喝酒,今晚一口就干了,准有事儿,这不——”
陈雨杰实在不忍看他哭下去,就伸手推了推郑月江,说:
“队长、队长,你别哭了,弟兄们哪瞧不起你了,来,吃点东西吧。”
“是啊,没人睢不起你!”
郑月江终于止住了哭声,说:
“谢谢老乡们,今天既然来了,俺就把心里话跟老乡说说,俺也是个人,俺为什么六亲不认?”
“俺、俺在惠民老家还有两个光棍哥哥,为什么没娶上媳妇?因为家里穷!所以俺当兵了,当兵就是为了娶媳妇。”
“俺爹来部队赶海,就是想多攒点钱给俺娶媳妇,可俺还是把他累死累活赶的蛤蜊倒海里了!为什么?”
“俺就是想好好干,能转个志愿兵,回家娶上个媳妇。”
郑月江醉了,他真的醉了。
大家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原来……。

 
第049章 老兵的心事
大约晚上8点半的时候,程凯的生日宴散了。
这时,郑月江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就像一根烂面条,怎么拉扯怎么是。无奈之下,陈雨杰和程凯两人架着他,一路上摇摇晃晃、东倒西歪的回到了纠察队的宿舍。
好在宿舍不远,也就不到两公里路的样子。
醉烂如泥的郑月江,在两个人的搀扶下一摇两晃地走进宿舍时,宿舍里的几名战士连忙接了过去。
嘱咐了几句之后,陈雨杰和程凯就一起回去了。
郑月江入伍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是一名实打实的老兵。年底就要面临超期服役,再过一年就到了能否转志愿兵的时候了。
他特想转个志愿兵。
这是郑月江醉酒后说的,“酒后吐真言”就是这个道理。
陈雨杰自从跟郑月江一起吃过一顿饭、喝了一次酒以后,他们算是认识了。有时在路上或是他值勤的交通艇码头、每周一次的傎乐部看电影都会碰面,每次见面总是客客气气地打个招呼。
陈雨杰感觉,都说这个郑大炮牛逼、总板着个脸,一般人瞧不上,看着也不像大家说的那么严重嘛。
但是,郑月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铁面无私,连自己的亲爹也不放过?顶头上司军务参谋的弟弟也不放过呢?
陈雨杰萌生了要采访他的念头。
一天下午,陈雨杰走在外出回来的路上,刚拐过一个弯,就看见两名纠察在郑月江的带领下,与两名军容不整的战士在争吵着什么。
快到近前才看清,两名军容不整的战士一个是车队小车分队的司机小秦,另一个是岸勤部机关的公务员小李。
陈雨杰见双方都认识,就想变着法子让他们相安无事。
“呵呵,郑队长啊,干么呢,这不都是自家兄弟吗?!你等等,我跟这两位同志说几句。”
说着,陈雨杰拉着小秦和小李走到一边,问他们:
“老弟啊,你们咋这么不小心让纠察碰上了?兄弟之间没有厚薄啊,我给你俩提个醒,人家就是干这个的,要是你俩来硬的,给你在支队范围内搞个通报,那个处分是跑不了的。再说了,这样的事儿,在岸勤部机关咱自己说了算,可人家是支队里的纠察,咱可是鞭长莫及。这处分要是一背,什么入党啊、转志愿兵的,跟别人可就没了竞争力了。兄弟俩那头轻那头重,还能掂量出来吧?”
小秦和小李被陈雨杰击中了要害,一时语塞,面面相觑。
陈雨杰见这边搞定了,连忙转向来到郑月江的跟前,拉着他往路边靠了靠,说:
“队长哥,别范糊涂了啊。你想啊,纠察这个工作,抓违纪战士、发通报,那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纠察这种形式,来督促和监督支队全体官兵自觉遵守条令条例,有个好的养成,这才是主要目的。再说了,队长哥,别看现在你在支队司令部直属部门干这个纠察的差事,可你的编制在岸勤部,今年超期、明年转志愿兵,都是人家岸勤部说了算,可千万别把人都得罪光了啊。”
说到这里,郑月江也认识到,陈雨杰所言确是这么个理儿,但他就是转不过这个弯。
“那、那,俺这不是拿工作谋私情吗?这不合适!”
陈雨杰手一摆,说:
“嗨,怎么不合适?纠察工作的中心不在纠察这件事本身,而是在纠察之外的事儿。”
“比如说,支队军容风纪好了,是因为纠察抓得紧、抓得严?NO、NO,应该说纠察工作是促进支队军容风纪好转的多种形式和手段之一。纠察不是目的,而让同志们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守条令条例才是王道、才是硬道理呀。”
郑月江这个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犟脾气,让陈雨杰给说动了心。最后,把小秦、小李批评教育了一番就放行了。
这两个小伙子对陈雨杰很是感激,向他挥了挥手,回去了。而郑月江呢,对于陈雨杰的一番劝导,也感觉心里热乎乎的。
陈雨杰再次舞动他的如簧之舌,把两边的人都劝导得十分满意。
如此一来,不仅那两名小战士感激不已,而且更为感激他的是郑大炮郑月江,心里对陈雨杰的好感直线上升。
如果说,程凯生日那天喝醉了酒,被陈雨杰和程凯送回宿舍是意外、有五分好印象的话,那么通过今天的事,好印象就迅速上升到了十分。
星期六的下午,陈雨杰估摸着时间,拿起了内务更值勤桌上的电话。
“小张啊,我是陈雨杰,请你给我接纠察队。嗯,对、对。”
陈雨杰不久前在通信站呆过,有线分队那边的人都很熟,尽管后来又分了俩新兵,但一来二往的,在老兵的介绍下,也很快就都熟了起来。所以拿起电话,一听总机接线员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值班员是谁。
那个时候,部队里的通信状况还比较落后,使用的是人工接转振铃式电话,没有拨号盘,只需拿起电话听筒,就会听到总机值班员的问候声。
“啊,纠察队吗?——你们队长在不在啊,我是他老乡陈雨杰。——郑队长、郑哥,我是陈雨杰。想今晚到你那里玩,有没有时间?”
电话那头传来爽快的声音:
“行,怎么没时间?今晚不是我的班,时间有的是!再说了,你是咱支队有名的笔杆子、大秀才,谁敢不欢迎啊?”
郑月江刚开始还一本正经的,说着说着就调侃起陈雨杰来了。
陈雨杰高兴地说: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晚饭后大约半小时就到了。”
放下电话,陈雨杰满怀信心地想:今晚一定要拿下这个堡垒!
晚上约6点钟的样子,陈雨杰如约来到纠察队宿舍。
为了今晚的采访,陈雨杰可谓费尽了脑细胞,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咚、咚、咚——”
陈雨杰敲响了门。里面传来一声“请进!”,是郑月江。
陈雨杰推门而入时,发现郑月江刚刚是在看书,进门时才不舍地放在桌子上。
“郑队长,我来了。在看书?”陈雨杰一付爽快豪放的样子。
郑月江站起来,十分热情地与陈雨杰握了握手,面带笑容地说:
“没什么,我在看看专业方面的书。小陈兄弟,怎么想起到俺这里来了?赶快请坐。”
陈雨杰甩头一看,《某某型号舰用柴油机》。
“没什么,这不是星期六嘛,没什么事,就想到你这里玩来了。”陈雨杰一边应承着,一边从随身携带着的军挎包里拿出4听罐头,4瓶啤酒。
见郑月江面有异色,陈雨杰打了个哈哈,说:
“放心吧,队长哥,今晚咱喝的是啤酒,你就是全喝了也不会像上次醉得那个样子了。再说了,咱今天说玩就是玩,一顶点儿的工作都不要谈啊。”
说着话,陈雨杰又从裤兜里掏出一盒硬盒的“红塔山”香烟,连同他的“郎声”打火机放在了桌子的一侧。
郑月江好像很过意不去似的,表情复杂地说:
“我说老弟啊,来我这玩玩我就很高兴了,你干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真不该、真不该啊。”
陈雨杰明白,这个郑月江一定是怕自己找他有什么违反原则的事。
陈雨杰连忙说:
“郑队长,你是老兵加老乡,我又是第一次到你这里来,咱一块喝两瓶啤酒、抽支烟,都是太平常不过的事了。再说了,这罐头是咱艇上发下来的,这酒也不过三、四毛钱,也没花多少钱不是?”
郑月江听陈雨杰这么说,感觉也有道理,刚刚有点紧张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还有,郑队长,我今晚还有件不是工作上的公事哩。”陈雨杰边说,一边从水兵服和护胸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和一支笔。
“我今晚还得采访采访你。不过,你别紧张哈,说是采访,还不就是聊个天、说个事儿什么的?”
陈雨杰好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把啤酒盖子咬开,擦了擦,递给郑月江一瓶,然后又给自己开了一瓶。
“我猜啊,郑队长你肯定希望我给你写个专访性的稿子,是不是?”
陈雨杰打开香烟盒,递给郑月江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
啷声打火机响处,陈雨杰发现,郑月江那黑黑的脸堂似乎有那么几块肌肉在微微地颤抖着,在他的内心深处好像有一股暗流在涌动着。
也许是陈雨杰的话说中了他的心事,他确实希望自己能上一次报纸,给自己后续的事儿铺垫一番。
郑月江本来酒量就有限,一瓶啤酒下去就打开了话匣子。
“小陈啊,俺捉摸着,就你拿俺当朋友,就你理解俺,也就你说的话在理儿、俺也爱听。”
“纠察这工作,谁不知道这是得罪人的活儿?可俺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地干下去?因为俺家里穷,想好好干,转个志愿兵,好回家娶房媳妇。”
郑月江的心愿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陈雨杰问:
“郑哥,你都是老兵了,家里就没人给你介绍个对象啥的?”
郑月江重重地吸了两大口烟,然后伸手使劲地在烟灰缸里掐了又掐,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样,说:
“兄弟,实话跟你说了吧。俺当兵前就有对象了!可、可她爸妈嫌俺家里穷,不同意俺俩的事!”
又是“咕噜噜”两口酒下去,郑月江顺手抽出一支红塔山,打火机“嘎巴”一声响,两股浓烟顺着他的鼻孔里冒了出来。
入伍前,老家的一幕幕,好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现着。
---未完待续---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投稿或购物咨询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