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潜艇兵战友之家 ,作者潜艇战友
海疆卫士忠肝赤胆; 水底蛟龙碧血丹心。 潜艇兵战友之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回忆峥嵘岁月,教育影响一代人!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803艇的这次长航,上级非常重视,基地司令员杨碧辉亲自出马,担任海上指挥员;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梁公颐也来了。除此之外,还有多名业务长随艇出航。
潜艇的特点是神秘,来无影,去无踪,尤其是核潜艇,动力源是核反应堆,不需要给蓄电池充电,原则上不准浮出水面。三个月在水下不见太阳,那种日子是很难熬的。全艇人员共分三个更次,每更四个小时。潜艇到了水下,分不清白天黑夜,只能根据艇上的24小时船钟来分辨夜与昼。艇员们吃的大都是罐头食品,睡的大都是简单的吊铺,比火车上的硬卧还要局促。业余文化生活就更简单了,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自然也收不到电视节目,主要读物是小人书——别的书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的时间长了会损伤视力。休更的人闲着没事,常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儿,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逮着什么话题就聊什么。
军官们有专门的军官舱,军官们在一起经常会聊聊自己的孩子。一天,不知谁大发感叹,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家家都像宝贝一样呵护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简直不知该怎么宠着好了,从幼儿园开始接送,到上小学还是要接送,恨不得上初中了也要接送。当地的地方人员还好,夫妻可以互相轮换,夫妻忙不过来还有双方的父母帮忙,军人就不行了,军人平时照顾不了家,很多家属又是随军过来的,父母都不是本地人,照顾孩子的重任只能由家属一人承担,累了家属不说,孩子也要受不少委屈。
对此,郭健康的观点和别人恰恰相反。
“我觉得现在的家长太过分了!孩子上学用得着接吗?我们小时候上学,谁用大人接过?”
有人反驳他:“你小时候中国是什么样?那时有那么多路吗?有那么多车吗?有那么多坏人吗?现在可是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啊!”
“那也不应该成为娇惯孩子的理由。”郭健康坚持己见。
“郭艇长你别说大话,你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
“我的儿子我绝不惯他。”
郭健康的儿子叫郭洋,一两岁的时候,老是受他大舅的孩子欺负,大舅的孩子比郭洋大两岁,经常打得郭洋哇哇哭。谭丽媛见儿子吃亏很不高兴,郭健康对她说:“谭丽媛,你不要管他,小孩受点欺负没坏处,别人越欺负他,他将来越有本事。”
有一天,郭洋又被舅舅的孩子打了,他哭着来找郭健康告状:“爸爸,哥哥打我,我根本没惹他。”
郭健康说:“你真没出息,有本事自己打去!哭什么。”
儿子气得不得了,走了。下次他和哥哥打起来,就不再请求“外援”了,独自作战。一开始打不过,后来他把哥哥咬了一口,把哥哥咬哭了。从那以后,反过来哥哥叫他欺负了。最后是哥哥哭着找他爸爸告状:“郭洋打我。”
他爸爸说:“你没出息,你比人家郭洋高一头。”
结果郭洋一直压着舅舅的孩子,哥哥让他给降住了。
郭健康小时候在水里玩,两次差点被淹死,所以郭健康特别希望儿子能学游泳。郭洋胆子小,见了水就跑,郭健康把他抓住扔到水里。妻子不忍心,对他说:“你怎么这样对待孩子?”郭健康说:“没关系,游泳池里淹不死人。”
求生的欲望使郭洋拼命挣扎,他挣扎一会儿,就浮到水面上,很快就学会了游泳。
大家听了郭健康的介绍,觉得他的观点不能算错,但都表示学不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