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老兵新传

潜艇战友 深海蛟龙 2020-02-03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在海南琼海认识了两个老兵,他们是一对夫妻,也是这儿“候鸟”大军中的一员。

他们分别出生于上个世纪的41年、45年, 于59年、61年入伍,86年一起从舟嵊部队转业到北仓港工作。那天当我知道他们的年龄后,我有些惊讶,因为他们实在是长相年轻,且精神状态特别好,与其实际年龄不知要年轻了多少。他们都在部队里服役了二十多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军营,他们脱下军装回到地方,乃至于退休后风采依旧,在新时代续写芳华人生,在自己毕生从事的医学专业领域里作出了不懈的贡献。

他们是老兵楷模,也是退役军人的榜样。同是退役军人,在他们面前,我是小新兵,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虽说年龄不饶人,他们早已过了“七零后”,正在向着“八零后”迈进,但岁月沧桑并没有让他们老去,在我的眼里,他们情怀高尚,为人朴实,思维敏捷,脊背笔直,他们依然还是那样年轻。

而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就在这一次的农历大年三十夜晚,这一对老兵夫妻联袂而至,演绎了一曲救死扶伤的壮丽凯歌。

这一天的年夜饭,来自同一座城市的部分“候鸟”聚集在一家酒店里欢度除夕,特别的疫情时期,大家都很自律,没有劝酒,也没有喧哗,席间其乐融融,气氛非常好。然就在快要结束聚餐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位年长的女性患者突然从餐桌边的椅子上倒了下去。

事后有人回忆,这一突发事件来得非常快,包括患者的老伴在内大家都还没有反映过来,然恰恰是这一对老兵的动作非常迅捷,他们似乎是职业使然,在第一时间一齐冲上前去扶住患者。此刻患者已经失去意识,脸色苍白且浑身冒着冷汗,她的脉搏也已经消失,两脚还在抽筋,情况万分危急。夫妻俩一个抱着患者让她靠在椅子上,一个迅速从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着的小瓶里拿出两粒救心丸,塞入患者的舌头下,还捏卡患者人中,对着穴位按摩抽筋部位,并大声呼喊着患者的名字。在这同时,他们指挥边上的同伴赶紧拨打120叫救护车,在救护车还未到达之前,实施了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复苏时间,在患者先后三次昏迷、又三次苏醒的过程中,一直不停地进行抢救。随后他们又一起把患者抬上救护车,随车送患者到医院急救室进行抢救,并帮着一起办理入院手续,一直到患者苏醒、脱离生命危险后才离开。

次日,两位老兵奋勇救死扶伤、又帮人捡回一条命的义举,在这群“候鸟”中盛传,面对大家的赞颂,他们显得很平静。两位老兵都说道,谁碰到这样的事都不会袖手旁观的,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这一切都是应该做的。事实上,这么多年来,类似做这样的好事,他们无论在军营还是回到地方,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后,应当是数不胜数,已经帮人捡回好多条命了。

从军医到地方医师,从专科到全科医生,五十多年来,两位老兵一直奋战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并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对于“猝死”的话题,两位老兵说道,这一病因多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没有先兆症状,然却会突然意识丧失,脉搏也摸不到,最典型症状就是大脑、心肌缺血缺氧,造成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症状,抢救及时或可挽救人的生命,稍有延迟,哪怕几秒、几分钟,也会造成“猝死”。对此,他们建议心律不齐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可24小时动态心电图做一做,常态下,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建议酒不要喝,人不能太激动,不要参与剧烈的活动,要注意保暖,高温低温都不行,夫妻俩平常都要备点救心丸之类的药,饮食也要注意一些。

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老兵永远在路上。他们继承部队光荣传统,保持军人本色,初心不忘,使命依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一名退役军人的信仰和付出,演绎着一个老兵新传的人生传奇。

老兵不老,精神不朽,祝愿这对老兵夫妻健康长寿、幸福美满!

向老兵致敬!
(钱国良/2020年1月27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扫码添加“战友之家”编辑的微信号。


阅读原文

謌灬狠低调乐园2020-02-03 08:22:23

为退役军人点赞!为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老兵,毛主席的好战士点赞!赞 2

美幂弃2020-02-03 16:40:04

我就是那个获救者,感谢,再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