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

《潜航》—— 小说连载之第117、118章

文/成文
第117章 秘密海外基站(二)
这时,郭云鹏端起茶壶给徐高华和蔡挺旺的茶杯里续了些茶水,笑呵呵地说:
“徐总,大掌柜的意思是,你大老远的刚刚上岛很辛苦,这么快就谈租房子的事儿,太仓促,不如先休息几天,然后再好好地坐下来再谈。徐总,你说,在不在理啊?”
听郭云鹏这么一说,徐高华很快明白了:他们这是稳坐钓鱼台,能拖则拖,你不是带了很多人来吗?我就耗着你,看谁着急。
人家这是在争取主动权,而并非就是不想出租。
徐高华是台军情局的资深特工,心里学掌握得非常到位。对蔡挺旺和郭云鹏的这点儿小把戏还是看得清的。心里说:好,那咱们就走着瞧吧。
关于租房的话题就此打住了,三个人谁也没再提起过。吃过饭后,几个人又山南地北的神侃一通之后,徐高华起身告辞。
回到自己的帐篷住处,徐高华吩咐道:从明天起开始放假,每五个人一组,可以随时出去游玩,但不得坐船出岛,而且工资照付;吃饭不花一分钱,不用为吃饭的事犯愁,到了开饭时间回来吃饭就是。
此外,每天到了晚上,徐高华都要安排人启动那台小型汽油发电机,把五顶帐篷里各装一个白炽灯泡,在五顶帐篷的中间位置也安装了一个白炽灯泡。这样,整个生活区内就灯火通明了。
第二天,除了帐篷区灯光闪闪之外,还另外加了一个项目:播放电视录像片,而且是武打片。其实,这是陈雨杰的主意。
因为他深有体会。潜艇每次出海时只要超过十天半个月,人的意识就会出现疲劳,变得不愿说话、脾气变坏等等。
所以,这次出发前,陈雨杰专门准备了两台录像机、五十盒录像带。此外,陈雨杰还准备了一台小型的电影放映机和一块小银幕、二十几部影片。
这些文化器材,现在均比原计划提前投入使用了。这样,既可以能够调节大家的生活工作情绪,还可以吊一下岛民的胃口,尤其是蔡挺旺的胃口。
几天来,每到晚上六点,徐高华就安排专人把电影银幕挂好,把喇叭挂好。有意思的是,在椰林密布的岛上,要选两棵树张挂电影银幕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岛上的原始居民极少,只有两三百户,大部分是早年来自中国大陆士兵的后代。多年来,他们之间相互通婚,已经完全融在了一起。因此,他们既会讲当地土著方言,也会说汉语。
当徐高华他们支好了银幕,喇叭里放着铿锵有力的音乐时,一些当地居民就会禁不住翩翩起舞。放完一部影片之后,帐篷内又开始放映录像片。直到晚上十二点左右才结束。一些当地土著百姓还会在临走时被告知,明天晚上这个时间还有这样的节目。
连续两天后,港口边上放映电影和电视录像片的消息就传到了蔡挺旺的耳朵里。有心人把电影和电视节目如何精彩添油加醋地给他描绘了一番,蔡挺旺禁不住也想去看看热闹。
毕竟,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还真的没看过电影、电视之类的影像节目,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别人的诱惑。
很久之前,巴哈安岛是一个典型的原始类的岛屿,岛上的十几户人家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饭都吃不饱。八十多年前,当蔡挺旺的爷爷登陆巴哈安岛时,才带来了异域文明。巴哈安岛一夜之间,从原始部落一步跨越到了当代文明。后来,M国人又看好了这个小岛,又使巴哈安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许多人看到了机器、机械,也看到了机器和机械带来的效率。如今,又过了几十年,多年前还没有过的文明,又经过升级换代登陆小岛了。
大约晚上七点半,蔡挺旺在四五个人的陪同下,迈着悠闲的步子,款款来到了放电影的地方——洋楼前的椰林。
当有人看到他到了的时候,开始主动给他和他的随从们让了好位置。蔡挺旺他们也一点儿没客气,有随从展开随身带着的大马扎给蔡挺旺坐下,然后他们也大大列列地坐了下来。
看起来,这位大掌柜在岛内的威信还不错啊。
远远地,从窗户里看到有人给蔡挺旺让座后,徐高华这么想到。
今天放映的片子是《少林寺》。
牧羊女白无暇一曲温柔无限的《牧羊曲》,把包括蔡挺旺在内的观众们彻底征服了: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
冬去春来十六载,黄花正年少
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
耕田放牧打豺狼,风雨一肩挑一肩挑
电影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岛民又争相跑到帐篷里看起了电视录像片《天龙八部》。
蔡挺旺看着一哄而上、争着抢着进帐篷看电视录像片,不禁长叹一声,在随从们的陪同下离开了。
第二天、第三天,蔡挺旺也像普通岛民一样准时来看电影,然后再看一至两集的电视录像片。第五天傍晚,当蔡挺量还跟往常一样在随从们的陪同下准备看电影时,却被垂头丧气返回来的岛民告知,那一帮人中大部分闹着要求回台湾,原因是原来说好的工程迟迟不见开工、挣不到钱,今晚的电影和录像不放了。
蔡挺旺听说后皱了皱眉头,说了声:
“回去吧!”
几个人又原路返回住处了。
次日中午,郭云鹏又坐着吉普车来请徐高华去蔡挺旺家里吃饭。
这是几天来的第七次了。有时是中午,有时是晚上,也有时是中午、晚上都请。
这当中,蔡挺旺、郭云鹏只字未提洋楼的租赁话题,当然徐高华就更是不想提了。因为双方都知道,现在正处于拉锯战的胶着时期,只要是谁提出谈,谁就输了。
以徐高华多年的特工经验和习惯,他是不可能首先提出租赁房子的。他还想再靠上几天,靠得岛民们不耐烦时才好收网。
谁知,今天的这次吃饭却有了明显的变化。徐高华为了稳住自己的脚后根,根本就不想主动提起这事儿,而蔡挺旺和郭云鹏却现实得很,主动跟徐高华说起了洋楼的租赁话题。
这一回,郭云鹏一边给徐高华倒酒一边说:
“徐总,这几天休息得可好啊?”
徐高华淡淡地说:
“嗯,还不错!”
郭云鹏一句句地套着徐高华的话,蔡挺旺刚一声不吭地抽着他的竹筒水烟。
郭云鹏见徐高华没向租赁洋楼一事方面延伸,又接着试探着往下问:
“徐总,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说,啊,哈哈,徐总,我看你和你的弟兄们也休息得差不多了,关于洋楼租赁的事儿,咱们今天一起说道说道?”
可等到这一天了!
徐高华一边喝着上好的路易十三白兰地酒,一边说:
“大掌柜、二掌柜,不用着急,我对这个岛子还没完全适应、还没玩遍,能不能再缓几天呢?”
“什么?你还想再缓几天?”
郭云鹏和蔡挺旺不仅着急,而且还感到十分地不可理解,接着说:
“你带来的那些个人不是都要着急回家了吗?!”
徐高华把筷子轻轻地放下,正色道:
“是啊,正是他们要急着回家我才不着急了。我已经与他们解除了合同,他们已经被解雇,现在就等着后天与高雄那边的英杰公司取得联系,然后就想租你们的船回去了!”
郭云鹏似乎吃了一惊,抬眼看了看正在吸着烟的蔡挺旺,然后说:
“徐总,你这又何必呢……”
郭云鹏似乎还要说什么,一下子就被徐高华堵了个脸红脖子粗:
“你们没有诚意,我们也就不租了,房子也就更不必要整修了。就当作领着一帮人出来度了个假吧!”
徐高华笑了。
他已经确定,他已经确定战胜了蔡挺旺和郭云鹏。
郭云鹏再次瞅了瞅蔡挺旺,不无忧虑地说:
“这个……,怎么能说我们没有诚意呢。我们,我们……,当初你们想给个什么价?”
徐高华并不想正面回答他,想通过另一个侧面压低租金。因此,他不温不火地说:
“没有用了,那些个工人很快就要回家去了,再说这个还有什么意义呢?”
郭云鹏举起酒杯,主动与徐高华碰了一下,讨好似地笑着说:
“徐哥,看在我们早就认识、这次你又光临小岛的面子上,又与你一起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感觉咱们感情不错,跟亲兄弟一样。你就把来之前你与石先生商量好的价格底线告诉我一下吧?”
徐高华喝了一口酒,吃了一点菜,重新放下筷子,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水,说:
“当时石先生交待我说,此次咱到巴哈安岛,带去了不少的物资,全部用于基础工程建设之用。上岛后,去拜访一下蔡大掌柜,求得他的支持,首先做好两件事:一是安放好发电机一台,力争第二天就给包括蔡大掌柜在内的家里点上电灯。二是检查修复岛上的自来水系统,确保岛上每一个住人的地方,最终都能不出家门就能喝上自来水。”
徐高华再次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茶水后,接着说:
“没有一分钱的租金!”
“啊?没有一分钱租金,这怎么可能呢?”
蔡挺旺也抬起头来,露出一种很奇怪的表情。

第118章 秘密海外基站(三)
徐高华说,几天前我来岛之前,石先生已经说过,一分钱的租金也不支付。
郭云鹏感觉很意外,怎么可能一分钱不给就租人家的房子呢?这也太霸道了吧!仅仅就给岛上的几十户岛民通上电和自来水就行了?
蔡挺旺也感到太意外了。
徐高华接着解释说:
“石先生的意思是,租房子不给你们租金,因为给你们钱没有用,还不是废纸一张?不如以生活物资抵顶租金,每年租金折合粮食十吨。大掌柜、二掌柜以为如何呢?”
徐高华说到这里的时候,蔡挺旺本来毫无表情的干巴脸上,露出一丝的笑容。而郭云鹏却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劲,迷缝着一对小眼睛“嘿嘿”地笑着,“嚯”地一声站了起来,操起路易十三的酒瓶子给徐高华满满地倒了一杯,说:
“徐哥,我就知道石先生不会租我们的房子不给钱的!给粮食还是给钱,那还不都是一样?来,徐哥,喝酒!”
这酒虽然名贵也好喝,但徐高华并不敢多喝,因为他知道他身上的责任在哪里。他喝了一小口,放下杯子。
相比之下,郭云鹏倒是十分爽快,一口干掉了杯中酒,“哈哈”有声地笑着说:
“徐哥,只是这些粮食少了些吧?跟一整座楼房比……”
徐高华平静地说:
“二掌柜,十吨粮食你还嫌少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按岛上三百户岛民、每户岛民五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又多了二十多斤粮食啊!”
以徐高华的初步估计,以英杰公司现在的供应能力,每年运到岛上的粮食绰绰有余,不可能吃完。
但他想不到的是,巴哈安岛普通岛民的生活十分艰苦,哪里有很多的肉类、鱼类、菜类等的副食品,一天两顿饭,能吃饱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更不用说吃好,肚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油水,所以他们的食量也是大的惊人。平均每人每年二百斤的粮食只够他们三个多月的量。
现在,徐高华只说给十吨粮食的房租,对于全岛人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这就是郭云鹏嫌少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让徐高华有些措手不及。
因为,照徐高华出生的年代看,那个时候,台湾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生活已经开始转好。而且,在他记事儿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挨饿、吃不上饭的记忆。在他看来,在哪里也不应该吃不上饭,只是有个吃得好与不好的区别。
他万万没想到,巴哈安岛与台湾同样是岛屿,生活水平却天差地别。
陈雨杰已经授权给徐高华,最多答应每年三十吨粮食的租金,此外岛民每个月还可以定量免费供应半公斤的食盐和半公斤的白砂糖。
单单给出个十吨的价码,这是徐高华自己的想法,其它条件待留下日后再说。
因为按十吨的价格算,每年也是近二千美元呢。
当郭云鹏把岛民的生活和消费量如实告诉徐高华时,徐高华对岛民的食量仍然半信半疑,满腹狐疑地说:
“不如这样吧,咱们先暂定一个初步的价格,还是以粮食为准。二掌柜刚刚说,十吨的粮食只够全岛岛民吃上一个多月的,现在我再将标准提高到十五吨,这可是我的最大权限了。二掌柜可不要让我回头不好交差啊!”
郭云鹏听说徐高华答应将租金标准提高到每年十五吨粮食的标准,心中大喜。
本来,他跟蔡挺旺商量时,以为徐高华能给五到六吨粮食的租金就算不错了,因为那栋洋楼实在不怎么样,谁也不愿意去那里住,闲着也是闲着,况且那房子的门窗已经开始有些损坏了。
木质的门窗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肯定会有一些自然损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事。
即使他们要租、要住,也得经过修缮,不用说岛上的人不会维修这些个门窗,就是有人会修,也得有工具、材料,可他们什么也没有。
一座几乎算是遗弃的破房子一年能换来五六吨的粮食,那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而现在,徐高华这位全权代表出口就是十吨粮食的租金,这怎么能让蔡挺旺和郭云鹏不喜出望外?但高兴归高兴,怎么着也得诉一诉苦,说一说实情,再多争取个一两吨也好吧?没想到的是,徐高华又一次让他们喜出望外地大大高兴了一把。
心里说,你徐高华真是二啊,一座破房子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租金!
所以,郭云鹏实在忍不住心中的高兴,大叫了一声“好”,端起酒杯,说了一声:
“徐哥真是爽快人啊,让我怎么感谢你呢,干了!”
郭云鹏是打心眼里想说声“谢谢”,今后我们全岛人就不会为粮食的事儿犯愁了。于是乎顺口就说了句“让我怎么感谢你呢”。
听郭云鹏的语气,徐高华知道,自己开出的条件,他们已经很满意了。徐高华心里说,不管什么年代,最苦的还是普通百姓呀。给他们的东西多一点,老百姓也应该得到的多一点吧?那怕是一粒米呢,老百姓也算是得到了一点儿实惠吧!更算是他替陈雨杰做一点儿善事儿。
于是,心里顿时感到宽慰了不少,也顺口说了一句:
“二掌柜,别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了,真的要谢我的话,就送我两瓶这样的酒给我就行了!”
徐高华用手轻描淡写的点了点桌上的两个酒瓶子。
其实,徐高华说是要两瓶酒,实际那纯属开个玩笑而已。言下之意是,别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要说感谢也不用感谢我,我只是奉命行事。
此时,蔡挺旺刚才略微有点儿笑意的脸上,似乎更好看了一些。
至此,租房协议算是达成了。
大家一起吃完了饭以后,又喝了一会儿的茶水,徐高华就告辞出来了。
按照惯例,还是由郭云鹏送徐高华来到别墅门外。
门口,吉普车已经停在旁边。
徐高华看到,车上好像多了两个纸箱子。
郭云鹏笑呵呵地说:
“徐总不是喜欢这两种酒嘛,我给你装了两箱,不成敬意啊!”
徐高华感觉很突然,他本来是顺口开了个玩笑的,没想到人家还真的当真了,而且还大方地送了两箱!也许在岛上这酒不能当饭吃,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徐高华来说,这可是一份重礼啊。
徐高华没有再推辞,反正这些东西他是不会要的,还是给陈雨杰留着吧。
下午,徐高华开始安排人员将海盗船上的物资一件件的卸了下来,着手洋楼的改造。
高雄港英杰公司。
陈雨杰这几天几乎没怎么出过办公室的门。
他首先用自己的那只特殊的手表,向61号李永富处长报告了自己的确切位置,然后盘算着如何回一趟K市,向61号当面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可是,怎么才能回去呢?坐民航飞机?还是坐船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往K市?都不行,因为他没有合法护照。坐船去海南的凌山机场,再飞K市?可是坐什么船?租船还是……。
一切准备就绪后,陈雨杰来到了唐苹苹的办公室。
“苹苹,在干么?”
没有敲门,陈雨杰直接推门进入到唐苹苹的办公室。见唐苹苹没有理他,依然坐在电脑跟前在干着什么,于是只有嬉笑着搭讪。
唐苹苹头没抬、屁股也没离座,只是淡淡地说:
“坐吧。想起我来了?”
陈雨杰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这两天,除了晚上以外,他确实没有时间去理会唐苹苹,香烟抽了半条多,一个人闷在办公室里不出来,即使是唐苹苹叫他都叫不动,一直在想他的心事。
陈雨杰走到唐苹苹身边,故意低下头嗅了嗅她的头发,两只手也不太安分地胡乱游走着,抽哒了两下鼻子,说:
“好香啊!”
唐苹苹在无聊地玩着电脑游戏。
一局结束后,唐苹苹抬起头,转过身来,端起精致的淑女水杯喝了一口水,一点笑意也没有,还是那么淡淡地说:
“有什么事啊,陈董事长?”
陈雨杰知道这两天冷落了她,心中有些歉意。
他把椅子向前拖了拖,说:
“苹苹,告诉你一件事,我想回大陆去一趟。”
听到这里,唐苹苹一双幽怨无神的眼睛突然一亮,脑袋向前一伸,几乎与陈雨杰鼻子对鼻子,笑着说:
“带我一起去?”
陈雨杰说:
“不行,依你的军情局特工身份,你不能去!”
唐苹苹立即抽身坐了回去,撅着嘴,说:
“哼!我就知道你不会带我去!”
陈雨杰只有耐心地对她说:
“苹苹,别耍小孩子脾气了行不行啊?你去真的不方便的。我回来时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还不行?”
一番哄+骗,才安抚住了唐苹苹。
“那你得明天才能走!再陪我玩一天。”
唐苹苹终于松口答应放陈雨杰走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陈雨杰和周如祥每人提了一个行李箱,在唐苹苹的陪同下向高雄码头走去。
陈雨杰租的这艘渔船属于远洋捕捞船,排水量约1000吨,在渔船中算是比较大的了。
两个人向站在岸上的唐苹苹挥挥手,走进了船舱。
船解缆离开了码头,向港外驶去。
唐苹苹仍然站在码头边上,久久不肯离去。
她知道,她和陈雨杰都是特工身份,今天他走了,说不定就是永别。尽管昨晚与陈雨杰淋漓尽致地一番大战使她很是疲劳,却还是看着陈雨杰乘坐的船出了港、消失得无影无踪才转过身,一串串的眼泪流了下来,真地舍不得让他走啊!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