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从海底出击
李忠效 著
第八章 水下敌情
叶嘉栋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倒霉蛋儿!喜欢一个女孩儿,满心欢喜地写了信去,不但没收到回信,反而让别人代为转告对他的问候,这是多大的耻辱啊!本来想从工作中得到心里的慰籍,并且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自己喜欢的鱼电兵,结果自己成了飞到玻璃窗上的苍蝇――有光明,没前途!同期入伍的新兵,大部分是下乡知识青年,复员回家就可以回城;李正文虽然家在农村,但是人家是“非农业户口”,复员回家也可以进城安排工作。只有自己是农村户口,如果不能提干,将来回家还得当农民!过去他只是觉得自己出身卑微,从来没觉得是悲哀,现在他忽然意识到,出身即命运,出身在“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家庭是悲哀,出身在农民家庭也是悲哀。原来一直住在农村,也不觉得农村有什么不好,现在走出农村,看看外面的世界,忽然发现,那些从来没有走出家乡、见识现代文明的农村人,这辈子就活得太冤了。就在他非常苦闷的时候,忽然收到一封蛤蟆塘中学的来信,字体是陌生的,看上去像是女孩子的手笔。心里有点莫名的激动,怀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突突突跳。小心翼翼打开信,先看末尾署名,原来是燕抒琴写来的。燕抒琴,就是那个常和浦丹梅在一起的女孩,虽然长得不如浦丹梅漂亮,但也眉眼清秀,很有一些姿色。燕抒琴在信中说:“你给你们全体同学的来信,大家传看了。你们班的丁红玉同学很想给你写信,但是她没有勇气,让我给你写信‘投石问路’,你要是愿意,就先给她写封信吧!”丁红玉是班上最丑的一个女孩,又矮又胖,还有些塌鼻梁,叶嘉栋一想到她那个样子,就想起一句歇后语:癞蛤蟆跳脚背――不咬人,膈应人。她真的要给我来信?来就来呗,为什么还要别人打招呼?忽然,有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这是燕抒琴的借口!女孩子主动给男生写信,总是要掩饰点什么。这样一想,叶嘉栋顿时心花怒放,马上给燕抒琴写信。来信收到了,收到你的信,非常高兴。因为部队工作挺忙的,也没时间给每一位同学写信,请你原谅。至于丁红玉同学,请你代我向她问好。欢迎你经常来信介绍一些学校的情况。他在信中介绍了当兵以来的感受,其中不乏豪迈的语言。然后就把信寄走了。他自己感觉这封信写得比较得体,既不给丁红玉写信,也不拒绝丁红玉来信,而是让燕抒琴代问她好。接着是欢迎燕抒琴经常来信。态度已经很明了,下面就等着鸿雁传书吧!燕抒琴的来信,给情绪低迷的叶嘉栋打了一针兴奋剂,精神很快振作起来。他想,4年的服役期,时间还长着呢!就是不能提干,还要争取入党呢!入了党,复员回家以后,说不定还能当上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呢!大队的王书记,整天什么活儿不干,今天上公社开会,明天上郊区开会,吆五喝六的,也挺威风。这样一想,便不再气馁。大队书记,对于一个农民子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目标。接下来,127潜艇又出了几次海,虽然叶嘉栋也有点晕船,脑袋疼,但是没有吐,这让他很受鼓舞。这几次出海,一次是二号课目,一次是三号课目,还有一次是配合水面舰艇反潜。三号课目是鱼雷攻击,鱼雷指挥仪派上了用场。作为新兵,叶嘉栋当然没资格亲自上机操作,只能站在一边看,感受那种战斗气氛。战斗警报拉响了,铃声和蜂鸣笛声交织在一起,配上一闪一闪的灯光信号,再加上急促的战斗口令:“7舱备战!”“6舱备战!”……那气氛就跟真的战斗场面一样震撼,激动人心,振奋人心。叶嘉栋发现,鱼雷攻击的程序很复杂,艇长通过潜望镜观测海上目标,将有关数据报给航海长和鱼电兵,航海长在海图上推算,鱼电兵在鱼雷指挥仪上计算,然后把数据报给艇长,艇长要根据“敌舰”的航向、航速、舷角、方位、距离,测算发射鱼雷的时机,包括提前量。稍有误差,便无法击中目标。发射的鱼雷是训练鱼雷,也叫“操雷”,和战雷的区别就是弹头没有炸药,而是水。设定的航行深度也要超过目标舰的吃水深度,否则就会误伤目标舰。打出去的操雷还要回收,每次鱼雷攻击训练都会配备捞雷船。操雷在航行一段时间之后,弹头里面的海水会排出来,操雷浮出水面,由捞雷船捞走。也有操作不当或者操雷出故障,操雷未能浮出水面,沉入海底的情况发生。操雷一旦沉入海底,就无法寻找,就要损失一条鱼雷。鱼雷的造价很高,据说当年从苏联进口一条鱼雷,价格相当于购买一架米格16战斗机。那天一共打了三条鱼雷,全部命中,全艇上下欢欣鼓舞。潜艇在规定的“就位点”下潜,然后开始和猎潜艇“捉迷藏”。潜艇舱室里安静极了。远处传来猎潜艇的螺旋桨“哗哗哗”搅水的声音。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那个“危险”时刻的到来。叶嘉栋作为新兵,第一次参加这种演习,明知是演习,可不知为什么,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如果在战时,这种时刻,将意味着潜艇灾难临头。搅水声由远渐近,猎潜艇几乎是擦着潜艇的头皮驶过,没有出现手榴弹的爆炸声――不能用深水炸弹,只能用手榴弹来代替。好险!这个笨蛋!--这种矛盾的心情写在大家脸上,不用说出来。反潜,对水面舰艇来说,是如何捉住水下目标,而对潜艇,就是怎么伪装保护好自己。出海之前,艇长曾再三强调,潜艇在水下要绝对保持肃静,不准随便走动,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弄出任何响声,不准向舷外排放污水污油……总之,一切可能暴露目标的行为都要杜绝,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潜艇的命运。当前国际形势十分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训练绝对是从实战要求出发,非常严格,时刻都准备着拉到战场上去真刀真枪地干上一回。“他怎么知道我们在这片海域?”叶嘉栋天真地问班长。“这是事先规定好的,”班长小声向他解释说,“如果不规定海区让咱们随便跑,别说他两条猎潜艇,就是10条怕也捉不着咱,要那么容易捉,一炸一个准儿,还要潜艇干什么!”叶嘉栋想想也是,现在反潜兵器越来越现代化,这也证明了反潜的艰难。简单的事物容易使人停滞不前,复杂才是开掘人的智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班长对叶嘉栋这个新兵极有耐心,告诉他,水面舰艇搜索水下目标主要是靠声纳,声纳有骚音站和回音站,骚音站主要是通过潜艇螺旋桨的骚音来辨别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航向、航速;回音站主要是靠发射出去的声波的回音来判断目标的类别:礁石、鱼群、沉船还是潜艇。潜艇潜坐海底时处于静止状态,一般很难将它与沉船区别开来,因为它们同是金属的回声,这时就要看声纳兵的技术水平了。如果恰在这时潜艇传出一点声响,对方马上就会判定水下目标不是沉船,因为沉船永远是沉寂的……经班长一说,叶嘉栋长知识不少。同时连大气儿都不敢出了,生怕弄出点什么声响招致大祸。这时候,水手长像是故意地放了一个很响的屁,同时有人逗趣地叫道:“深水炸弹!”于是引起大家一阵狂笑。叶嘉栋注意到,艇长没笑,他严厉地瞪了水手长一眼,大家立刻止住笑声。舱里重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头上螺旋桨的搅水声又近了,对方又没有发现潜艇。水下航行,指挥舱的人大都没事干,来来回回的搅水声对大家已失去刺激作用,在昏暗的灯光下,不少人有点昏昏欲睡。刚结婚的舰务军士长可能头天晚上太辛苦,脑袋往工具箱上一靠,很快就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从液压阀上渗出的一滴油落在他的脸上,他竟浑然不知。这时厨师到3舱来拿食品,过防水门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一个空的铝盆掉在铁制的地板上,发出一声刺耳的脆响。舰务军士长一个激灵醒过来。艇长更是横眉立目地斥责道:“干什么!这样会暴露目标的!”厨师想辩解,只听艇长嘘了一声,大家都侧耳静听,一条猎潜艇正由远而近开了过来,近了,更近了,接着便是一阵滥炸,那爆炸声似乎在得意地宣告潜艇末日的来临。两天以后,127潜艇又一次配合猎潜艇反潜。因为有了上次的经历,叶嘉栋知道自己没什么事可做,就带了两本鱼雷指挥仪讲义,准备利用水下时间学学专业。没想到这次遇到了敌情。127潜艇到达就位点,正准备下潜,突然接到猎潜艇发来的电报,说在训练海区发现一艘潜艇的螺旋桨噪音,问是否来了两艘潜艇。127潜艇的廉仲方艇长革命警惕性很高,马上意识到很可能是外国潜艇闯入我国领海,一边回复猎潜艇没有第二条潜艇,一边向舰队报告,训练海区发现可疑水下目标。廉仲方艇长的快速反应是有根据的,第一,上级不会在同一海域安排两艘潜艇进行训练,因为发生相撞的可能性非常大;第二,此前曾在这一带发现过可疑水下目标,由于判断迟缓,后来导致水下目标失踪。这一次,一定不能让可疑目标丢失。舰队很快回电:本海区没有我舰队其他潜艇活动,127潜艇负责指挥海上兵力,围剿水下可疑目标,舰队马上派舰艇进行支援。现在训练海区有两艘猎潜艇和一艘潜艇,因潜艇是二级舰,猎潜艇是三级舰,潜艇艇长是副团,猎潜艇艇长是正营,指挥权自然由级别高的军官担任。廉仲方对猎潜艇下令:“迅速封锁可疑潜艇的出逃方向,紧紧盯住它,不要跟丢了!”127艇是支队的战备值班艇,发射管里装有4条战雷。潜艇本来就处于一级战斗部署,现在拉响“战斗警报”,只不过是在提醒大家潜艇已进入战斗状态。别的舱室不知道实情,叶嘉栋在3舱,对整个过程都是清楚的,并全神贯注地聆听艇长的每一句口令。薛少华班长告诉他,作为鱼电兵,首先要能听懂艇长的每一句口令。艇长是山东人,说话口音比较重,只有把艇长的口令记熟了,才会在鱼雷攻击的紧张时刻,不遗漏一句口令,不贻误任何战机。叶嘉栋专注地听着,艇长的句句口令都像铁锤一样敲打着他的心脏。倒不是口令本身有多大穿透力,而是口令的背后,是一触即发的激烈的战斗。一想到水下的不明国籍的潜艇,一想到即将发射的鱼雷,一想到不明国籍的潜艇在受到攻击时的垂死挣扎……叶嘉栋的心里紧张极了。对方的鱼雷可不是吃素的。很显然,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是叶嘉栋一人。叶嘉栋注意到,每个人的脸上都表情凝重,包括他的班长薛少华,原本黝黑的脸色现在更黑了。一种恐怖的气氛在潜艇指挥舱里蔓延……艇长命令鱼雷长程仁智:“必须保证战雷处于良好状态,要随时能够打得出去,要打得准,打得狠!”程仁智响亮回答:“请领导放心,保证鱼雷工作状态正常。”他没有说“保证打得准、打得狠”,因为打得准不准不是他的事,要看各部门配合是否默契,还要看艇长下令发射的时机;打得狠不狠也不是他的事,要看鱼雷本身的威力有多大。程仁智是一个说话办事都很严谨的人,不会说自己能力不及的大话。在学习潜构时,叶嘉栋得知,潜艇鱼雷的直径是533毫米,长度是8米,鱼雷战斗部的威力极大,可以将一艘万吨级舰船击沉。想必对方的潜艇也会有威力相当的鱼雷。对水下可疑潜艇的追踪、围剿,紧锣密鼓,如火如荼。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的紧张气氛渐渐松缓下来。大家开始小声议论,到底是哪个国家的潜艇?有的说是美国的,有的说是苏联的,有的说是日本的,有的说是南朝鲜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是美国潜艇的可能大,有的说是苏联潜艇的可能性大。有人甚至跑到声纳室去探听消息,因为声纳室掌握很多外国潜艇的噪音信号,一比对,就能分辨出来。大家争论的声音大起来,廉仲方艇长大声呵斥:“不要说话!”廉仲方本来就属于不怒自威的类型,要是发起脾气,声音更是威严,一声怒吼,舱室里面顿时鸦雀无声。水下可疑目标大概已经知道自己被发现,企图向外海逃窜,被三艘舰艇呈圆弧形将其拦住。青岛海域的海水不深,潜艇水下机动范围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要被发现,是很难逃脱掉的。半小时之后,舰队派出的舰艇编队陆续到达,有的舰艇就在附近巡航,有的舰艇基地距离此处很近。十多艘舰艇将水下目标团团围住,不断地用声纳波“敲”它。声纳的波束打在潜艇身上,反馈回来的声音就像电影里的飞弹一样,会发出“啾――啾――”的响声。水下目标像一头困兽,东奔西突,妄图冲破包围圈,逃之夭夭,几次都被我舰艇编队挡了回来。有两次,我水面舰艇还投掷了手榴弹以示警告。我方的目的是逼它浮上来,使其现出原形,可它就是不上来。编队指挥员、舰队副参谋长请示舰队:如果它不上来,打不打?此事重大,舰队决定不了,请示海军,海军也决定不了,上报总部,据说总部也决定不了,又向上请示。最后上级的答复下来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一条毛主席语录。原文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是1948年3月2日毛主席撰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中的一句话。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句话大家非常熟悉,耳熟能详,在很多场合和文件中都能听到看到,但是在作战命令上还是第一次使用。编队指挥员对身边的参谋人员说:“我理解,上级――也不知他妈的是哪一级――肯定是比较为难,说打也不是,说不打也不是,就想把权力下放给我们,让我们定。你们说是不是?”编队指挥员说:“那好,通知各舰,深水炸弹准备!我豁出去了,打!”“首长,您想,高层把握不定的事情,肯定有其相当的难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请您深刻理解毛主席语录的精神实质: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舰长报告:“可疑目标已经强行突围,再不打就失去机会了!”编队指挥员痛苦地做出决定:“停止追踪,护送出境!”十多条舰艇组成的反潜编队,已经形成了铁桶般严密的包围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无论理解不理解,无论情愿不情愿,都必须执行。当时部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编队在通向外海的方向让出一条通道,水下可疑目标趁机仓惶逃窜,编队一直“护送”水下可疑目标到领海线处,然后怏怏而返。上层的决策和那份奇特的电报,以及编队官兵的愤慨等等这一切,叶嘉栋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他只是从艇长的表情中看出,艇长很不开心。这是他遇到的第一次敌情,却以这样的结局告终。他也有些不开心。返航途中,李正文找到叶嘉栋,询问今天3舱的情况。叶嘉栋故意和他卖关子:“你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告诉你。”李正文愣了一下,大约是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继而扭头走开了。声纳班长杨成儒看到他们两个像两只小公鸡似的,就问:“你们两个怎么回事?从火车上就开始闹!你们不还是同学么?”叶嘉栋讪讪地说:“我没惹他,他总是这么怪怪。我怀疑他神经有问题!”杨成儒批评他说:“不要乱说!我还怀疑你神经有问题呢!”“不明国籍潜艇侵入我国领海事件”,在舰队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模棱两可的作战命令,“护送”可疑水下目标离境,这种行为令人费解。但是大家只能私下议论,不敢公开议论,因为在那个年代,言论“出格”,是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叶嘉栋私下里问过他认为对他很好的程仁智,这种情况以前是否出现过,程仁智告诉他,这种事情,以前没出现过,以后大约也不会出现。因为有了这个先例,以后肯定会制定具体措施,不会再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作战命令了。叶嘉栋松了一口气,心里说,要是长期这样下去,这个仗就真的没法打了。事过多年以后,叶嘉栋和别人说起来这件陈年旧事,依然感叹:荒唐年代的荒唐事!
前文回顾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