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题材小说:《从海底出击》第十一章、灵山锚地

潜艇战友 深海蛟龙 2020-04-06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从海底出击
李忠效 著

第十一章  灵山锚地
 
自从上次浦丹梅来信解释了这次造成误会的原因之后,李正文就一直感到非常内疚,希望得到她的谅解,却不知对方会不会原谅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最近,他经常在梦中梦见浦丹梅,有时候是梦见她原谅他了,有时候则梦见她没有原谅他。被原谅让他欣慰,不被原谅让他纠结。有一天,他从梦中醒来,忽然意识到,最近他梦见浦丹梅的次数太多了,却很少梦见家人,为此,他又陷入了另一种内疚之中。
一天出海归来,轮到他值更,正巧又是和叶嘉栋、王兴国一班。值更人员不能在艇上起伙,要到码头食堂去打饭。晚饭是轮机更负责打饭。潜艇靠上码头以后,李正文就提着饭盒直接到食堂打饭去了。王兴国抽空回了一趟宿舍。在艇上吃晚饭的时候,王兴国交给李正文一封信,李正文接过来一看,是浦丹梅写来的,马上装到兜里。
那天晚上轮到127艇值码头更,担任码头更的航电兵老邱喜欢开玩笑,李正文怕老邱拿他逗乐子,就赶紧把信收起来了。偏偏王兴国不识趣,紧跟着追问一句:“是不是你女朋友来的?”
李正文一紧张,就应了一声:“哦。不是。”
老邱马上和他开起玩笑:“打开看看,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李正文支吾道:“吃饭吧,吃饭吧,一会儿饭凉了。”
王兴国说:“一看那个字体,就知道是女孩子写来的。”
李正文解释说:“是同学。”
“哈哈,什么同学、同事、同乡,殊途同归――同床!”老邱说。
李正文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了,脸都红了。
“老邱,注意点!”王峻岭说,“人家正文老二还没有长毛呢!不要搞‘少儿不宜’啊!”
王峻岭的话,引来大家一脸坏笑。这一下,李正文更加不好意思,脸更红了。
“老二还没长毛?就知道谈恋爱了?早恋!早恋!”
王兴国说:“我对你们老同志有意见。”
“哦?”老邱愣了一下。
“你们太不关心新同志了。”王兴国说,“我证明,李正文的老二长毛了,上次洗澡我看见了。”
王兴国的话引来大家哈哈大笑。
王兴国接着说:“另外,希望大家注意一个问题,要是在旧社会,李正文这个年纪早就结婚生孩子了,希望你们不要再把他当小孩子看。”
李正文不知为什么自己忽然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就一边吃饭一边说:“我也对老同志有意见,不要这么关心我嘛,希望你们关心一下叶嘉栋同志。”
奇怪的是,大家忽然都不说话了。弄得叶嘉栋有些尴尬。
“人家说你,你提我干什么?”叶嘉栋说。
“对,对,你别转移目标,一会儿吃完饭,把你的女同学来信,读给大家听听。”老邱说。
“没问题!”李正文装作很大方地说。
李正文想,从大家刚才的表情可以看出,老兵开玩笑,虽然有时有点过火,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老兵开玩笑的对象,老兵和你开玩笑,是因为喜欢你。这样一想,心里便有些释然,便不再脸红,甚至还有一丝得意。
上艇几个月了,和老兵接触多了,李正文渐渐发现,老兵们在一起,很喜欢谈论女人,而且谈的内容大都很“黄”,真的是“少儿不宜”。老兵谈论女人的时候,一般是不让新兵参与的,包括像王兴国这些年纪比较大的新兵,也没资格。老兵有老兵的圈子。一些老兵是结过婚的,一些老兵是准备结婚的,互相之间传授一些经验体会,是他们值更时的一项重要内容。整天战备值班、出海训练、政治学习,正课时间紧紧张张,业余时间都在一个大寝室里,也没条件谈论女人,所以,只能利用值更时间了。尽管他们是“回避”新兵的,可是李正文偶尔也会听到只言片语,什么“瘦女人性欲高,胖女人性欲低”啦,什么“人屄带火,狗屄带锁”啦,什么“36种屄,72种屌”啦,等等。听得李正文耳热心跳。
凡是和女人有关系的那些事情他是不知道的,不过和狗有关系的那些事他还是知道一些。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狗很多,公狗和母狗之间的那些事情,会经常看到。每当有母狗发情,就会有很多公狗在争夺交配权,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当一个公狗在与母狗交配的时候,会有其他公狗对交配的公狗进行袭击,正在交配的公狗会进行反击,这时会从母狗的背上滑下来,但是它们的身体是连在一起的,母狗和公狗的屁股对着屁股,很长时间不能分开。一般情况下,公狗的身材要比母狗高大,所以母狗会被公狗拖着走。
有时候两只狗交配,没有其他公狗捣乱,要是被调皮的男孩子们看见了,也会搞“恶作剧”,把公狗给打下来,让它们屁股对着屁股拖着跑。这,大概就是老兵说的“狗屄带锁”吧?
吃过晚饭,李正文忙着刷碗――一般是谁负责打饭谁负责刷碗――老兵们会抽烟的到码头上抽烟去了,不会抽烟的凑到一起,开始聊天,早把要李正文读女同学来信的事情给忘到脑后去了。
李正文刷完碗,把2舱收拾停当,连忙跑到4舱,去看浦丹梅的来信。
浦丹梅在信中讥笑他,说他乱“吃醋”,不过她还是很高兴。尽管他们之间还没有公开的“谈情说爱”,但是字里行间他们已经在暗示某些男女私情的内容了。比如浦丹梅说他“吃醋”,就是一种明显的暗示,他们对双方关系的走向,已经心领神会。
李正文上次写信说让浦丹梅找燕抒琴要那个有机玻璃小潜艇,浦丹梅回信说让他自己去要,“我去要,算怎么回事?”
李正文想想也是,让她去要,算怎么回事啊?可是自己去要,怎么说?他感到很为难。
就在这时,叶嘉栋检查舱室路过4舱,李正文灵机一动,对叶嘉栋说:“嘉栋,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叶嘉栋有些奇怪。因为李正文平时都是叫他的全名“叶嘉栋”,省略了姓氏,就显得有些“亲近”,这在李正文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你还记得我做的那个有机玻璃小潜艇吧?”
“记得,怎么了?”
“我把它寄给燕抒琴了,你知道么?”
叶嘉栋一愣,脸色马上变了:“你什么意思?”
“啊,也没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寄给她干什么?你告诉我干什么?”
“嗨!嗨!你别急,你听我说。”
叶嘉栋怒目而视,大有要和他进行决斗的架势。
“你不是让浦丹梅给燕抒琴转交包裹么?我也想让燕抒琴转交一样东西给浦丹梅。这样才公平。”
“你跟我说这个,到底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我忘记说让她转交的话了,想请你帮忙,告诉她一声。”
“我还是没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明白不明白不重要,你要是不愿意说就算了,就算我送给燕抒琴了,我不要了。我再给浦丹梅做一个。我还有一块有机玻璃。”
李正文说完,离开4舱,把个蒙头转向的叶嘉栋单独扔在那里。李正文暗想:他肯定会向燕抒琴传达他的意思,他绝对不会把这个意思贪污下来,否则会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李正文来到3舱,正在准备接更的王兴国问他:“我听你和叶嘉栋在4舱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也没什么。”李正文含糊地说。
“呵呵,我看你们两个,就像两只好斗的小公鸡。”
李正文听了,“扑哧”笑了,他觉得王兴国的形容很贴切。
“你们俩,怎么回事?”王兴国问,“我总觉得你们之间疙疙瘩瘩的。”
“没事。我们闹着玩儿的。”李正文言不由衷地说。
他们正说着,叶嘉栋检查舱室回来,向王兴国交更,李正文趁机溜走,到4舱睡觉去了,半夜12点,他还要起来接更。
李正文关了灯,躺在铺上,胡思乱想,半天没睡着。从浦丹梅想到燕抒琴,从燕抒琴又想到冯金亮。从当兵以后,几乎很少想起冯金亮,今天怎么就突然想起他了呢?他忽然意识到,和老邱他们这些老兵有关。
冯金亮喜欢练武术,会一点拳脚,他曾经告诉李正文,要想走路没有声音,特别是夜间,要用脚的外侧着地,不能脚掌着地,就是穿胶鞋,脚掌着地也会出声音。李正文试过,果然如此。
冯金亮还告诉他,有一次夜间练轻功,从一户人家的窗外走过,忽然听见一种奇怪的声音从窗口传出来,他很好奇,就凑到窗户边向里面看了一眼,当时一下就傻在那里了。因为是夏天,窗户是开着的,当天晚上又有月光,他看见“两扇雪白的大腚在那里一起一伏”,那奇怪的声音就是从他的身下传出来的……
尽管冯金亮的讲述让李正文增长了见识,但是他一直对冯金亮的印象不是很好,总觉得冯金亮有些流里流气的。冯金亮的父亲是农场场长,在当地算是一个不小的官儿了,所以冯金亮常常显得比较优越。李正文最看不上那种优越感很强的人。他自己没有优越感,也看不上别人有优越感。
冯金亮描绘的画面让李正文“兴奋”,只是一想起半夜还要起来值更,他就不得不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想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这样的转移法很奏效,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毕竟出海忙了一天,也确实有些疲劳了。
李正文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在村口看见了浦丹梅,她正在和一群人围在一起看什么热闹,他走近一看,是两只狗正屁股对着屁股无法脱身,被一个小男孩用棍子打得“嗷嗷”叫。浦丹梅看见李正文,显得很难为情,脸儿“腾”地就红了。李正文忽然觉得那个小男孩很可恶,大喝一声:“干什么!”
忽然,他被自己喊醒了,看见灯是亮的,王兴国正在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他,问道:“你是不是做梦了?”
李正文不好意思地说:“哦。到点了么?”
王兴国眯着小眼睛说:“开始我还以为你是说我呢!一看你的神态不对,就知道你是在做梦。起来吧!”说完就走了。
李正文迅速起来接更。检查完舱室,开始给浦丹梅写信。从0点到3点,三个小时的时间,每次李正文都会充分利用,主要是用来写信。夜深人静,非常适合写信。他给浦丹梅的信大都是在夜里值更的时候写就的。
他给浦丹梅的信并不是来一封回一封,而是有工夫了就写。“来往的信件在路上碰头,写信等信成为盘踞心窝的两件大事。”这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话,李正文很喜欢。他是从《叶圣陶文集》上看来的。因为廉仲方艇长不让他看《西游记》,老版的《三国演义》又看不懂,他就找那个老兵借能看得懂的书,于是就借来了《叶圣陶文集》。
叶圣陶没上过大学,却被大学请去教书;他的夫人胡墨林女士是别人介绍认识的,属于“先结婚,后恋爱”,双方的感情很好。上面的那段话就是叶圣陶谈他们之间的感情时说的。
李正文很佩服叶圣陶,也很欣赏他的那句话。他觉得很形象,很生动,就像是对他和浦丹梅说的。
李正文想浦丹梅的时候,常常是热情奔放,很多热烈的字眼儿会在脑海里闪现,但是写到纸上,他显得很节制,生怕让对方产生反感。所以,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隐晦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语句,对方也是如此,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交流,所达到的心领神会、欲言还羞的效果,往往也是很美妙的,就像杜甫的那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正文的回信,故意回避了燕抒琴,回避了小潜艇,就像那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他说,码头上的法国梧桐开始发芽了,春天来了,这是身在异乡的他的第一个春天。码头边的蒲公英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儿虽然和家乡的蒲公英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开在潜艇的码头边上,就有了感觉上的差异。春天让人激动,春天让人振奋,春天让人浮想联翩……
平时半夜值更,总是非常困倦,三个小时显得非常漫长,这一次,李正文却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按规定半小时检查一次舱室,结果刚检查了两次舱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李正文写完信,像是了却了一件心事,浑身轻松,交更以后,很快就沉入梦乡。
他本来准备第二天将信发出,五一节就能到。结果第二天早晨全码头跑警报,说是近海发现敌情,127艇紧急出航,五一节期间,在灵山锚地战备值班。灵山锚地,在灵山岛的西侧,舰艇部队在那里值班,便于紧急出动,进入战斗状态的时间会短一些。李正文怀揣那封没有发出的信,心想:五一节之前,浦丹梅是看不到这封信了。
即便是战备值班,廉仲方艇长也是不会让大家闲着的。白天安排训练,晚上抛锚充电,轮机班和电工班格外繁忙。李正文还是第一次参加海上锚泊战备值班,很想看看锚地是什么样子。利用休更的间隙,他到舰桥上去看光景。这时夜幕已经降临――严格地说,海上的夜幕不是从天上降下来了,而是从海面升上去的。因为海的颜色比天空的颜色要暗,海面已经黑透了,天空还有闪闪的星光。
李正文发现,海上的天空要比陆地的天空更晴朗,看到的星星也更多。夜色中可以看见灵山岛的黑色轮廓,岛上有密集的灯光,说明岛上的居民很多。一问老兵才知道,灵山岛上面有一个人民公社呢!据说岛上还有汽车。他问老兵大陆在哪里,老兵指着潜艇的左舷说:在那边。但是距离太远,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锚泊期间,机电部门还要值艇内更,一四、二三部门则要在舰桥上值锚泊更。李正文因为当天早晨刚刚交更,晚上充完电就没事了,一觉睡到天明。早晨起来后,爬上舰桥上完厕所,向左舷探出头,想看看能不能望见大陆,结果一探头,把他吓了一跳,大陆居然就在眼前!再一看,不对,他看见的不是大陆,是灵山岛!
奇怪,昨天灵山岛是在右舷的,怎么突然跑到左舷来了?
舰桥上人很多,李正文懵懵懂懂,不好意思问别人,怕被人笑话,就悄悄问正在舰桥上担任值更官的程仁智:“部门长,昨天晚上灵山岛还在右舷,今天怎么跑到左舷了?”
程仁智笑笑说:“流向变了。”
李正文恍然大悟。大海的潮汐,导致海流方向的变化,昨天晚上的流向是由北朝南,今天早晨是由南朝北。潜艇只有艏锚,没有艉锚,潜艇只能以锚为中心顺流漂移。
李正文听说,海上的日出很漂亮,但是因为有灵山岛挡在东边,无法看到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观,只能看见灵山岛那边云蒸霞蔚,却看不见太阳的真面目,等到太阳跃上灵山岛的山头,已经与平时看到的太阳没什么两样了。

敌情没有出现,白天仍然是按部就班的训练。晚上抛锚的时候,距离灵山岛的距离比较近,一阵海风吹来,隐约可以听见电影音乐的声音,有人拿望远镜朝岛上一看,居然发现岛上的露天广场正在放映电影《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是一部老片子,在那个年代,大部分电影被冠以“大毒草”等各种罪名打入冷宫,只剩下几部“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和几部老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被人们称为“老三战”。学习毛主席著作有“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看电影有“老三战”,再就是纪录片《新闻简报》。当时还有一些朝鲜、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根据这些国家电影的特点,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形象生动地概括为: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李正文是个电影迷,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因为姥姥家对面是军营,那里每周都要放一场电影,所以他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看过的电影非常多。《南征北战》是1952年拍摄的,他从当兵前就开始看,当兵以后继续看,一共看过多少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能记清的是电影的情节和台词。
尽管《南征北战》的台词大家都能背下来了,但在望远镜里面看电影,却是一件新鲜事儿,因此大家争先恐后地抢夺望远镜,都想一睹为快。这时大家看的已经不是电影,而是稀奇。
锚泊的第七天,潜艇接到上级的命令,解除战备值班任务,返航。李正文第一次在海上生活这么长时间,感慨颇多。因为淡水紧张,一次也没有洗脸,更没有洗脚。他穿了一双部队发的线袜子,袜子很厚,还是尼龙底,穿在脚上不透气,李正文从出海那天到返航,从没脱下来过。返航的时候,他感觉两只脚的脚丫子之间有点痒,还有点疼,把袜子脱下来一看,脚丫子已经沤烂了,脚趾之间的污垢结成了痂,用手一扯,竟然像蒜皮一样,一张张撕了下来,露出鲜红的嫩肉。那些垢痂自然臭不可闻。
潜艇里面的空气是非常污浊的,其中就包含了这种臭脚丫子味儿。
出海之前,码头上的法国梧桐才刚刚发出嫩芽,返航归来,前后也就一周的时间,树冠已经变绿了。春天,在潜艇潜航的时候悄然来临;春天,在水兵警惕的眼睛里忽然变得美丽。
前文回顾

《从海底出击》第一章、百里挑一

《从海底出击》第二章、闷罐列车

《从海底出击》第三章走进军港

《从海底出击》第四章、登上潜艇

《从海底出击》第五章、战斗警报

《从海底出击》第六章、上浮下潜

《从海底出击》第七章、英雄情结

《从海底出击》第八章、水下敌情

《从海底出击》第九章、事在人为

《从海底出击》第十章、学习潜水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扫码添加“战友之家”编辑微信号。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方言,但是我们一起诉说心事,我们是真真正正的兄弟。战友、战友,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常常想起我们在艇上的日子吗?神圣神奇的潜艇,让我们知道,原来濳艇人的友情更让人牵挂!过去通讯不发达,许久没有彼此消息,也许我们奔波忙碌,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但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惦记着你。微信让我们慢慢都联系上啦。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都已老去,即使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不走我们潜艇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