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黄)家塘的记忆(四)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0-04-15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前文回顾:

王家塘的记忆(一)
王家塘的记忆(二)
黄家塘的记忆(三)



这是那年风华正茂的我们登上防大的救捞船参加团活动。


王家塘的记忆(四)

文/海风


听了老同事的建议,别黄王之分了,还是王家塘吧!蛮好的。说实话当兵的都认可黄家塘,咱们黄王都行。还有淡江淡港之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是那里就好。

怀  想


汪国真


我不知道 

是否 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 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 记忆没有随着时光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 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 那样美丽 


     一如从前一样美丽的夜晚早已在岁月年轮里失去了原有的光华,而我们每天都在为一些小事情纠缠不清。偶尔静下来想写点啥的时候也一下子无从下手了。

今天从留言说起:

一幕幕的回忆重现眼前。变化真大呀!通往渡头街的那条小路是我们以前经常走的路。记得那路很窄,旁边有条小河,经常出事。路边还有片桑树林是我们放学后经常去解馋的地方,每次不吃个满嘴都是黑黑的不回家。(桑梓的颜色染到很难洗)现在想想都会情不自禁的笑出来。
我们346潜艇1993年到黄家塘修艇,1995年回青岛。我们艇是北海舰队第一艘到此修理的潜艇,距现在己经有20多年了,很多事情回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当年我们宿舍就是半山腰的三层楼,门口往前护栏下面就是厂里工人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厂门口食堂边上小卖部老板的女儿好像就叫“阿芬”好与过去太多了。

闭目冥想还是那石子路车的扬灰,雨过的泥泞,路边小溪没有设计全部是多年雨水冲击下形成的弯沿宽窄野草丛生的模样,路旁的开放式职工家属宿舍有别于现在的闭式小区,还有望不见底灯光暗淡的船坞……

勾起许多回忆,4819厂247艇进厂两次修艇,89年2月份我退伍就是从黄家塘离开部队的,谢谢海风把我带进那青春记忆。

这是一个洒满青春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场景都历历在目,恍如昨天。照片上很多人我都认识,流逝的是岁月,这份牵挂一直在心底。


感人的留言让我的王家塘续写下去有了不少动力。
勤丰夜晚的路上总是黑洞洞,没有路灯,铺满砂石蜿蜒起伏的山路是我们西沪港回到厂里必经之路,咱们当兵的经常搞个自行车从这条路到西沪港,这一路巨大的毛竹林立,山路弯弯,晚上特别安静、阴森森。
冬天的晚上天黑的特别早,西沪港抢修回来(当兵的司机、司机战友、我),坐着司令部指挥部申请来的帆布北京吉普车路过这里,风呼呼叫,大灯忽暗忽明,听着当兵司机讲着这里发生的故事,听的怕怕,前面就是勤丰村路上那片树林了,突然发现路面上有毛竹横着路中间,不知是眼睛花还是吓得,也不知真的假的,司机开车就冲过去了,过去了那么多年现在还没想明白,当时是啥情况?后来送我回单位的司令部吉普车也立刻返回了,后续没故事发生。这条路上我们曾经骑自行车跑西沪港多好次,自行车是大家最方便、最常用的交通工具,骑车一小时距离能到达的全靠它了。
昏暗的船坞里面温度冬暖夏凉,黑洞洞的,从阳光灿烂的外面进去的时候眼前会一抹黑,这里温度始终保持在25°.26°样子,在这里值更气温宜人舒适,就是空气质量太一般,常常充满着各种油漆,柴油、燃油混合的味道,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还容易出问题,曾经这里发生过一起让人想起来还心惊肉跳的事情,永远不能忘。
安全责任需要警钟长鸣!
那巨型的山洞有着来过黄家塘人的许多美好记忆,从这里经过到海边是最捷径的"道路",山洞进去的地方非常宽敞,可以进出几辆大卡车,在进去山洞的两边变窄许多,偌大的山洞被船坞的位置占据了四分之三,二边空余不多地,一边路仅仅一二米的样子,仅供工具车通行,船坞的顶部横着几台巨型的吊车,俗名叫行车,开行车曾经是几个王家塘有名的美丽、善良、魅力无限的小妹。常看到她们精准的在那里操作,还到是满娴熟的样子,旁边连着好几个山洞,猛然一看豁然开朗......
舰船停在船坞里修理的时候,值更的水兵都在山洞自己的艇位附近猫着,有个固定凹进去的位置,里面放着简易的生活用品,这是他们临时的家,而我们经过他们的岗位,然后登上铁板的塔台,通过窄窄的石梯(铁梯子记不清了)蜿蜒的下到船坞里面,通过船上木跳板登上大卸八块的潜艇,那时的跳板没扶手(都是艺高人胆大),从上面铺着毛竹排的裸露的桔黄色高压气瓶上快步的走过,在用手一拉升降口上边用于拧紧升降口用的扶手,跐溜的就下去了,拉紧边上的扶手当心别掉下去!再然后猫着腰麻利的上楼梯过防水门,一气呵成。
哈哈,我们有个同事就是下升降口时候一分心,趴!从升降口掉到一舱,一屁股坐在一舱地面的铁板上。
从边上山洞道路走过几百米样子巨型的出口大门尽在眼前,超厚的大门与山洞之间简易的铁板相连,大概一米宽度,推着自行车通过得时候轮胎都掉在下面,脚下是深深的船坞,非常感觉吓人,恐高症在这里怕迈不开脚步,那时我们都轻车熟路飞快的走过这里通往码头,不知道那时有恐高症的兄弟咋通过?
船坞通往大海的闸门一般都是关着的,缝隙流水的哗哗声回荡在空旷的洞内是那样的刺耳,坞底散发出来的各种味道显得刺鼻而熟悉。就像曾经的老朋友一样。虽然几十年没见,但是那味道铭记在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他是70年代建厂时候的产物,为了防止原子弹空袭而建造,想想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武器装备的更新,那之前百毒不侵的预防原子弹的效果现在不会还立竿见影了吧?
黄家塘的山上一年四季常绿,也是四月春天杜鹃花开得漫山遍野,让我们想起去海边的野餐的情景,
家属农场种植的桔子树每年秋天会果实累累,不知道种在哪里?竟然一次没去看过,但是到了采摘时节每个车间每个人会分得一大脸盆不知几斤的桔子,皮厚厚的,非常有味道,分到车间里后,大家比赛吃桔子。
夏天这里应季海鲜特别多,每次傍晚下班大潮初一、十五厂门口总是满满的小海鲜,都是农民赶海从附近抓来的。
说到这想起一件事情,80年代中后期厂33艇修理开始减少,某人号召经济为先行,能赚钱就是能人,为了找米下锅,难为北海的艇也不远千里来东海修理,厂里开源节流,紧跟改革春风大潮,大办三产,轧钢厂搭个棚子就上马,民品接了单子就开工,不知哪里拉来外国万吨轮?冲上码头边的滩涂开始拆卸外轮了。
说实话那时候有些条例条令成了纸上谈兵,外轮的钢板成了轧钢厂的原材料,而万吨轮那些厚厚保利板餐桌我们竟然当上品,几十块钱买来放家里,一个桌面沉的要二个人抬着,船上有些垃圾物品也拿来当了宝贝,那时我们刚改革开放不久,国外现代化已经普及,我们还羡慕外面的世界很美丽。
日渐鼓起来的钱包让很多厂里职工买了彩色电视机,但是由于拆卸外轮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油污污染了码头附近的海面,这些小海鲜都是附近海里生存的,有次父亲周末买来小红虾,剥虾仁包饺子,结果一家人吃了发烧拉肚子,食物中毒,骑自行车排队跑职工医院挂盐水打针,这是环境污染给我们厂上的一课,好像还是没长记性。但是不知为何拆了二条船就歇菜了,应该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不合适有这些三产吧!
厂里有个电视转播台,位于汽运车间后面的山上,每天需要有人去山上打开和关闭,朋友的爸爸是这个基站的管理员,负责每天傍晚上山打开机器,半夜电视台节目放到再见!然后他关闭机器下山回家,为了安全起见他总是带着条小狗同行。
为了电视转播效果,这些转播台站基本都在当地的最高处。想起当年在他家吃小狗的肉,现在还也是口水直流。
想起那时流行跳舞,我们在车间一楼那间罗经中修调试室学习三步、四步,听舞曲节奏的情景,那老师特别耐心哈哈!还在四楼铺着红色木地方房间自编自导歌伴舞!为厂里的各种文艺晚会做准备。哈哈想起来当时也是有趣!又想起那时特别流行的周末舞会。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陌子璃究2020-04-15 11:57:33

谢谢作者把我们带回三十多年前的记忆!我是247的89年进的王家塘修艇的,在那里留下很多美好回忆,当时厂里有个叫季明的和我关系不错,不知道他现在还在厂里没有?祝他一切安好!!赞 1

作者

他应该在上海赞 1

若非死别供2020-04-15 13:44:06

我是89年7月离开4819厂的[微笑]赞 1

冬天分两半兴2020-04-15 11:09:00

修艇时,每到周六晚上吃过饭就会去小礼堂,与厂里的妹子跳那个时候流行的三步四步,记得当时光仪车间的人去的比较多每次......赞 1

nice定州明哥2020-04-15 09:34:46

记得有个女的外号叫老油条的,挺有名气的/::)赞 1

叫我赵大爷喜2020-04-15 09:21:56

有点小兴奋,感动进而感激,继续,继续,太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读后能重新勾起多年失去淡忘的美好记忆,从过军的人都将军营称之为第二故乡,而且是人生走进社会的第一步,青葱岁月,黄金年龄。赞 1

永恒的有限深2020-04-23 10:11:04

季明长得有点像王杰的家伙[呲牙],那会他女朋友是丹城的,季明小子坏[呲牙]

跌跌撞撞呵敬2020-04-23 09:57:41

左面那女的好像姓沈,挨着的好像光仪的徐大奶[呲牙][呲牙],254航电

脸的美人痣欲2020-04-20 08:15:10

我建轧钢一年多,轧钢正常生产我就回家了。没想到光仪还有练舞厅的功能,黄昌松开发出来的么?

作者

是厂食堂好吧,厂办三楼有个小会议,曾那里跳舞过

脸的美人痣欲

侬勿是讲光仪一楼罗径中试练舞吗?我说练舞非跳舞。

费洛格丝zu2020-04-19 05:29:01

前排左二徐卫青,光电车间的。

十八串章鱼线2020-04-16 20:31:11

小时候去那里的时候被惊到了,洞库船坞,巨大的防爆门,至今记忆深刻。我这辈子,在西沪港的生活对我的人生影响真的是太大了,那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次梦回西沪。前两年我们公司党群来了一个转业军官,东海舰队的,我们办公楼物业,有位管维修的师傅,以前是4805厂的,一聊都惊呼世界太小。

绝情女子愈2020-04-15 07:14:47

竟然看到你重提我的留言了,谢谢!也看到了熟悉的地名:勤丰,山坞,厂址医院。。。。期待后续。。[愉快]

敏感姐拆2020-04-15 06:49:01

真心希望还有五、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