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黄)家塘的记忆(七) —— 说说大榭的几条艇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0-05-07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前 文 回 顾 :

王家塘的记忆(一)

王家塘的记忆(二)

黄家塘的记忆(三)

王(黄)家塘的记忆(四)

王(黄)家塘的记忆 (五)

王(黄)家塘的记忆 (六)


照片上左边这位是我离开黄家塘前修理的潜艇上的航电军士长,多少年过去不知现在可好,哥们现在哪里呢?

黄家塘这个称呼基本都是修艇部队称呼,王家塘也是,而象山当地人最多的叫淡港门,工厂人。咱们修艇部队还有个非常不好听的称呼王八塘呵呵!

 这个都是调皮蛋给起的。工厂在建厂之初已经有了完整的社会体系,五脏俱全,只是火候欠到,子弟学校到了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运转,也不完整,好像从三年级开始的,后来慢慢随着 学生的长大,有了高中,主要是县里高中难考,西周中学也不近,想起西周中学上学的朋友每周自行车来回,还满厉害的,子弟学校教师编制都是工厂职工,那时候想来工厂上班的人不在少数,想来子弟学校教书的也是大有人在,还要有人脉和关系呢!

留言:初中和高中接触过一些同班同学是西沪港和4819的子弟。大部分都跟随父母去新的地方生活了,多年以后都甚少联系。可能三线子弟就跟电影《我十一》和小说中《暗涌》中的贵林一样,成年后大多没有归属感,不属于任何地方。可能只有部分内心特别强大的才能走出自我。

  这个学校学生也有一种优越感,学生绝大部分为工厂子弟。我们都是全国各地来的,看到有个留言提起,这些三线厂孩子长大了缺乏归属感,不知哪里是故乡?哪里是自己的家?心里不落地,还真有点,好多人随着父母漂泊在外多年,后来又远走他乡。偶尔也会感觉和社会有点格格不入。

 厂里有些上海来的孩子有着城市有生俱来的傲气吧,和象山土生土长还是有点差距。气质和谈吐和本地有独到之处,与那些年纪相仿的水兵有共同的语言。然后那些子弟学校后来高中部,职业中学文凭。农村和外面来读高中的开始多了起来。在后来这个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关门大吉了,小学初中高中全部没了,留下的只有那些在此读过书孩子的念想了。

通往学校那条小道好多人都记忆犹新。

今天聊聊大榭几条艇,80年代中期那会学校毕业不久,抱着对社会美好的向往,来到厂里,可惜并非都是美好,厂里停止招工,以为出校门就进厂门的梦灭了,以临时工学徒形式把我们几个高中初中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各个车间,在电工车间空调设备那,学习压缩机工作原理,日常在大坑道分支蹲点。

一天天过得快,这期间县里有招工招干啥的竟然都没去考试,眼光还是短浅了点,梦中想着读大学啥,那时父母也无所谓,我们更没方向,傻等着厂里招工。一等就是三年,这期间心理还是有落差的,一晃而过。拿着微薄的生活费,心里充满了梦想!

进了光仪车间,分配跟着上海902来的师傅学习,上的第一条艇就是大榭岛279艇,军士长姓张,兵姓钱,腼腆的上海兵,接着是那时还属于大榭的256艇,钱后来256艇担任军士长到了西沪港。

248航电军士长叫刘跃,湖南人吃辣的太厉害了,记得修艇期间他家属来队,住在当年木工车间后面靠近淡江的一排小平房里,红砖牛毛毡顶盖瓦,很简易的住房,蹲在地上用煤油炉烧饭、炒菜,烧柴油的,呵呵大家懂,那天正好是午饭时分,就记着生姜炒肉再煮成汤,汤的上面漂着一层生姜片!头一回知道还有这道菜,湘菜一个辣!二个字太辣!

再说253艇的二个航电,军士长江苏人姓王,他老婆来队的时候住在四层水兵楼隔壁的二层楼里,某天骑车路过看到他们搬着木靠背椅在空地里晒太阳,停下聊天很久,开朗的军士长,尽管生活不随所意,但依然坦然面对,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他们可好?说起他就想起了他的兵,一个温州的兵,平时军士长称呼他为师傅,很少让他助修,问起原因他笑道:他是我师傅,不用干活,别给我惹事就好了。

  后来慢慢熟悉了知道这个兵就是个不省心的人,相信拳头里面出政权,战友关系相处的都不错,总是找找领导麻烦啥的!艇长、政委都不在话下,哈哈!那天我随口一说水兵裤挺好看的,他二话没说道:我有条,你等下在我宿舍楼下面山坡等,我拿给你。那天下午真的就拿给我了,水兵裤是二边有扣子中间没有门襟的那种,其实我也穿不上,那时候也怪,要这裤子啥用?

  一别就是几十年, 他们两个都没见到,水兵裤的事情他该早就忘记了。我也忘记了放在那个箱子底部压箱底了呢!

似曾相识的水兵楼

那时候当兵城镇户口服役几年复员回去是有工作分配的,而农村兵相对老实肯干,城市兵也分好几类,他们心里都有本小九九,抱着好好学习好好表现、好好干的兵比较容易管理,部门长、政委操心的少。城市来的兵脑子活,想法各异,有些人难于管理,泡泡病号住住412那还是小菜,别出格就好。

 一些本来就在家不省心的来部队,不留神就给你玩出格的事情来,主要年轻不经事,爱折腾,青春萌动,在这纪律相对严明的部队,总想着冒个尖尖啥的,这号的难管。
有这么几个水兵,他们来自全国各个城市,家庭条件都不错,哥们义气重,任性,凡事先动手再动脑,到了那里,不省心呢,这不,发生了和厂里男青年之间的纠纷。好像是周末舞会引起。
几个和厂里青年关系好水兵预先的得到消息要去惹事,早早脚底抹油溜了,弄得整个黄家塘地震一次。逃跑没参与惹麻烦的回来走在路上熟人遇到,惊奇的说你还敢出来,当心!
咱政委可是真能查,出发点是好的,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总是四处包打听我们的信息,我们觉得是隐私,处处感觉到政委和自己过不去似的,而那时心里想无非就是处分嘛!谁知道回到地方还真是不一样。多少年了心里还过不去政委这道坎,其实生活不容易,不能只靠简单思维和哥们义气干事,那行不通呢。但是政委当时在圆滑一点处理也许可以接受?人无完人,大家都不容易,应该互相理解。
部门长啥的也不容易,比水兵大不了几岁,还得整的像家长似的管这管那,很费心思。老军士长老谋深算、经历多点说的话也许还中听。
现在想想对大家来说也是成长的过程。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历练过的。成长起来才能做老大。
还有一次一不留心跑莲花村又闹了一出,和老百姓的矛盾,整个村子男青年都赶来算账,动静真不小,几个带头的这下子难看了。
只因年少不知事,多年以后回头想想他们一定为自己哥们义气和冲动付出的代价有份后悔吧,青春只有一次,错误不能重来。
  几个当年风云人物,看到王家塘之记忆心绪涌起波澜,好几天没睡好,段段往事涌上心头,五味杂陈,一时间竟然几天没开口。
过去的已经过去,在辉煌也不能重新来过,只能一直向前。时间像一道光,霎间就没了影踪,青春只有一次,我们曾经年轻过,曾经不顾一切的爱过,曾经痛彻心扉后悔过。但都已过眼云烟!罢了!
前 文 回 顾 :

王家塘的记忆(一)

王家塘的记忆(二)

黄家塘的记忆(三)

王(黄)家塘的记忆(四)

王(黄)家塘的记忆 (五)

王(黄)家塘的记忆 (六)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Super丶苏戏go2020-05-07 08:26:53

年少曾经嬉轻狂,不谙世事闹荒唐。 西周莲花留匆影,四八幺九梦一场。赞 8

earth老帝love2020-05-07 08:33:13

听后来战友讲起,254艇几个小伙子闹的动静不小[偷笑]赞 5

诚诚科技网络82020-05-07 09:08:00

感谢作者对当兵人感悟,时光穿梭83年在黄家塘(4819)修艇时间很长(259)对当地风俗略之一二,但记忆深刻是86年在退役之前最后259小保进了船坞,我是负责验收通海阀的,记得哪天在验收前与师傳订下了敲打信号,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正在我脑袋和一只手臂在阀里面观看维修质量霎那间阀曲臂动了,好在我反应迅速不然挂了,出现这个情况最主要没有考虑艇在修理时其它部门也有敲大声音而师傅误认为我的信号。幸亏没出大事不然春节探不了家了!记得在探家出发前还下了一场大雪,在南方难的—见。谢谢作者!赞 4

双子雪琊sunny2020-05-23 11:55:36

怀念战友,怀念那个时代的一切,花草人情。92一272鱼雷兵杨荣利。赞 2

小小小浩子君2020-05-07 14:36:46

我的梦也留在了死不要救了[呲牙][呲牙]赞 2

拾壹从不谈情2020-05-07 11:21:41

文章写得很含蓄,那个年代处置类似事件也只能这样,或者说只能理解吧,这一些情景大多我们都经历过赞 2

vxr999练k0EsO2020-05-07 09:40:47

怎么就没有247的呢?我原来在247艇5年,带过四个徒弟,前面三个都考军校走了,最后一个还是从其他艇调过来的,否则我六年还不能复原回家赞 2

度半房2020-05-26 19:43:45

我好像在4819带过俩徒弟,胡男徒,郑女徒。

木子小娜誉2020-05-26 19:37:13

水兵裤?海军叔叔穿阿姨裤。[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雨酒儿home2020-05-08 13:08:17

那些年我们安心地快乐地在那里挥洒青春,毫不关心了解外面的世界已是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