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中国第二核潜艇厂的前世今生,江州造船厂的兴起与没落

深海蛟龙 2020-05-10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江西瑞昌:

中国第二核潜艇厂的前世今生,

江州造船厂的兴起与没落



1
1985年4月2日,在江西瑞昌的下巢湖,江州造船厂(6214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双体客轮“瑞昌”号举行试航庆典。那天是星期二,江州造船厂子弟学校停课,下巢湖周边中小学也都停课参加试航庆典,瑞昌当地各企事业单位也派出代表见证“瑞昌“号下水试航。
双体客轮“瑞昌”号下水试航
庆典现场锣鼓喧天,彩带飞舞,成千上万只颜色各异的气球漂满天空,礼炮声中,还放飞了许许多多的和平鸽,现场气氛热烈。“瑞昌”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双体客轮,6000马力,1500个床位,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双体客轮。这是6214厂企业史上的高光时刻,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彰显着国营军工企业的辉煌。
然而,20年后,江州造船厂在商品经济浪潮中终因其先天不足,在2005年的冬天宣告破产,同年的11月份,它被一家民营企业收购,成立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公司。
6214厂,是怎样从核潜艇厂一步步变成造船厂的呢?就让小编带着各位朋友,一起走进中国第二核潜艇厂,也就是6214厂的前世今生。

2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前苏联在北方虎视眈眈,美国多次叫嚣从东面海上登陆,于是,小三线国防军工建设如火如荼。江西成为华东“拖不垮打不烂”的战略后方。1969年2月14日,中央军委办事组的一份请示报告提交到毛主席的桌前,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在长江中游,另建一个核潜艇生产基地。” 这是江州造船厂落户江西瑞昌下巢湖的起点。

江西位于华东的战略后方

江州造船厂选址于下巢湖,这和湖的位置不无关系。下巢湖位于江西瑞昌黄金乡,三面环山,北临长江,便于隐蔽,又有利于从长江出海。
1970年2月16日,中央军委造船工业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六机部九江地区建设指挥部成立。同年6月,把指挥部改名为“214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九江地区造船基地建设工作。代号6214应运而生,“6”代指1970年6月正式工作领导小组,“214”就是毛主席批示报告的时间。为了保密,6214厂起初对外称燎原机械厂,后来,又对外改称江州造船厂。
6214厂的第一批建设者里有来自葫芦岛的专家,葫芦岛的渤海造船厂(代号431)是中国第一个核潜艇生产基地。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和武汉的一些潜艇专家,另外,还有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也被集中分配到这里。他们在解放军工程兵的支援下,开始了漫长的潜艇基地修建工作。
3
6214厂各分厂厂址散落于瑞昌黄金乡、码头镇北部一带,厂区大多靠近下巢湖、黄砂一带,而职工生活区、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电影院等大多位于码头镇一带。建设初期,各分厂厂区都在无电无公路的山沟沟,建设者们为了赶工期,步行几十公里,用板车把物资和行李运进工地,做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瑞昌小三线军工企业的布局
施工队伍还没等工地“三通一平”完成就进驻现场,大型设备无法进场,他们就把设备拆成零部件,一个一个搬进去再安装起来使用,没有工具,工人们就自制工具。当中国第二核潜艇厂建设第一次大会战时,由于大型机械和工程车辆不足,大批土建材料积压在码头运不进来,工人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用板车、肩膀、编织袋甚至是脸盆,克服下巢湖吸血虫泛滥的威胁,硬是用几天时间,把十几万吨的材料运到施工现场。
参加6214工程建设的,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单位,人数最多时达3万多人,国家先后拨款2亿多人民币。几座靠水的山体全被掏空,分别建成了山洞车间和总装车间,下巢湖的水道尽头修建了大型的船闸,所有的核潜艇建造准备工作大多完成。
1972年底,由于由于国家财力不足,缩短了基本建设战略,六机部决定缓建6214江州造船厂。到1973年,6214基本完成了国家9409万元基建军工,建设了36.9万平方米的厂房,主要厂房和部分设备也已经安装到位。在最鼎盛的时期,职工最多高达7200人。
但是,如果按照生产第二代核潜艇的要求,6214厂不但需要补充很多工程项目和设备,而且在防止核扩散污染和在长江内解决反应堆实验的安全措施存在问题,投资缺口和技术不足束缚了6214厂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第二核潜艇厂刚刚建好,却面临无法生产核潜艇的尴尬困局。

4
从1975年开始,6214厂自力更生,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先后为军方制造了工程兵特种舟桥,635C海道测量船,”庐山“号举力浮船坞、生产了民用”瑞昌”号双体客轮、5000吨级油轮等产品,引领江州造船厂进入八十年代的辉煌期。
工程兵特种舟桥
1975年,6214厂首次承建的工程兵特种舟桥项目,在特种舟桥各类型号产品上,6214厂获国防工业重大技术进步成果二等奖,全军科研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奖。1982年2月,635c型海道测量船下水进入东海舰队服役,舷号”东测226″。1983年2月第2艘635c海道测量船下水,后进入南海舰队服役,舷号为南测427。
6214厂生产的第2艘635c海道测量船南测427
1984年,6214厂自行设计制造的3400吨级举力浮船坞“庐山”号下水,该浮船坞在1985年荣获船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4月, 6214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双体客轮“瑞昌”号试航,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标志着企业发展进入高潮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际关系急剧缓和,6214厂除了维护海军的老旧潜艇之外军品订单几乎归零,6214厂不等不靠,决意主动寻找商机,拓展民品市场,为外商生产铸铁管和法兰,甚至尝试制造汽车啤酒罐,还试图和德资企业合作生产电站锅炉,但大多不了了之。
现在,这片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的昔日军工厂,已经成为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公司。四十多年前的建设者们在这里洒热血,献青春,用双手双脚建厂房盖宿舍,如今工厂改制,人去楼空,留下一些年迈的老工人和家属,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神秘与辉煌。
文章来源于网络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热情的蔡的欢2020-05-11 07:46:02

所有的已成过往!赞 2

year空患丶2020-05-11 04:33:04

那湖中的莲荷是否还娇颜,那湖岸的厂房是否依然高耸,那湖内陈封的兰鲸如今何在?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