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黄)家塘的记忆(十) —— 说说我们的师傅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0-05-26
军歌嘹亮
阎维文 - 阎维文演唱歌曲精选

 


文 / 海风

今天先说说之前的续八修理计程仪,当年的师傅看到文章感言道:任何工作都要科学管理,按条例、条令规定安全施工,水银是会挥发的!忽视规则,不重视防护,蛮干后患无穷。这教训太深刻了。 

而领导对职工的不能只是看你是否流过汗?身上的油污是否多?艇上跑的勤否?领导的话是否听?需要切实关心解决我们修艇及工作中影响身体健康这方面问题,如水银,四氯化碳,香蕉水、乙醇,油漆等化学品有毒,需要谨慎使用,特别是使用过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否者会有人深受其害。 

不知道现在的维修是否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危险系数,怎么能为我们一线的工作人员保驾护航呢?环保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能让我们提到的这样情况重演!这个真是一个难题奥。 

这里提到四氯化碳,我要更正下之前九江6214厂封潜艇续中提到的清洁仪器触点及接线柱的导电设备中用的清洁液,不是酒精是四氯化碳,酒精易燃。而当时他们厂里把潜艇完全暴露在露天的船排上,没科学施工出了事故,这个前面提到过,然后要求把我们平时清洁常用的酒精(无水乙醇)更换成四氯化碳,香蕉水等等,四氯化碳不易燃,但是极易挥发,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大于酒精,那个师傅就是吸入过量的四氯化碳回家后肝炎复发伤及身体。

 我们的师傅们是70届的上海各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根据当时分配的政策家庭情况、家庭成员、个人申请,经军工单位考核后择优录取。能进这样的企业的也是凤毛麟角。而后历经三年系统的理论培训,学习海军学校的通讯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他们掌握了不少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培训期间需参加出操、上课、晚自习等都以部队作息和纪律管理,周末可以回家,分配各个专业后根据个人悟性,及特装厂的十几年传帮带实战锻炼,虽然是四年中学毕业水平(当时的高中初中合并的,那时口号是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但是各个精明强干,充满豪迈的激情壮志和理想,一个人就顶起半边天。

无线电、雷达等装备是晶体管、电子管为依托,电阻、电容为主,密密麻麻很多块板子组成,故障分析小到某一组中一个整流二极管,一个分压三极管、电子管,细到一张复杂的线路图,我们都要跑的滚瓜烂熟,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故障的产生可根据现象通过线路分析找到故障发生概率点,大家应该记得那被淘汰的电器修理店,好比彩色电视机排故障,那时师傅们在70年代就有比修理彩电还要高超的技术水平。

而航电设备机械、电机类占比高,往往凭着熟悉线路还不能完全胜任,需实战经验、责任感、细心及日积月累才能在修理工作中游刃有余。记得当年我的师傅,为了按部队要求给远航的268艇加装一台备用主电机,自己动手画安装线路图,自己匹配仪器设备性能,改装原来装备仪器线路,一次性安装测试成功。这不是普通工人能做到了,但是他们很多人能。


我为祖国去巡逻

而后我按此线路图也给去巡航南海的272艇加装了一台备用主电机,一次性试车成功,没有奖励、没有荣誉,这是我们的本职。那本画着改装线路图纸本子再也找不到了。

而我的师傅也因为身体原因在39岁的那年撇下年迈的父母,及幼小的儿子,妻子离开人世快30年了。走完了他极其普通的一生,现如今他们上海的家早已拆迁了,再无音讯!又扯远了。 

亲眼见到无线电师傅、雷达师傅排故障,谈笑之间跑线路,厚厚的几本无线电理论知识的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张张图纸,然后找到故障点直接更换一个二极管、三极管。没有过硬得基本功是根本做不到。现在智能时代、集成电路、电脑模块排仪器故障应该比从前方便些。

看着我们的航母出海训练,平时操作海军官兵及庞大的保障群体让我想起这些师傅们,技术水平超过了一般的工程师,排故障解难题信手拈来。 

他们有这样过硬的本事,而待遇仍是普通职工,拿着普通工人的工资,做着只有工程师才能完成的任务,带着一定的风险!最多也就口头表扬下了。觉得是本职工作也没计较。

南海巡航少不了他,远航抢修不能缺他,出海保障不能没有他,但只是拿着餐费补贴,没有啥实在荣誉的编外一个兵!高官厚禄肯定没有他,渐渐的渐行渐远,得过且过了?可是真这样还做不到呢!这是普通军工的真实写照。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人为此奉献呢!想想很崇高,其实很平凡..他们曾经和现在为海军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大好年华和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

我们真的应该爱惜这些技术骨干,完善应有的待遇和保障机制,让他们把自己所有经验转帮带下去,使得国防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的海军保障力量更加壮大,我们海军舰艇走向深蓝,不畏列强更有底气。 

师傅们是出生、成长在上海的本地人,有种浓浓的上海情结,尽管10年以后满怀豪情的打起背包来到黄家塘,但是他们心一直记挂着上海,日思夜想想回去。那时上海的居住条件并不好,有些人家都住亭子间,尽管这样他们也一直努力着回去。赚着不高的工资,都贡献给了宁波到上海得铁路上,还有那曾经热闹非凡的宁波到上海的海轮。有的师傅们在象山安了家。

八十年代末他们陆续通过各种途径辗转返回了上海,很多人才都因为生活和其他原因没在继续为海军舰艇做保障工作,可惜了!


而留在黄家塘的只有他们孩子那些童年的梦想了。师傅们现在大都安好,岁月留下了大家抹不去得从前,和那曾经的广阔无边的蔚蓝大海梦!

1989年师傅们的合影,也许你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熟悉的人

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阎维文 - 红色情歌
前 文 回 顾
王家塘的记忆(一)
王家塘的记忆(二)
黄家塘的记忆(三)
王(黄)家塘的记忆(四)
王(黄)家塘的记忆 (五)
王(黄)家塘的记忆 (六)
王(黄)家塘的记忆(七) —— 说说大榭的几条艇
王(黄)家塘的记忆(八)—— 封艇纪实 续

阅读原文

姐爸人茎痒2020-05-26 19:45:44

哦看到我儿子了,可89年我不在象山,我85年就永远离开了。赞 1

姐爸人茎痒

我是谁不重要,85年前的声呐兵应该都知道我。赞 1

深莫一smile2020-05-26 23:00:25

你想想看,所谓的老师傅,不过就是一群文革时期没怎么读过书的初中生,一毕业就给圈进去了,基本上就是半脱离社会的一群傻子,整天就是学习工作,大多数人都不太计较名利。出了门圈子后真不太适应社会,我太太现在还说我傻呢。赞 1

花期自焚促2020-05-26 22:47:10

啥老师傅呀?那时候就是一群三十来岁手上有点活文革初中毕业生,稍稍远离文革社会活动,定下心学了点东西。离开象山后,靠那点肤浅的技术在社会上当年就混了新长征突击手,现在退休还能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小日子过得还行。[呲牙][呲牙]赞 1

老妞的肥猫会2020-05-26 21:34:13

看照片,现在才发现,年轻时的我还是蛮帅滴。赞 1

go浅唱ai半夏2020-05-26 21:21:32

95年在那小修(扩大)8个月赞 1

暗网未来2020-05-26 19:33:24

那个年月的老师傅一个个都很实诚赞 1

小琪空2020-05-26 19:32:22

89年已经没有我了赞 1

心上人用2020-05-30 15:06:50

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师傅了,所有零件坏了都是换,没有修这一说了。

earth老帝love2020-05-27 07:44:02

3人照片左1是不是北京人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