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他们》 —— 序言

潜艇战友 深海蛟龙 2020-06-16

不 要 忘 记 他 们
—— 记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试验的14位战友
杨 军  杨长松  ◎著

49年前,14名来自常规潜艇部队的年轻士兵,奉命执行了一项挑战人体极限的秘密任务: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14名战士不顾个人安危,以身许国,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为确定中国核潜艇最大远航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他们是中国核潜艇研制过程中的功臣,核潜艇部队不应忘记他们,海军不应忘记他们,国家不应忘记他们。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无名英雄在哪里?为了追忆那段被尘封的历史,有两位年近古稀的潜艇老兵,毅然踏上了寻找当年14位参试战友的路......

全体参试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照片

序 言
海装驻沈阳军事代表局原局长杨长松和海军潜艇学院基础部原主任杨军两位老同志耗时一年半,艰辛地完成了这本纪实性的史料作品。我认为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担任403号核潜艇艇长时,在基地杨玺副司令员率领的由机关、11艇员队及从各艇员队抽组少量精干人员共125人。完成了核潜艇海上首次90昼夜自持力测试,并创造了当时各国一代核潜艇海上航行时间最长世界纪录。我对当年核潜艇自持力考核试验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和全体艇员共同创造的奇迹,至今难以忘怀。虽然陆上的模拟试验与核潜艇实际的长航不尽相同,但看完书稿,我依然被书中的内容所感动。书中描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进行的一次陆上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参加试验的战士们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封闭的模拟潜艇舱室内,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各种困难,勇敢挑战人体耐受力极限,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尔后回到了他们原先服役的潜艇上,服役期满后又退伍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件事过去近半个世纪了,在这期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特别是我们的海军和海军潜艇部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核潜艇长时间在海上巡航、训练和执行战备任务已成常态。核潜艇在海上的自持力到底多大?不是随便定的,是要有科学依据的。它是由核潜艇设计和建造部门经过细致的论证计算和无数次的测试,(包括陆上模式反应堆试验),并参考国外核潜艇使用经验后,综合各种因素确定的。其中,海军医学研究所牵头进行的陆上模拟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对确定核潜艇最大自持力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书使我详细了解,当时抽调常规潜艇和核潜艇艇员在陆地上模拟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此类试验先后进行过三次,其中两次90昼夜,一次120昼夜。这三次试验提供了大量科学的人体耐受力数据,也最终为核潜艇研制部门确定核潜艇的最大自持力为90昼夜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三次人体耐受力试验,在海军核潜艇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可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因各种原因未被引起重视,现在由杨长松、杨军两位潜艇老兵重新系统整理,这是好事。
杨长松、杨军两位同志都曾经在潜艇二支队117潜艇上工作过,他们感到所有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战士都是很了不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他们的三次陆上耐受力试验,才有了后来的核潜艇海上实际自持力试验的90昼夜。所以,他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个有重要意义的试验,进行梳理,并加以宣传,使之作为核潜艇发展过程中的一段重要历史记录下来。所以两位潜艇老兵不顾年近七旬且身体有病,决定自费追寻当年组织试验的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和参加120昼夜试验的14名战友,他们走遍江苏、上海、天津、辽宁、河南等省、市。他们的精神和行动令人感动。
他们寻访的14位参试战友(有2位已去世)。当年都是年轻的潜艇兵,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最后他们退伍回乡,默默无闻地度过了自己的壮年、中年。今至晩年,他们中的多数人积、劳成疾,有的生活还比较拮据,但他们谁都没有因为自己当年参加过如此重要的试验而向组织和当地政府提任何要求。这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不给国家、政府增添麻烦的精神令人起敬。
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看完书稿,使我更加深了对我军为什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这一发展过程的理解,那就是我们每个军人只要始终牢记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这个信念,对于我们每个军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永远坚持和发扬。
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当今从事核潜艇工作的人更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当年参加耐受力试验的全体同志,面对党交给的任务,无论多么艰巨、困难多大,都勇于去承担、坚决去完成。他们把党的事业、军队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在困难面前,从不动摇、从不退缩过。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去书写自己的人生。正如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所说: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听党指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我们这个新的时代每个军人所必须坚持的。
二是要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们军人的血性胆魄。战争年代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和平年代同样需要发扬这种精神。我们参加试验的这些同志,当年都是二+岁出头的年轻战士,他们入伍才一两年,组织上决定他们去参加试验,他们没有一人因害怕试验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而退缩;在试验过程中面对高温、高湿、高噪音、有害气体等恶劣环境,面对枯燥的日曰夜夜,面对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以致最后耐受力到了极限,谁都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更没有人自己提出中途退出。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是军人特有也必须有的无畏与血性。
三是要坚持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军人无论战时或平时,都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吃苦,意味着奉献。所有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同志,充分展现了他们为海军核潜艇事业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坚持和弘扬这种精神。当年,这些参试军人每个月只拿着几元的津贴,没有一分钱的补贴,谁都没有提过这方面的要求,甚至连想都没想过。完成试验后几十年,默默无闻,有困难也不向组织和国家伸手。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把国家、军队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真正的革命军人。
自1954年6月19日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建立到今天,已经66年了。海军潜艇部队建设不断发展壮大,而今已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新型的常规潜艇、核潜艇不断加入人民海军的行列。在海军潜艇走向深蓝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海军
潜艇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一代又一代的潜艇人,没有他们的奠基、没有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海军潜艇部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一个水平。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改善退役军人的生活条件,退役军人在社会上越来越被受到尊重!希望有关部门对书中的困难同志给予必要的关照,让他们晚年安度的更好!
向所有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战友致敬!
向所有为人民海军潜艇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兵们致敬!
2019年12月31曰
(孙建国:原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海军上将。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阅读原文

看透你也恨假2020-06-17 16:38:13

国家应尽快给潜艇老兵发放慰问金,老兵等不起!现实就是如此,不少老兵!己过,国家应该关爱这些人老兵身体受到伤害,赞 9

曲终人瘦柒2020-06-17 12:48:22

向老战友们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赞 9

佳尔的老巢2020-06-17 12:32:04

同舟共济水下九十昼夜的403孙建国艇长好 长航的所以战友好 [强][握手]赞 8

可爱小老虎o2020-06-17 22:31:36

当年,你我伴随“33”型中型鱼雷常规潜艇,捍卫祖国万里海疆,虽然33型装备落后。但是我们没有怨言,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我们以坚强的意志,爱家爱国的情怀,击碎了“台独”的痴心妄想。赞 7

屈服于快乐俏2020-06-18 10:37:32

孙建国艇长说的很好·很实际·重点要落实·退伍军人事务部要重视·要向国家反映!赞 4

花絮无情粟2020-06-22 18:25:47

孙建国艇长了不起的九十昼亱的长航,伟大的壮举。赞 3

乃叔锋2020-07-14 15:01:07

向舰艇老兵致敬!赞 2

放松骨灰2020-07-27 08:30:56

我有幸参加核潜艇90昼夜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参加试验的125位战友中已经有8位战友早逝,他们是杨玺、刘绍田、张志斌、汪凤义、李兰平、赵全营、吴建荣、谷凤山。我深切怀念早逝的战友,祝愿健在的战友安康。赞 1

任玓小孩慎2020-07-24 08:38:55

09人都是好样的,09精神永远传承下一代潜艇人赞 1

苏苏苏苏乐岸2020-09-08 09:48:48

删除8 给14位老军人,默默付出的老英雄们致敬!愿你们身体健康最最骄傲的是我很幸运有一位无名英雄老爸,老爸,您是我们全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