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题材小说:《从海底出击》第三十四章、冒险救援

潜艇战友 深海蛟龙 2020-06-25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从 海 底 出 击
李忠效 著

第三十四 冒险救援 

救生船的船体庞大,从吃水线到主甲板就有5米多高。李显武和唐东风正在指挥潜水员进行水下操作。叶嘉栋和李正文站在甲板上朝海面观望。

甲板上人很多,在正式打捞工作没有开始之前,别的人有劲使不上,便都聚在甲板上看光景。

“你们看那是什么?”有人大声叫道。

“是人!”叶嘉栋说。他立刻越过栏杆,纵身跳入水中。李正文也跟着跳了下去。另有几个水兵也跳了下去。只用了几分钟,大家便把不省人事的安占军救上船,并送进了加压舱。

经过医务人员的加压抢救,安占军很快苏醒过来,他挣扎着大声叫道:“停止气割!赶快停止……”

医务人员扶他躺好,把电话交给他,让他与在加压舱外的首长通话。当他报告完水下的情况,知道潜水员已经停止了气割,他便瘫在床上,很快就沉沉地睡着了。在水下,船钟坏了,手表也因进水停了摆,他已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实际上,他已经5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

在安占军进入加压舱里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小林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

据安占军介绍,小林是因为心理恐惧,不敢爬发射管,现在他一人在里面,就更不敢爬了。援救指挥部认为,必须派潜水员进去做他的思想工作,排除他的恐惧心理。

可是,自潜艇诞生之日起,水下逃生都是从艇里往外面爬,从没听说有从外面往里面爬的。潜水员们的所有训练都是在外面接应逃生人员,从没有爬发射管进去救人的。

小林是个例外。他宁愿死在艇里面也不愿死在发射管里。这种情况大概属于百年不遇。

参谋长问唐东风:“派谁第一个下去呢?”

“我。”李显武当仁不让地说。

“不行,你个头太大,再戴上呼吸器,在里面活动不开。”唐东风第一个反对。“还是我下吧。”

“不行,你得在上面负责指挥。”李显武说,“我比你们熟悉潜艇。还是我先下。”

参谋长说:“你们俩都不行。小唐要指挥,小李块儿太大。我的意见还是选个瘦小的潜水员。”

“首长,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小林弄出来。小林个子很高,瘦小的人整不了他。”李显武说。

“怎么个整法?他要是不愿出来,你还能把他绑出来?”参谋长说。

“也不排除使用这种手段。”

“还是要尽可能说服他。过激的行为容易发生意外。”

“到时候我会见机行事的。”李显武说。

唐东风奇怪地看看参谋长,又看看李显武:“什么时候定你了?”

李显武狡黠地嘿嘿一笑:“我比鱼雷的块头小多了,鱼雷能进能出,我就能进能出。是不是参谋长?”

参谋长想了想说:“第一个进艇的人,情况不明,危险性比较大,你们要好好研究一下,要做好各种处置紧急情况的预案。”

李显武说:“你放心吧,参谋长。”

李显武与唐东风和潜水中队的人仔细研究了细节问题,规定出水的时间,又把拉绳信号演练了一遍。

李显武下水之前,唐东风看着他那虎背熊腰的身材,再套上呼吸器,更显得臃肿不堪。对他开玩笑说:“我担心你会被卡在发射管里。”

李显武说:“那你们一定要使劲把我拖出来。我可不想死得这么窝囊。”

李显武入水以后,很块就潜到了潜艇的发射管出口。他拉了两下拴在腰上的信号绳:准备进艇。

水上用力拉了两下:可以进艇。

李显武弯下身子,开始往艇里钻。刚钻进半个身子,他就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呼吸器的气囊充进氧气之后,他在发射管里的活动空间真的太小了。而发射管里除了鱼雷的滑轨和几块锌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抓,爬起来很困难。这时他灵机一动,把呼吸器卸下来,放在发射管里,一边爬,一边往前推。卸下呼吸器之后,他感觉活动空间大多了。

海水很凉,李显武却感到尼龙潜水衣里面出了汗。8米长的发射管,感觉像爬了80米那么远。他好不容易爬出发射管,从水里钻出来,眼前一片漆黑。他摘下面罩,迫不及待地喊道:“小林!你在哪里?”舱内烟雾很大,呛得他咳嗽了两声,连忙又把潜水面罩戴上了。

“我在这!”小林应道。像是从地狱里发出的幽幽的声音。

李显武连忙掏出手电筒,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照了照,发现小林缩在5号和6号发射管中间,屁股坐在6号发射管上,脚蹬着5号发射管。海水就要淹到他的屁股了。小林没戴防毒面具,显然他已经适应了那些烟雾。

小林用手挡住手电光,说:“手电太亮了,我眼睛受不了。”

李显武这才意识到,在黑暗中时间过长的人,是受不了强光刺激的,连忙把手电筒关了。他摸出一根荧光管,折断里面的玻璃管,晃了晃,马上有荧光亮起来。他凑近小林,自我介绍说:“我叫李显武,支队潜水班的。你认识我么?”

“认识。”

“你怎么样?”

“还行。”

李显武听他的声音有点鼻子发齉,就问:“你是不是感冒了?”

“有点。”

李显武闻到舱室里有一种刺鼻的怪味,问道:“什么味,这么难闻?”

“汽焊烧的。”

李显武借此机会向小林宣传这种有毒气体的危害,劝他赶快出艇。李显武还用保温杯给他带来了麦乳精,小林趁热喝了,说感觉很好。

李显武渐渐适应了艇内的空气,尝试着把面罩摘了。这样说话更方便些。

“你一定饿坏了。我这里有面包和巧克力。”

“不想吃。”

“上面给你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要不等上去再吃?”

小林叹了口气。因为舱室非常安静,这一声叹息就显得很重。

“海军首长、舰队首长都很关心你。让我传达对你的问候……”

小林问他什么时候能打捞潜艇,他说,短时间内还浮不了。上面风浪海流很大,不好作业。你可能不知道,打捞潜艇是个很复杂的工程,要把大浮桶注满水,沉到海里,固定到潜艇上。风浪大海流大就不好固定。如果想等浮艇的时候一起浮上去,危险更大。

“为什么?”小林问。

“你想啊,现在潜艇里水都快灌满了,浮艇的时候,那些浮桶,不可能保证同时上浮,不论哪一个浮桶先浮上去,都会影响艇体的平衡。舱室里海水前后左右一晃荡,还不把你晃到水里淹死了?”

小林不说话了,显然是在做思想斗争,权衡利弊。李显武也不催他。他需要慢慢消化那些道理。

李显武腰上的信号绳动了两下,是守候在发射管外面的潜水员在问他“情况怎样”。他回了两下:情况良好。

“我们班长他们都好么?”小林问。

“都好。前边几个已经转到陆地医院去了。”李显武没有告诉他有关细节,更不能告诉他其中二人出现的险情,那样会增加他的恐惧。

“他们真的很好?”

“当然,有必要骗你么?你看,切割固壳已经停了,是你们班长让停的,也是他要求派人下来协助你。要是他出了问题,这些情况谁能知道?”

小林又不吭气了。

信号绳又动了三下:请尽快出艇。

李显武估计,规定的时间到了,就回了一下信号:明白。

“外面在催了,你下来,我帮你出去。”李显武说。

小林没动。

李显武有些着急:“你下来呀!”

小林说:“我现在身上一点劲儿也没有……”

“没关系,我有绳子,让他们把你拖出去。潜水员就在发射管外面。”

“我咬不住呼吸器……”

这是李显武没有想到的,但他还是鼓动他说:“你还没试呢,怎么就知道咬不住?”

小林不耐烦地说:“我牙没劲,我知道!”

李显武火了:“你在下面待的时间越长越没劲!我告诉你小林,医生说了,在高压潮湿黑暗的环境中待时间长了,人就废了。再过两天,就是把你拖上去,也会落一身病,一辈子受罪!”

“那我就死在这里好了!”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出息!你还是个爷们儿么?你裤裆里的东西叫耗子吃了?我还没见过你这么没血性的男人!我下来救你,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你知道么?你要是个男人就给我下来!”

小林终于受了刺激,在微弱的荧光中,李显武看见他的身子动了动,像是怕掉进水里。李显武马上凑上去,抓住了他的手。他的手很凉,李显武像抓了一条蛇。

“你靠着我,不要怕。我给你把绳子拴腰上。”

小林浑身都在抖,不知是冷还是恐惧。

李显武把一套好的呼吸器给他穿在身上,又让他试试呼吸器咬嘴:“怎么样?”“还行。”

“就是嘛!你自己供一下气。”

小林按了供气阀,没有声音,但是氧气已经供入呼吸气囊。李显武给他把面罩戴上,然后让他吸气呼气,他呼气的时候,面罩上的小尾巴发出欢快的“啪啪啪”的响声。李显武在小林面前竖起大拇指,鼓励他道:“很好!你在前面,我在后面,来!”

李显武拉着小林的手,准备让他从4号发射管爬出去。3号和4号发射管已经没入水中,需要先潜水才能爬进发射管。就在要潜入水中的那一刻,小林突然把面罩摘了下来。

“怎么了?”李显武问。

“我的呼吸器不好使。”

“刚才不是试过了么?怎么又不好使了?”李显武按了下供气阀,能感觉到供气进气囊,“这不是很好么?”

“我喘不上来气。”

“气囊里有氧气,怎么会喘不上来气?”

“我不想上去了……”

在小林准备出水的时候,李显武已经发出了信号:准备出水。过了好半天没动静,外面潜水员着急了,来信号问怎么回事。这种联络信号规定的内容比较简单,就那么几种,稍微复杂一点就无法表达了。小林临时改变主意,寻找理由不想出去,这种内容用信号绳是绝对说不清楚的,李显武只能回答:情况有变。

外面接应的潜水员以为发生了意外,就使劲拽。绳子一拉紧,想再发信号都难了。李显武只好对小林说:“我现在要出去了,你上到发射管顶上等着,我们还会再来救你。”

小林说:“我冷,给我送件防寒服,还有热水。”

 

原先规定的潜水时间是20分钟,李显武不知不觉就在水下待了40分钟。这也是接应他的潜水员使劲拽他的原因之一。时间长了容易发生事故。

李显武出水以后,马上被送进加压舱。他在被加压治疗的同时,用电话向领导汇报情况。

“小林怎么样?”

“他神志清醒,患有轻感冒,要防寒服,要热水。”

“他为什么不上来?”

李显武一想起小林怕潜水的那个德行,气就不打一处来,真想说:这个混蛋他怕死!但话到嘴边,又变得平和了:“他对潜水有点恐惧。本来都把他劝到发射管边上了,他又临时退缩了。”

潜水医生在旁边忿忿地说:“让这么多人为他冒险,他这不是混蛋么!”

海上救援指挥部再次开会研究对小林的救援问题。廉仲方点名让李正文参加。李正文介绍说,他从小林原来在潜校学习时的潜水教员那里了解到,小林当年在潜校学习,是潜水成绩最差的学员之一,而且他在第一次潜水时就出现过意外。

“什么意外?”廉仲方问?

“短时间的休克。很可能就是这次经历导致他对潜水产生恐惧。据说他最后的潜水成绩是‘勉强及格’。”

“勉强及格?实际上就是不及格!这样的学员还让他毕业上艇,这不是给部队添乱么?”一位专家说。

廉仲方瞪了专家一眼,严肃地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把人救上来!根据李显武介绍的情况,大家谈谈看,还有什么好办法。”

李正文要求下去试试,他的理由是:我们是一个艇的,他可能会信任我,也许可以帮助他克服恐惧心理。叶嘉栋也要求下水,他说他可以协助李正文说服小林。实际上他是不甘心落在李正文后面。

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有病乱投医,谁也不知道哪副药会对小林起作用。指挥部领导经过认真考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可是大家都忽视了一点,小林的心理问题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的,并不是谁和他熟悉他就信任谁。

李正文和叶嘉栋分别从3号和4号发射管爬了进去。他们给小林带了感冒药、热麦乳精和防寒服等物品。

小林还蜷曲在5号和6号发射管上面,身上湿淋淋的。他看到李正文和叶嘉栋进来了,显得很高兴。李正文把防寒服从密封的塑料袋里掏出来,给小林披在身上,又让他喝热麦乳精,吃了感冒药。

潜艇里很黑,小林不让开手电和失事照明灯,在荧光管微弱的光亮里,叶嘉栋看不清小林的脸。从他的声音中可以听出,他的身体很虚弱,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

“小林,你现在感觉怎样?”叶嘉栋问。

“你说呢?明知故问!”小林声音怪怪地说。

“小林,你怎能这么说话?叶参谋也是冒着生命危险下来救你的!”李正文严肃地说。

叶嘉栋为了和小林套近乎,就和声悦色地说:“小林,我们都很同情你,听说你在潜校学潜水的时候出过险情……”

“就怪那个王八蛋教员,我都休克了他还让我潜水及格!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呜――”小林说着哭起来。

叶嘉栋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行了!哭什么哭?没出息!”李正文生气地大声吼道,“我们下来是为了救你,你对谁有什么意见,上去以后再说!”

“我不上去!”小林停止哭泣,气急败坏地说。

叶嘉栋也火了:“你这人怎么这样混呢?多少人在上面为你着急,你却在这里怨天尤人!”

小林说:“对不起,我知道你们下来一次很危险,就不麻烦你们了。请你转告各级首长,我谢谢他们。”

“你什么意思?”李正文问。

“我真的不想上去了。”

“你在下面等死啊?真没见过你这样的熊兵!”李正文气愤地说。

“少废话,下来,跟我走!”叶嘉栋说。

可是小林就是不下来。外面接应的潜水员几次拉信号绳,叶嘉栋和李正文都置之不理。他们觉得好不容易进来一趟,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小林弄出去。他们又费了很多口舌,连哄带骂,终于把林小继从发射管上弄下来。但是林小继一戴上呼吸器,毛病又来了。不是说呼吸器不好使,就是说没有力气按供气阀。

李正文对叶嘉栋说:“如果不是要爬那8米长的发射管,我就会用塑料袋往小林头上一套,硬把他拖进去。”

叶嘉栋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提醒李正文,已经超过规定时间一倍以上,外面催得又急,首长一定非常担心,还是先上去向首长汇报情况,再另做打算。李正文别无他计,只好遗憾地和叶嘉栋原路返回。

指挥部领导同志刚才已经达成共识:对小林的救援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准备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如果他仍然不肯上来,只好放弃。等打捞潜艇时再说了。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再损兵折将。

叶嘉栋根据李正文的设想,提出四条建议:一是用大型塑料袋套在小林身上,外面包一层帆布,系上绳子拖出来;二是制作一个大小适宜的铁筒,将人装进去往外拖;三是对28型呼吸器进行改装,简化操作又不会呛水;四是给林小继戴上呼吸器后,继续对潜艇固壳进行切割开洞,然后将他从开口处弄出来。

指挥部经过认真研究,认为第一项建议没有供气系统,安全性差,不宜采纳。第四项建议实施起来时间长,危险大,不宜采纳。第二和第三项建议可以合并使用,即改装呼吸器,避免操作上的复杂,然后将林小继安放到铁筒里,用最快的时间拖出来。

但是,这还必须要有小林的配合才行。

叶嘉栋说:“成败在此一举。我希望首长批准我的请求,让我下去试试。”

李正文说:“这次让我来协助他吧!”

参谋长盯着叶嘉栋和李正文看了几秒钟,说:“你们刚才体力消耗太大,我担心你们的身体受不了。还是让别人下吧。”

李正文说:“没关系,准备器材还需要时间,我们抓紧时间休息,这次下去,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我们熟悉情况,还是让我们下吧!”

参谋长对廉仲方说:“老廉,你什么意见?”

“就让他们下吧。”

参谋长对唐东风和李显武说:“你们要做好接应!”

“是!”唐东风和李显武齐声回答。

在叶嘉栋和李正文准备再次下水的时候,一个从机关刚刚上船来的年轻参谋交给叶嘉栋和李正文每人一封信,并且带着一脸暧昧的表情。两人看过信,对视了一下,都笑了。

“水韵兰写来的?”李正文问。

“闪红霞写来的?”叶嘉栋问。

李正文把手里的信递给叶嘉栋看,叶嘉栋也把手里的信递给李正文看。两个女人都急疯了。两个男人却把她们的来信当成消遣互相交换。

两人看完信,又交还对方。李正文把信撕成碎片,手一扬,碎纸像雪片一扬飘向大海。

“怎么撕了?”叶嘉栋问。

“扰乱军心。”李正文说。

接着,叶嘉栋也把信撕了,撒了雪片。

“你怎么也撕了?”李正文问。

“稳定军心。”叶嘉栋说。

“这年头,能把扰乱军心的信送到作战前线来,看来都非等闲之辈啊!”李正文说。

“看闪红霞的信,好像你们闹矛盾了?”

“我们已经吹了。”

“为什么?”

“我不太喜欢她的行事风格。”

“就因为她没有对你说实话?”

“有这个成分吧。”

  李显武跑来通知他们,救生器材准备好了,让他们去看看。他们看了,觉得可以,于是抓紧时间下潜救人。

下水之前,参谋长握着他们的手郑重嘱咐道:“如果能把小林救上来更好,如果有困难,坚决放弃。你们一定要安全地回来。不准超过规定时间。接到信号,立即出水!”

叶嘉栋和李正文庄重地点点头。



潜水梯缓缓地降下去了。叶嘉栋和李正文渐渐没入水中。参谋长与廉仲方一直扶着船舷边的栏杆看着他们。

随着下潜深度的变化,海水也在叶嘉栋和李正文的眼前不断地变幻着颜色:湛蓝……浅蓝……深绿……墨绿……

进入发射管,又是一段艰难的旅程。第一次进来的时候,叶嘉栋感觉不是很吃力,第二次进来,就觉得吃力多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到头了!于是他心中立刻涌起一阵欣喜。他双手扒住发射管的边缘,用力向前一冲,上半身便像弹簧一样探出发射管。

几乎与此同时,李正文也从发射管里钻了出来。

“小林!”叶嘉栋一露出水面,立刻把呼吸器的开关转向通大气位置,松开胶嘴大声叫起来。

“我在这里!”小林在黑暗中应答。

叶嘉栋举起一支荧光管,辨别了一下方向,发现海水已经淹到了5号和6号发射管的下边缘了,最上一层雷架已经没入水中,水面上漂了许多油乎乎的脏东西,他把漂浮物往旁边划了划,攀在发射管上四处张望。荧光管亮度有限,他还没有看见小林。

“你在哪?”叶嘉栋问。

“我在这……你是谁?”小林的声音有些激动。

叶嘉栋循声把荧光管往两个发射管中间探了探,这时才发现,小林正佝偻着身子,像个耗子一样缩在5号和6号发射管之间的一个角落里。叶嘉栋不由得一阵心酸。这些天,他就是这么佝偻着身子熬过来的!

“小林,我是叶参谋。你怎么样?”他想把面罩摘下来,让小林看看他,可是两只手都空不出来。

“叶参谋,我……”小林的声音哽咽了。听得出,他的心情很激动,但是他坐在那里没敢动弹,一动就会滑入水中。

叶嘉栋向前凑了凑,举起荧光管,他想好好看看小林。可是小林眼睛怕光,他用手挡住了眼睛。叶嘉栋只看见了他的半拉脸。那是一张多么可怕的脸啊:皮包骨头,涂了铅粉一样铁青。

“小林,我和李航海长给你带来了新设备。”

“我现在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小林声调有几分悲哀。

“没关系,我们帮助你。”

“不行,我的牙都木了,咬不住呼吸器……”

叶嘉栋拿过李正文手里的呼吸器说:“你看,我们专门为你改造了一个新型的呼吸器,不用咬嘴,只要往头上一戴就行了。连氧气瓶也不用带,我们弄了一根长管子,一直通到上面。我们还给你准备了一个铁筒,往上一躺,就能把你拖出去。来,你下来试试吧。”

小林没有任何反应,仍然木讷地佝偻在那里,像在想什么心事。

“小林,你怎么不下来?”

“叶参谋,我没脸上去……”

叶嘉栋没想到小林会冒出这样的念头。一个懦弱的人居然还会在苟且偷生之时想到某种自尊。“不会有人耻笑你的,现在大家都很同情你。你已经创造了在水下高压环境中生存的新纪录,没准还会成为科学家研究的对象呢!”

小林不吭声了。

叶嘉栋在思索怎么进一步劝导小林。这时,他感到腰上的信号绳动了一下。是潜水员发来的信号:出水的时间到了。

李正文也接到了信号,他轻轻捅了叶嘉栋一下。

“小林,你怎么不说话?”叶嘉栋没有理会李正文的提醒。

“我现在上去,不死也是残废……”

“那就不上去了?”

“一个残废人,上去还有什么作用!”小林忽然发起脾气。

小林一人在水下这么长时间,精神没有失常已经很不容易,有点情绪波动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叶嘉栋仍然耐心地说:“就是你真的残废了,也会对社会有用的……”

“得了,不用骗我了!我只能给人添麻烦,让人讨厌……呜……”小林一边哭着说,“我不上去了,你叫人给我送点毒药来吧……”

这下可把叶嘉栋弄得没了主意。

李正文忽然灵机一动,对小林说:“小林,部队已经给你家去了电报,你父母明天就到了。你是他们的小儿子,父母最喜欢你,难道你就不想好好活着见见他们么?如果你死了,你父母会怎样?你就一点不可怜两位老人家?说不定他们一伤心,一口气上不来就过去了。”

小林听了这话,哭得更伤心了。

叶嘉栋感到腰上的信号绳又动了一下。外面又在催他们出水。

李正文看看手腕上带夜光的潜水表,用力捅了一下叶嘉栋,小声说:“出水时间到了。”

“小林,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不孝顺的儿子!”叶嘉栋说,“你今天不走,我也不上去了!我怕你父母怪罪我。”

“别……”

“为什么别?”

“不怪你,怪我自己……”

“那你就下来,我们一起走!”

小林沉默了。叶嘉栋在等待。时间在悄悄地流逝。小林仍无反应。

李正文小声对叶嘉栋说:“这样等不行,把他拉下来!”

就在这时,小林的脚终于动了一下。叶嘉栋赶忙安慰他:“别怕,我在下面扶着你。”

费了好大劲,小林终于从发射管上下来了。叶嘉栋用肩膀架着他。此刻小林仿佛只有几十斤重……

小林的四肢已有些僵硬,在李正文的帮助下,叶嘉栋给小林套上了特制的呼吸器。这次,只要给他套上呼吸器,就是他再反悔也没用了。

叶嘉栋腰上的信号绳猛烈动了几下,这是紧急出水的命令。他和李正文一起,把林小继塞进发射管。小林挣扎着似乎又想退缩,可是已经由不得他了。

小林被拉走以后,叶嘉栋和李正文高兴地击了一下掌,然后分别钻进发射管。

潜艇里,死一样的宁静,墨一样的黑暗。只有叶嘉栋弃在发射管上的那支拇指粗的荧光管,孤零零地在那里放着绿幽幽的微光……

---END---

前 文 回 顾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空虚摆2020-06-25 13:15:11

终于有人记起了210事件,我是小郭,有同艇战友吗?潜艇沉没555也是描述的这个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