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黄)家塘的记忆(十二) —— 说说当年的那些大学生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0-06-25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王(黄)家塘的记忆(十二) 
 —— 说说当年的那些大学生

文 / 海风

简单再说说师傅们,改革大潮席卷全国时候,那时走私电视、双卡录音机,单卡放音机流行全国,横扫上海滩。

黄家塘也赶了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香港许文强的电视剧《上海滩》红遍全国的时候,黄家塘在上海滩弄了几个第三产业,黄家塘还是比较会赶时髦,先拆船,又轧钢,接着跑上海滩发展了,弄活了一批人,折腾不少人,眼红了好多人,大家翘首企盼能想法回大上海去,光仪车间有得天独厚条件,懂电器会修理、又是上海人,适合三产发展,这样第一梯队人员就有不少他们。

虽然黄家塘远离上海,在偏僻交通不便的角落,但是这里的人的故乡好像都是上海了,官方语言上海话,流行服装上海式样,阿拉,阿拉,盛行。就连我们这些故乡非上海人,也想着和上海的搭上一点边。

谁还记得淮海路口的音像商店,现在过眼云烟早已不复存在。那时我去过几次,当初那个10几平方米的小店,卖着最流行的歌曲磁带,单卡录音机,小小的店面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几个营业员是黄家塘的和其他三线厂的职工,能到那里工作也算是能人了,哈哈!

更能的人弄到时兴时髦的东西,在上海大世界赚一把!浦东大道有个黄家塘的三产小工厂从前也是红红火火惹的我们这些乡下人眼馋,一些和上海有点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总是想尽办法挤上了开往上海的浦东小工厂的班车,单纯的我们做上海人的梦,就从那里开始了。

能力强的单挑独干了,有从那个小工厂分离开了,自己走过了艰苦的创业的道路,也有独自为他们跑业务的,前进的途中充满着不容易!其中的艰辛冷暖自知啊!真不如有个强大的国企做靠山来的实在,混日子来的舒服,但是无奈无怨也无悔。有得也有失。。而这一切都随着时代的变迁烟消云散,渐渐也看破红尘了。

林林总总过眼云烟一晃就是几十年。这期间生活起起伏伏,很多同伴和师傅们都散落在上海的大世界里。洗尽铅华他们都是平淡无奇,过着普通的日子,鲜有联络,还有几个师傅辗转回到702厂、902厂,继续做着为海军舰艇保驾护航工作直至退休。

而黄家塘人期盼回上海的心是那么永远的不会改变。这种源远流长的情愫不知持续了多少年,而我们的父母辈也把能到上海生活作为人生目标和追求了,以至于坚定不移的做着上海梦,虽终究还是异乡客!但是他们始终信念不移。

我们三线厂的人不知故乡到底是哪里?不知故土为何方?一阵风象蒲公英一样,飘落在异乡便在那里扎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就如同现在的我们。那曾经环绕在父辈梦境中的故乡只是那个很难寻找的地方了! 

在来聊聊当年厂里分配来的大学生,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西北电子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在称东南大学)等等有名学府的大学生,他们来到黄家塘。那时候八十、九十年代考上大学毕业后工作是有分配,在崇尚科学的年代,很多人学的是工科,抱着美好的愿望和雄心壮志分配到了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理想太遥远,现实太骨感。(现在人多了份实际和浮躁,考上大学专业都是和现实关联的东西,如建筑、会计、行政管理、设计等等,想法和从前崇尚科技兴国的时代大不一样了)


那时的他们整天时不时被催背着挎包带着万用表到艇上排雷达、声呐、导航故障,这和当时在学校时候的理想差太远了。那些理论知识放在实践里也没有悟出什么真理,还处处感觉到大材小用。
平凡的工作中看不到美好的前景,多了点沮丧。也为自己的未来着实捏把汗。也有扎下了好好干的,然而广东的魅力终于超越三线厂的底线,这不!也远走他乡,而我们再聚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想起了当年分来厂里电工车间,那个很哥们义气的大学生哥哥,这湖北的哥哥一走便无音讯。希望在他乡过得好!
已经废弃的山上的宿舍
曾经某人在这里养鹌鹑
这和家乡比起来缺乏是亲情和同学的帮衬。和热火朝天的改革前沿广东比这里缺乏朝气和前途,这里小三线厂,当年交通太不方便,回一趟家要辗转多地,住在厂办边上的单身宿舍里,吃饭大食堂,工作一线!难忘思乡情,与自己大学时期美好愿望相差甚远。得到的和收入都让他们感觉失落。
曾经是厂里蒸饭的地方
旁边是通往食堂的一条路

还好闷闷的日子里有一群同样年纪的同事,大家一起无拘无束在工作之余相处轻松快乐如同兄弟姐妹。谁还记得那条大狼狗,伙食费比我们还高,谁还记得被他跟着吓破了胆的我们,谁还记得那满院子桃树,春天桃花开朵朵开,那青涩得桃子美味而令人回味,摘上一碗美滋滋的分享。大学生们的家不在当地,承担了单位的夜里值班任务,二人一组自由搭配,偌大的单位晚上寂静有着一条狼狗陪伴壮胆。一个自制的电炉便是厨房必须品,一张桌子就是案板,我们自给自足,买菜烧饭聚餐打牌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有几个大学生想着在此成个家,而年纪到了该稳定下来的时候了,可是黄家塘的现状就是女少男多,加上有部队帅哥群体,好像找个对象啥的也不简单了。小草、小花都向往着外面世界的精彩。
他们在那个年代的学识广,外出培训少不了他们,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后,心就越来越远离,有的人考研、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回到了故乡。
想起那个祖籍江苏却远去新疆的大学生临走的那天晚上失落,想起一起去海边野餐,想起在他们宿舍打牌聚餐,自己买菜包饺子,想起那天晚上有个人发烧不敢自己去医院,那时夜黑风高没有路灯,走在黑漆漆的山路弯弯的男孩,我和朋友一起陪他走夜路,他披着一条毛巾被,还很浪漫的他们,想起那一段段吵吵闹闹热闹的日子及朦胧的感情过后,都一去不在回头!!
  若干年后知道那个西军电毕业的高材生的竟然到了加拿大开餐馆,再无联络,看样子学啥不重要,过好日子才是真理啊!过了那么多年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原来不是一道坎,是千山万水。
  这就是平常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生活,这就是现实的日子。每每想起这些不免有些惆怅了!
前 文 回 顾

王家塘的记忆(一)

王家塘的记忆(二)

黄家塘的记忆(三)

王(黄)家塘的记忆(四)

王(黄)家塘的记忆 (五)

王(黄)家塘的记忆 (六)

王(黄)家塘的记忆(七) —— 说说大榭的几条艇

王(黄)家塘的记忆(八)—— 封艇纪实 续

王(黄)家塘的记忆(九)—— 怀念刘祖斌

王(黄)家塘的记忆(十) —— 说说我们的师傅

王(黄)家塘的记忆(十一) —— 说说我们的上海学习时光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扑朔迷谁喊2020-06-25 18:11:04

那些青春年少的靓女俊男,那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们,曾经把最火红的青春年华绽放在了无人知晓的“黄家塘”,青春之光闪烁无悔,激情岁月奋斗铭刻在心!赞 4

梅各尼2020-06-25 19:47:03

青春激扬的地方赞 2

金牛是樱酱呀2020-06-25 12:58:35

王,黄;至今分不清赞 2

相念相惜野2020-06-25 11:52:00

难忘的深秋赞 2

虐心眼2020-06-26 20:45:12

应该是黄家塘吧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