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画中寻找诗意的秋池
供稿 / 秋池(郭锦浩)
乱石织云梯,凌峰不觉低。 山峦波涌聚,林树鸟飞迷。画隐千帆梦,川含百里溪。问谁惆怅客,夜雨绘诗题。
主: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济源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学百花园》,我是主持人卫红。朋友们,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诗歌是国电河南诗歌学会会员、国家能源集团国电豫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郭锦浩创作的《微雨杏花随笛落,清风桃信伴霞飞》片段。郭锦浩,网名秋池,爱好诗歌、中国山水写意画。有诗歌在《河南诗人》、《百草园》等刊物发表。今天我们特地把郭锦浩老师请到了电台直播间。郭老师好,欢迎您走进《文学百花园》。
嘉宾: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秋池,很高兴和大家在《文学百花园》里一起交流学习文学艺术与水墨山水,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主:郭老师,听到您的网名秋池,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中国著名山水画题诗中的其中一篇,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您的网名是受这首诗歌启发吗?有关系没?
嘉宾: 《夜雨寄北》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三十九岁那年做东川节度使,居留巴蜀期间写的广为流传的其中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两问两答,通过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诗句语言质朴、自然,集思念和缠绵的情感与一体,有着强烈的“寄托深而措辞婉转”的艺术特征,秋池网名的起源确实与这首诗有关,十八海上漂、二十八长江走,三十八流浪到黄河口,这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四十岁前的总结,三十八岁那年初到愚公故里,也曾有过颓废、有过彷徨。经过几年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依然还是留在了这片土地,吸引我的是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南太行的山水更有愚公精神。古语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是金子在那都会发光,这是归途也是宿命。
秋池是一个忧伤的名词。当天空落下无数珠状的水滴,仔细的聆听,池塘在潮漉漉的迷濛中安静得像一个正在不断地演变着的梦,声音很低。风从弄堂吹过,池塘的边缘,看见莲花浅红的容颜,听见花朵绽放的声音,一群忧伤的鱼儿,游来游去,雨滴溅起泪滴,落在浓绿的裙面,一丝娇羞的淡雅,一丝浅醉的矜持,清冽芬芳的吐蕊,在心里静静绽放,许多响动如同流过沙地的水脉,在半途就消隐到虚无或包含着某种吸引力的空隙中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吾乃楚人,是蚁族中的一员,李商隐当年的思念妻子或朋友之情无不演化在每个人的心里。
主:秋池老师热爱山水画,喜欢文学写作。点开他的微信圈,一幅幅山水画映入眼帘,从中可以感受到那种空灵造化、恢宏气势,他将笔墨、空灵、气韵等中国山水画独有的特点汇集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新鲜、物我交融的意境。郭老师,看您的画作恐怕有很多年的功力了吧?
嘉宾: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下江陵》的诗句,从长江三峡到长江中下游一日千里的场景立刻会在脑海中高速旋转起来,你一定会想到川江号子,会想到纤夫,会想到峡江云雾缥缈,远山突隐突显,滔滔江水百舸争流,一路向东,此时的你是不是想到一幅画,想到一块石头被揽胜磨得发光,纤夫的肩膀有厚厚的老茧,感悟到这已经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种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现实也是人类与自然的抗争的力量,一个人是渺小的,一群人是强大的,这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更是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在,绘制山水不只是一山一水一人,更需要的灵魂,是文化自信,不忘初心,我自学山水有十几年了!一直坚守着文化与绘画的有机结合。
主:山水之间,挥洒真情。北宋画家郭熙说过“身即山川而取之”,意思是:你只有坐在那个地方,安静地去审视它,才可能把你最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山水画创作是这样,文学创作何尝不是这样呢?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秋池老师创作的《微雨杏花随笛落,清风桃信伴霞飞》。
《微雨杏花随笛落,清风桃信伴霞飞》
秋池
乱石织云梯,凌峰不觉低。山峦波涌聚,林树鸟飞迷。 画隐千帆梦,川含百里溪。问谁惆怅客,夜雨绘诗题。 当夜幕降临,最大快乐提笔挥毫,一山一水一风云,一皴一擦一染点,黑与白,水墨相间,虚虚实实,惜墨如金,方寸之地勾勒天地高山,云海田野,山水之间凝眸妙境,思绪像风一样自由……
中国画讲究留白,含蓄羞涩的墨点在丛林之间偷窥,云是白的,雾是白的,水是白的,远方,一副副桅杆进入朦胧诗的扉页,千帆竞渡过峡江,浪潮奔涌万重山。抬头,一轮弯月高挂,湖畔风摇芦苇,李白写下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直流乘上天的佳句……
低眉,粗犷的线条几只骆驼艰难的跋涉,最后的晚霞从沙漠的边缘躺下,除了黑与白,大漠孤烟云天外,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感觉不知不觉爬上心头……
中国画讲究留白不仅仅是一种意境,更多是一种寓意与朦胧,俗话来说也就是分寸二字,点到为止,留出空间,就像人字一样,一撇一捺简简单单,如果加一横就大了,再加一点就太大了,头上加一横就是大的无法无天,就会膨胀,偶见云门山石壁上有个世界上最大的寿字 ,仅仅寿字下方寸字就有二点三米,我们在赞叹字体之巨大怎么刻上去的时候,也会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人无寸高。
人无寸高,显然是人不能胜天不能斗地,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不能自大,谦虚谨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德,长期坚持谦虚谨慎足以包容所有对生活的不快,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那么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高山流水、玉川飞瀑、黄河之水天上来……
水墨山水表现出峭壁乱石云蒸霞蔚,丛林之间古道深幽,一颗树一片云在似与不似之间便是风景……
习惯是传承、学习是积累、总结是从重新而来,良好的习惯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命运在乎的不单是物质上的快乐,更多是心里上的满足,一个人过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没有得到教育与教训的时候欲望会膨胀,长期下去内心会变的不善良,就像一副水墨画,没有了空间,黑乎乎的,自然人生就会暗淡……
舟移山渐远,潮退岸渐宽,不过于张扬和狂妄,多一些素养来支撑,譬如信任,信任度越高,也就越快乐,生活如此,工作亦如此,相反,不见长安月,唯闻大漠风,说不定沙尘暴就在你的后面,猜忌、防范、围堵、监督,长期下去你绝对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微雨杏花随笛落,清风桃信伴霞飞,一幅画要留白,人的一生何不如此呢……。
主:是啊,画要留白,人要含蓄。这是郭锦浩老师在画画当中体味到一种人生感悟。生活中,除了寄情于山水画之间外,郭老师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有《父亲》、《丢失的花手帕》、《秋池夜画》之一二三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郭锦浩老师的《秋池夜画之(二)》。爬过麦穗的月牙,小院开满了花,余下的时间,恪守信奉,碾一滴墨香,品一杯茗香,来与不来,都沉浸在山水自然清喜的眼眸,见与不见,也始终是你心里的那个最美的等待……宣纸的获奖感言来自水墨,一支羊毫也能搬动大山,我猜到,那是女人的柔情,爱山的男人一定爱水,这些与桃花无关……宣纸上的风景,晕化山岚,滋滋掉落的声音,来自立秋后的晚风焦墨的线条有些狂野,有种想飞的感觉,水成为羞涩的云……山有山的品格,山峰远远望去,雪莲一样洁白,山危峰突立,怪石嶙峋,有云峰雾绕,蜿蜒曲折的,有连绵不断,悬崖峭壁的,不同地域的山有着不同的性格,自然也就养育出不同性格的植被与生灵……水有水的品格,老子曰:“智者乐水,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杨清激浊,荡去污秽,义也,柔而难犯,弱而能胜,勇也,导江疏河,恶盈流谦,智也。勾、皴、擦染、点山体浓淡相依,焦墨、浓墨在水的润染之后显得格外沁心,风灼伤了一年的景,一棵树保持站立,蜿蜒崎岖的路,隐身,至于那些石头,在夕阳下也越来越远,直到天边没有一丝色彩,山水不会因夜空的寂寞画面而消失……夜墨云轻染,清秋满山崖。淅淅沥沥的秋雨来袭,渐渐感到一丝凉意……一滴墨融化水中,浸染宣纸的骨骼,忆起家乡的山想必早已睡去,那里的夜一定是出奇的宁静,只有一弯明月聆听游子远方的述说……爱一朵花就要让它绽放,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幸福,爱一座城就要随遇而安,有雨也好,有风也罢,心中有爱,什么都美好……。画面笔触粗糙如我,近处的丛林与远方的山浑然一体,色调单一,唯独不同的是那山中的溪水,如同爱人和孩子,在月光的授意下将爱延伸……主: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郭锦浩老师创作《秋池夜画之(二)》,郭老师,这个作品是什么时候创作的?嘉宾:2019年十月中旬我创作了一幅月色故乡,是一张四尺的条幅,当晚霞归回地平线以下,一轮弯月高挂苍穹,心中不免想念故乡,想起了年迈的的妈妈,整个画面山路弯弯从山脚延伸,如同母亲的脊背,山林在山石突兀的上面显得特别光亮,山林如同妈妈的银发,画面采用了枯墨勾线,浓墨堆积山石,沟壑、梯田、淡墨浸染,薄云下的小山村在高挂的月牙下显得格外宁静,远方有潺潺的溪瀑,流淌着的水仿佛是妈妈双手合一正在念出的经文,保佑在外的儿女平安,这幅月色故乡画了一夜,时而不知不觉醉在窗棂,时而点一支烟凝望故乡的方向,耳机传来彝人制造唱的那首《妈妈》不止一次让泪珠洒落眼帘融入墨色,时不时想起妈妈说的那句话: 爱一朵花就要让它绽放,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幸福,爱一座城就要随遇而安,有雨也好,有风也罢,心中有爱,什么都美好!主:听众朋友,欢迎您继续收听卫红为您主持的济源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学百花园》,今天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河南诗歌学会会员、国电豫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郭锦浩老师。刚才节目当中,我们欣赏到了郭锦浩创作的《秋池夜画》之二,读郭老师的文章,俨然就像在品味一幅幅画。只有静心静气,才能品味出那份灵秀,那份浑厚。那山,那水,山情水意,表现得动人心弦,一幅幅一张张,无不映着画家的精神和品质。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郭老师,是这样吗?嘉宾:确实如此,山水国画更多是求意,是寻求人生诗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刚才和主持人谈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下江陵》,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从长江三峡顺流而下便到了古荆州,大家都知道李白不只是大诗人更是酒仙一枚,这一路颠沛流离估计没怎么喝酒,晚上到了地属荆州的松滋口,看江水一线,湖光山色,心情顿感愉悦,今晚不走了,住在这里!说到松滋那我便告诉大家,这是我出生的地方,这里有很浓厚的江湖文化气息,有乐乡,酒乡的美称,曾有人问我哪里人,我便答曰:“家住白云边,南曲夜缈烟。一壶赊月色,醉倒太白仙”。李白同志一到这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喝酒,微风习习,芦花在月光的授意下显得浪漫,坐在船头,摆上小桌,首先来一份南风腌菜炖黄鳝,干煸小麻鸭,清蒸鱼糕、湖水烹鱼丸,碳炕翘嘴白便喝了起来,几杯老酒下肚有些薰醉便诗兴大发,要船家拿来笔墨,就此写下了“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江船买酒白云边”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不难想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静坐船头把酒当歌,芦花、野鸭、月色、流水,诗中一个“赊”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折射出诗人当时的处境。常言“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 ”,酒不醉人人自醉,山有山的品格、水有水的品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国画的灵魂所在也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主: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郭锦浩老师创作的另一首作品《可以输!但不可以屈服》。每个文明初期都有神论,中国神话里表现的核心,“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了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在我们神话故事里,祖先却把山搬开了。祖先有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可以屈服。灾难和环境延续至今,勇于抗争的精神成为遗传基因,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信仰。踏着历史的年轮,穿行在时光的隧道,在《列子。汤问》的足迹里寻找愚公移山的足迹。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方七百里,九十九道岭来九十九道湾,古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互通往来有八条咽喉通道,古称太行八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曰:“太行之路能催车”,明王世贞《适晋记行》说:“车行太行,如浮沧海,帆长江,身居危险之境”。在这八陉里便有了《列子。汤问》。一则举足轻重穿越时空,激励着华夏儿女几千年来敢为人先,不畏艰难险阻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踏进古轵道恍如穿越那刀耕火种的远古时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诸多寓言,唯有山体上那强有力牢牢地抓住大山的手臂,抓住岩石,抓住时间,抓住灵魂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身影、镐犹如一道闪电定格、放大,从在王屋太行的古轵陉开始,挖山不止、奋斗不息。在新文化的竹签里找到《愚公移山》,喊出了“努力”,喊出了“为公”。在墙壁的雕塑上找到了一副从美学和油画角度来说并不算完美的作品。《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先生踏着《列子。汤问》的足迹,从内心深处呐喊着不能“屈服”的见证,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把遮住了春花秋月,遮住了太阳星辰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两座大山挖掉,风起云涌民不聊生,从塞北到江南,广袤的国土上惨淡愁云。一个声音在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起来!起来...南湖船桨激起涛声,溅起繁星,南湖的青灯,镰刀、斧头、马列主义的宣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爬雪山过草地,从井冈山到宝塔山,猎猎红旗招展,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就在抗战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发表了著名《愚公移山》,号召全党同志们动起来学习愚公精神,把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山挖掉,把反革命的山挖掉,伟大的现实必须要有坚持来支撑,就像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华民族的儿女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帝对上天的敬畏,万峰静默,子民膜拜。镰刀与斧头的横空碰撞,从炮火中走向光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百万雄师过大江,抗美援朝笑美帝。天安门城楼上伟大领袖毛泽东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共产党独立的宣言响彻寰宇。人民万岁!人民万岁!东方的曙光照耀着大地,古老的华夏民族进入了一个文明发展新秩序的新时代,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借一曲《念奴娇》怀古吟一首《水调歌头》谈今。风雨欲来风满楼,二十一世纪的曙光,从巍峨的高山,倾听起江、河、湖、海的声音,韬光养晦的邓小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在世界的狂风骤雨中,穿云破雾、激流勇进、自强不息,愚公精神,像那俯冲的海燕、勇敢接受大浪的洗礼,惊涛在拍岸,雄壮悲情,百年孤独,百年沧桑,是何等的豪情。站在王屋太行的顶上,望着九百六十多万的土地,一抹桂香的沁香,落霞折叠起帆影,金山银山的粮仓,流水倒影起白云,习近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帅再次发出:“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到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忘初心,澹泊明性。十九大的思想之母实践理论之本,已奏响了伟大复兴之路的序曲,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从这里出发,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愚公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内蕰丰厚的司母方鼎,擦拭出七彩斑斓的光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前行!主:刚才大家听到的是郭锦浩老师创作的《可以输!但不可以屈服》。是啊,作为愚公儿女,我们要秉承老愚公那种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也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辉煌的业绩。嘉宾:有一首诗写道:当一个故事,从列子的笔下走到毛泽东的笔下的时候,当一个人物从遥远的视线走到今天眼前的时候,中国的耳朵,没有感到它是一个故事或者是一篇寓言,世界的眼睛也没有觉得它的空间虚伪或者时间的虚幻。我们的感觉,感觉这故事很真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愚公精神最可贵的是一代一代的传承,是决心,是意志,是不忘初心,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来自于自然,我们的观念、信仰、环境、呼吸、欲望、也都来自自然,我们在地球万有引力作用下生活,每个人必定会有自己的磁场,磁场决定气场,气场也决定着你的命运的方向。愚公精神磁场中的气场来自意念,意念是思想,是你想什么,你相信什么,这是吸引力法则。思想吸引你想要的东西,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你要有积极向上的思想,你的气场就是积极向上的,你的思想如果是消极负面的,那么你的气场就是消极负面的,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顽强拼搏就会创造美好生活。还有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磁场也是充满爱的磁场,爱场同样来自于自然,厚德载物,舍小我为大家,爱场是一种物质也一种气场,愚公精神的爱场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幸福,不是少数人的幸福,而是为天下苍生谋求幸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懈奋斗最大限度地是去创造社会价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愚公移山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我写这篇文章的宗旨,也是激励我做人的本分。
主:这么多年来,郭锦浩老师静心创作,任凭画笔把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看法、对自然界的认识,从笔端流淌出来。艺到深处自儒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创作出更多行云流水的灵动画作,也会写出更多引人入胜的文学佳作。好,非常感谢国电河南诗歌学会会员、济源国电豫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郭锦浩老师做客这期节目,跟我们分享他的创作心得,也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