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题材小说:《从海底出击》第三十八章、棋逢对手

潜艇战友 深海蛟龙 2020-07-13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从 海 底 出 击

李忠效 著


第三十八章 棋逢对手

叶嘉栋得知李正文和闪红霞重归于好,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因为李正文和闪红霞这对天设地造的鸳鸯终于又飞到了一起;失落的是因为他引以自豪的岳父背景,又被李正文压了一头。让叶嘉栋感到欣慰的是,他从艇长班毕业,就是艇长了!虽然开始一两年还要挂个“实习艇长”的头衔,但实习艇长毕竟也是艇长啊!艇长总是压副长一头的。

让叶嘉栋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从潜校艇长班毕业时,李正文因为表现出色,被提前提拔为艇长!在一般内行的眼里,当过副长的艇长,肯定要比没当过副长的艇长过硬。而叶嘉栋认为,副长在潜艇上主要是抓一些琐碎的事情,当没当过副长意义不大。为了能和当过副长的李正文一比高低,他从潜校毕业时,特地要求到核潜艇基地去任职,于是他就成了基地157艇的实习艇长。
157是常规潜艇,是和156一起编入核潜艇基地的。近些年,核潜艇数量在不断增多,质量在不断提高,在航率也不断增强,156、157原来的带训核潜艇员的使命基本结束。为了继续发挥这两艘常规潜艇的作用,基地向舰队要来一项远航任务,准备为下一步核潜艇远航铺路。常规潜艇有两艘,两个艇长势均力敌,各有千秋,这个任务交给谁呢?基地领导意见分歧很大。最后舰队参谋长廉仲方提议,引进竞争机制,让两个艇长进行一场竞赛,胜者远航。
廉仲方是不久前由副参谋长晋升为参谋长的。他到核潜艇基地检查工作,听说他们为远航人选举棋不定,就给他们提了这个建议。李正文和叶嘉栋都曾是他的老部下,他对这两个人非常了解,两人的竞争必然会提升彼此的水平。基地领导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叶嘉栋得到这个消息,马上给李正文打电话,兴奋地说:“上级要安排咱们两个比赛,你听说了么?”
“我也是刚刚听说。”李正文平静地说,完全不像叶嘉栋那么热情奔放。
“你好像一点也不激动!”
“有什么好激动的?我劝你也别太激动了。”
“为什么?”
“上级领导用心‘险恶’,他们是在‘挑动群众斗群众’呢!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不忍心伤你。”
“你是怕自己受伤吧?”
“当然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不过这种概率会比较低。”
“你什么意思?你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
“尽管结果已经料定,但是程序我们还是要走的,不然你也不会服气。”
“呵呵!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说大话了?咱们骑毛驴看账本――走着瞧!”
“好哇!走着瞧!”
放下电话,叶嘉栋心里有些不舒服:李正文这家伙也太狂妄了!他过去不是这样的,现在居然也变得高调了!
老话说: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话用在叶嘉栋和李正文身上,再恰当不过。以前他们是暗中较劲,现在终于变成了公开较量。
基地为了使这次远航更接近实战,决定让潜艇到连接西太平洋的某水道执行侦察任务。156和157两艇的技术力量和设备状况旗鼓相当,“两者取其一”的风声刚一放出去,两艇的官兵则争先恐后,积极请战,基地出了三个题目,对两艇进行测试,优胜者远航。
前两个题目是潜艇二号课目和三号课目,即上浮下潜和鱼雷攻击,前者检验的是速度,比如速潜的时间和水下均衡的时间等,后者检验的是准确性,也就是鱼雷打得准不准。二号课目检验的内容比较多,小项目各有差别,但最后的总分,两艇相同。三号课目则比较好比,每艇打两条操雷(训练用鱼雷),谁命中率高谁胜,结果两艇的命中率均为100%。前两个课目,两艇战成平局。
最后一个课目是防反潜,即潜艇与水面舰艇进行对抗演练。如果潜艇被水面舰艇发现,就扔几枚手榴弹(代表深水炸弹),水面舰艇胜;如果潜艇对水面舰艇实施有效攻击(发射操雷),则潜艇胜。这个课目和三号课目相似,所不同的是,水面舰艇在三号课目中只是一个“目标舰”,作为活动靶子配合潜艇训练,没有反潜任务,对抗演练时,潜艇除了要打击对方,还要提防被对方击沉,这就大大增加了潜艇攻击对方的难度。
根据事先定好的规则,对抗演练谁先谁后,抽签确定。叶嘉栋抽得“先”,李正文抽得“后”。
叶嘉栋给全艇官兵做动员:“能否参加远航,不仅关系到本艇的荣誉,还将关系到大家的实际利益,如军官的晋升和士官的延期等等。成败在此一举!”
这种动员是简短有力的,士气大振。一场防反潜演练,搞得全艇上下如临大敌。这种情形157潜艇还从来没有过。
配合对抗演练的是驱逐舰支队的291驱逐舰。叶嘉栋的副长顾迪说他认识291舰的舰长,问叶嘉栋要不要事先和他沟通一下?
叶嘉栋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让对方手下留情,网开一面,叶嘉栋当即表示:“这种丢人的事情,不干!”
157潜艇提前到达训练海区,在规定区域下潜,等待配合训练的291驱逐舰的到来。双方只知道对抗演练将在这里进行,航向航速自定,这就为双方的攻防增加了难度。
157潜艇下潜以后,叶嘉栋站在潜望镜旁边指挥潜艇,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考查一艘潜艇的防反潜水平,除了考核艇上各战位的协调配合和艇长的判断指挥,还要看水面舰艇的反潜能力。你潜艇本身做得再好,最后还是被对方发现了,那也是你的失败。叶嘉栋对自己和艇员充满自信,一般情况下,不会出什么纰漏。至于对方,他听说291驱逐舰的声纳兵很厉害,曾经在全舰队进行的大比武中得过第一名,这让他心里有些发“虚”。
从实战的角度来看,水面舰艇的单舰反潜,成功的概率很低。因为水面舰艇声纳和潜艇声纳的作用距离不一样,相差大约五六倍。但是单舰反潜训练还是要搞的,为了能让水面舰艇提高积极性,并在训练中有所建树,只能在规定的海区进行反潜。如果不限定海区,茫茫大海,无边无际,潜艇在水下就像一条大鲨鱼,水面舰艇可能永远都不能发现它的踪迹。
对抗演练开始不久,157潜艇的声纳首先发现水上目标——291驱逐舰,由于驱逐舰的航向不利于潜艇发动鱼雷攻击,叶嘉栋果断指挥潜艇水下机动,准备进入战斗航向,但是这时驱逐舰的声纳发现了潜艇,并抢先进入战斗航向。叶嘉栋只好采取静默措施——停止电机航行,潜坐海底——进行规避。
潜艇的底部有一条宽而平的龙骨,是专为潜坐海底设计的。在潜艇停止动力设备之后,机电长可以通过向不同的水柜注水和调水,来调整潜艇的浮力和平衡状态,使潜艇缓缓地、平稳地潜坐在海底。
一般情况下,只要潜艇螺旋桨停止转动,噪音消失,驱逐舰的被动声纳(噪音站)就会失去作用,只能靠主动声纳(回音站)搜索水下目标。主动声纳是通过发射声波的回音来判断潜艇在哪里。声纳的工作原理是声波变电波,电波变音频,并能在声纳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声波接触到不同的物体,回音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声纳兵能辨别出声波探测到的物体是礁石还是泥沙,是鱼类还是金属类。当然,有时候也会把沉船误判为潜艇。尽管好的声纳兵可以从复杂的海底世界分辨出潜艇的声音,可是茫茫大海,要想发现一艘“装死”的潜艇,那真像“大海捞针”一样难。
157潜艇潜坐海底以后,舱内一片寂静。海面上传来驱逐舰螺旋桨哗哗的响声,犹如山涧中的一条小溪在缓缓流淌。只是这流水声由远而近,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地像是变成了瀑布,每个人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驱逐舰从157潜艇头上很近的地方驶过去了,没有响起手榴弹的爆炸声。“瀑布”又变成了“小溪”,大家轻轻舒出一口气。
躲过驱逐舰的搜索,157潜艇离开海底,迅速进入战斗航向,连续发射两枚鱼雷,一举将驱逐舰“击沉”。全艇上下一片欢腾,群情振奋。
但是因为有了顾迪要给驱逐舰长打电话这个“前因”,157艇战胜291舰以后,叶嘉栋心里一直不踏实,总担心顾迪会不会在暗中做了什么。他问顾迪:“你和291舰的舰长通过电话了么?”顾迪连忙否认。叶嘉栋埋怨道,“你就不该跟我说那个事,让我赢了也不能心安理得!”
顾迪表示抱歉:“以后再也不给艇长心里添堵了。”
叶嘉栋觉得,顾迪这个副长有点“滑头”。
157潜艇先声夺人,给156艇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156艇输了,就要失去参加远航的机会。在156潜艇的成绩没有出来之前,叶嘉栋的心一直悬着。
157潜艇靠上码头以后,叶嘉栋没有回宿舍,独自在码头边走来走去,像在想什么事情,实际上他是在等待156艇的战况。副长顾迪匆匆跑来,高兴地对他说:“艇长,好消息!156艇败了!”
叶嘉栋并没有像顾迪那么激动。他认为一个好的军事指挥员,不论胜负都不能失态,即便是在失败的情况下,也不能失态,更何况是胜了。
“消息可靠么?”叶嘉栋平静地问。
“绝对可靠!我刚刚在基地作训处问到的。”
原来,进行防反潜演练的这个海区水比较深,将近100米。对于平时很少下潜到这个深度的潜艇来说,海水的压力会使一些通海阀的填料涵出现渗水现象。156艇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156艇在海上的经历和157非常相似,也是发现驱逐舰后没能进入战斗航向;怕被对方发现,也采取了潜坐海底等规避措施。这时,安静的主机舱里忽然传来细微的滴水声。轮机军士长董存山问:“哪里漏水了?”
轮机兵姜少东报告:“通风阀填料涵漏水。”
董存山叫他把螺丝紧一下。他到工具箱拿工具。拉抽屉的时候,动作有点大。董存山提醒他轻一点。姜少东拣鸡蛋一样轻轻地从工具箱里拿了一把扳手,用力去紧填料涵的螺丝。一不小心,手上一滑,扳手掉到了金属地板上,“当啷”一声,在这寂静的水下,这声音显得格外响亮。
非常巧,已经驶过去的驱逐舰,这时在海面上画了一个圈儿,掉转航向,正往回搜索,那“当啷”的响声,偏偏被驱逐舰上那个得过舰队大比武一等奖的声纳兵听到了,他迅速向水下发出声音的方向连续发射声波,声波打在潜艇外壳上,发出清脆的金属回音,就像开枪打飞的子弹,发出“啾——啾——”的响声,听上去非常恐怖。不用声纳兵报告,李正文就知道潜艇被对方发现了,而且距离已经很近,要想迅速脱离海底,重新进行机动,躲避对方的攻击,已经来不及了。驱逐舰螺旋桨哗哗的搅水声再次像瀑布一样越来越大,接着就响起“咣!咣!咣!”连续三声手榴弹的爆炸。这三声巨响,宣布了驱逐舰的胜利,潜艇的失败。
虽然156艇的这次失败有些偶然,但结果说明一切。李正文恨得牙根痒痒,却无从发泄,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关键时刻,细节决定成败。一个滑落的扳手,会导致全艇覆灭。
叶嘉栋得知156艇失利,对副长顾迪微微一笑说:“预料之中。”他向港口方向望去,发现156潜艇正在进港,准备靠二号码头,他向顾迪挥了下手,“走,看看去!”
顾迪犹豫了一下说:“这种时候去看人家,有故意炫耀自己,刺激别人之嫌吧?”
叶嘉栋说:“那有什么?如果一个军人连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还当什么军人!”
顾迪不好说什么,只好跟在叶嘉栋后面,向二号码头走去。半路上,顾迪借故向一个熟人打招呼,停下来和熟人说话,与叶嘉栋拉开了距离。叶嘉栋独自走上二号码头。
156潜艇靠好码头,李正文从舰桥上下来,看见叶嘉栋笑吟吟地站在舷梯边上,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来意,和他开玩笑说:“叶艇长,你不会是在这里等着让我祝贺你吧?”
叶嘉栋说:“瞧你说的。我是听说你靠码头的技术很棒,特地来学习学习。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用三个车就靠好了!”
李正文一针见血地说:“恐怕是闻到什么味儿了吧?我从你的脸上看到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
叶嘉栋有些不好意思:“正文,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就是真有那么回事,也不好当面揭穿哪!”
李正文哈哈一笑:“你我都是心里藏不住事儿的人,何必遮遮掩掩的?拐弯抹角的,你不嫌累,我还嫌累呢!”
叶嘉栋不自然地笑笑说:“你这个家伙,眼睛真厉害!哎,我说,正文,远航的事,你还和我争么?”
李正文明白他的潜台词:你已经输了。就故意气他说:“这种事,不是你我说了算的,得由组织决定。”
叶嘉栋无可奈何地说:“你呀!都已经这样了,你还那么固执!”
第二天,基地开会对两条艇三个课目的比赛进行讲评,李正文和叶嘉栋参加了会议。李正文的神情有些凝重,叶嘉栋的脸上则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情。基地司令在讲评时说:“在前面进行的三次比赛中,157艇以三比二的成绩暂时领先。虽然156艇输得有点冤,但是按照比赛规则,不管什么原因,被人发现就是输了。按说,选拔赛已经结束。只是这次远航任务情况比较特殊,潜艇下潜深度比较大,而我们准备参加远航的两条艇,当年出厂试航时,由于北方海域深度不够,都没有进行深潜试验,因此,装备部门提出,你们两条艇还要增加一个比赛项目,到南方海域进行深潜试验。”
叶嘉栋听到这里,脸上的“春风”顿时凝固,如同结霜。他沉吟片刻,举起右手要求发言。得到批准后,他说:“杨司令,我的理解,深潜试验主要是检验潜艇固壳的耐压程度,更多的是取决于潜艇的工艺质量,而不是潜艇艇员的操作技术水平……”
一直沉默不语的基地政委这时开口了:“叶嘉栋,作为潜艇艇长,说这种话,有点欠妥吧?世界上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潜艇沉没的事例还少么?”
“对不起,政委,我的表述有问题。”叶嘉栋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潜艇操作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最后是因为潜艇的工艺质量问题,两艇出现不同的结果,那时将怎样决定胜负?”
基地司令说:“那当然是符合条件的潜艇参加远航。”叶嘉栋还想说什么,被杨司令用手势制止,“好了,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们的任务是,集中精力把深潜准备工作做好。散会!”
156和157潜艇按照计划,先后离开码头,驶出军港。在港口信号台的下面,有个漂亮的穿海军服的女军官默默地目送157潜艇远去。她是叶嘉栋的妻子水韵兰。在潜艇基地的众多家属中,只有她知道这次潜艇出航,是一次充满风险的航行。她父亲退休以后,经常有舰队机关和部队的人去看望,她偶尔会知道一些舰队的事情。关于这次潜艇深潜,她也是在无意中听到的。上周末,叶嘉栋回了一趟家,他一进屋就对妻子说:“媳妇儿,我回来了!”然后满屋找儿子,没找到,问妻子,“儿子呢?”
水韵兰说:“到姥姥家去了。你坐下,我想和你谈谈。”叶嘉栋感觉气氛有点不对,但还是乖乖地坐下了。水韵兰问,“你非得要争这次远航么?”
“你什么意思?”叶嘉栋反问道。
“唐叔叔说,准备把你调回舰队机关工作,很快就会办的。”
叶嘉栋解释道:“你不懂,干海军,不是合格的舰长和艇长出身,到了哪里也不会有发展。我当上了全训艇长,到舰队机关干一阵子,再放到基地,就不会一般性使用。”
水韵兰有些急了:“可是深潜多危险啊!美国潜艇‘长尾鲨’号不就是深潜的时候突然失踪的么?”
叶嘉栋故意夸张地说:“我媳妇行啊,知道的不少啊!”
水韵兰脸上出现一点得意:“小看你媳妇,自从嫁给了你,我都快成潜艇专家了!”
对于这个“潜艇专家”,叶嘉栋感觉难以对付,就拿出了他的“杀手锏”,郑重地对水韵兰说:“韵兰,你不希望你的老公输给他的‘情敌’吧?”
水韵兰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没了精神,凄凄然然地说:“我真搞不懂,你们男人怎么回事!”
叶嘉栋说:“男人的事情,女人也没必要搞懂,我只想让你知道,你的老公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男人……之一。”
水韵兰不再说什么。在叶嘉栋看来,李正文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现在,水韵兰目送潜艇远去,叶嘉栋看见,她拿出一个手绢挥舞了几下,那是一条旗语:“老公,多保重。祝你一路顺风!”
叶嘉栋马上从信号兵手中拿过手旗,回了一条旗语:“老婆,我看见你了!谢谢你!”
--- THE END ---

前 文 回 顾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