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题材小说:《从海底出击》第三十九章、深潜试验

潜艇战友 深海蛟龙 2020-07-16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从 海 底 出 击
李忠效 著

第三十九章 深潜试验
 
出航第三天,156和157潜艇抵达南方某军港。经过简短的准备,开始出海进行深潜试验。两条潜艇同时到达试验海区,按照计划,156潜艇先潜水,157潜艇原地待命。有几只海鸥在156潜艇周围盘旋、飞翔。远处,有一艘海上救生船在航行,那是此次深潜试验的指挥船。杨司令站在救生船的指挥室里下达了“156艇开始深潜试验”的命令。
156潜艇开始主水柜注水,水柜里的空气从通风阀处冒出来,在甲板的舷孔里冲出一团水雾,随后潜艇缓缓潜入水中。深潜试验开始了。大家的心也收紧了。
李正文向机电长和航海长特别交代,这次深潜是一次重要的试验,《航泊日志》要记得细一些,不但要记下口令,还要把各舱出现的各种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建议厂家对潜艇的建造工艺有所改进。
副长金戈亮开玩笑说:“艇长,你想得够远的!将来你想去造潜艇啊!”
政委索云龙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家要严格按照艇长要求的去做,不会错的!”
 
主机舱里,军士长董存山在指挥轮机兵往固壳上贴金属薄片。那些金属片看上去像一枚枚金色的硬币,只是要比硬币薄一些。
姜少东问:“军士长,贴这玩意有什么用啊?”
董存山神秘地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主机舱有一个深度计,董存山一边看深度计,一边看贴在固壳上的金属片。
每下潜10米,各舱都要检查一次舱室水密。下潜到100米,开始有阀门漏水,下潜到150米,潜艇外壳开始变形,不时传来“嘭、嘭”的响声,听上去有点令人毛骨悚然。
指挥舱里,官兵们个个神情严肃。舱室内一片寂静。李正文感到气氛有些压抑,就对站在指挥舱艉部的政委索云龙微笑道:“政委,你不和大家说两句?”
索云龙会意一笑,走到麦克风跟前,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已经潜过了100米和150米,下面就要进行200米以下的深潜试验了。过去由于海区浅的原因,我们艇从来没有潜过这样的深度,因此要求大家坚守岗位,各舱人员不要随意走动,不要打开防水门。下面可能会发生一些小的情况,希望大家不要紧张。深潜是一场战斗,我们要用高昂的战斗精神去迎接一切考验!祝我们艇深潜试验成功!”索云龙讲话,使大家紧张的心情变得和缓了一些。
各个舱室都出现了填料涵渗水的情况。主机舱的每个轮机兵手里都拿着一个扳手,不停地在一些填料涵的漏水处拧螺丝。
深度计上的指针在缓慢移动,下浅在不断变化。
……180米……200米……
姜少东目不转睛地看着贴在固壳上的金属片。一个金属片掉了下来。
“军士长,掉了一个!”姜少东话音未落,就从舷外传来一声响亮的“咔”的声音。舱内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董存山神色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正常的。”
姜少东指着舱顶说:“刚……刚才,那是什么响?”
董存山解释说:“潜艇固壳与上甲板之间的支架被拉开了。潜艇固壳是耐压壳体,在20多个海水压力的压迫下,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他拿着那个金属片说,“这是检测固壳变形程度的最好办法。潜艇的外壳是非耐压壳体,不会变形。所以在固壳变形的时候,连接外壳的三角铁就会产生很大的拉力,如果焊接不好就会被拉开,如果焊接得好,也会拉动整个外壳变形,同样会发出声响。”
头上又连续传来“咔、咔”的响声。固壳上的金属片更是“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姜少东终于明白了这些金属片的作用。
 
指挥舱里,李正文翻了翻《航泊日志》,神情凝重。现在已经潜到250米,各舱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固壳变形和填料涵漏水情况,我们还要不要继续下潜?这是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33型潜艇的最大设计深度是300米,据他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潜艇真正下潜到那个深度。本艇能不能承受那么大的压力,他心里没底。这次深潜试验,基地并没有硬性规定下潜深度,只说可参考设计参数,按本艇实际情况执行。最大深度应不低于250米。
李正文对政委索云龙和副长金戈亮说:“你们什么意见?”
金戈亮说:“按照基地的要求,我们潜到250米就算达到要求了”
索云龙说:“但是设计深度是300米,根据现在试验的情况看,我认为潜到300米没问题。既然我们已经来了,机会难得,就不要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金戈亮说:“我是副长,听吆喝就是了”
李正文高兴地说:“那好,咱们就下潜到300米!”
指挥舱的人听到艇长的这句话,个个神情肃穆。这意味着大家在共同拿性命向危险深度挑战……
 
主机舱里,大家都紧紧盯着深度计,指针在缓慢地移动。
“咔!”“嘭!”“咔!”“嘭!”舷外连续传来三角铁断裂和外壳变形的声音。这声音充满恐怖,仿佛在故意考验每个人的神经。
深度计指针渐渐靠近300米的刻度。那是一个令人期待令人兴奋的刻度。
300米啦!”姜少东高兴地叫道。众人鼓起掌来。
大家再看看固壳上的金属片,只剩下几片了。
潜艇在300米至305米深度航行了20分钟,各舱室情况正常,李正文认为已经达到试验要求,兴奋地下达命令:“各就浮起岗位!”156潜艇微微昂起艇艏,向水面驶去。
 
自从156潜艇下潜之后,水上的人也很紧张。杨司令手拿望远镜,站在指挥船的驾驶室里,神情严肃地凝视着156潜艇下潜的地方。
正在待命的157潜艇舰桥上挤满了人,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平静的海面。
顾迪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一根潜望镜在海面上划出一条细细的水纹,他小声说:“156艇上来了!”
指挥船上一个参谋向杨司令报告,156艇深潜300米,深潜试验成功!杨司令命令156返航,157开始试验。可是命令发出之后,157潜艇仍然停在水面上。杨司令问参谋怎么回事,参谋回答:叶艇长询问156深潜情况。
“不要告诉他!让他抓紧时间下潜。”
过了一会儿,157潜艇缓缓潜入水中,像是很无奈的样子。
157艇下潜以后,叶嘉栋问顾迪:“你估计156潜了多少米?”
顾迪沉吟道:“应该达到200250米。”
“没到300米?”
“不过也难说。听说李艇长这家伙胆子很大。”
157艇潜到200米深度时,从舷外传来令人恐怖的“咔、咔”的响声。叶嘉栋神情凝重,眉头紧锁。他身边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仿佛灾难就要降临。
下潜到250米,7舱报告,通风阀填料涵漏水。接着,4舱也报告通风阀填料涵漏水。经过处置,7舱通风阀漏水减小,4舱通风阀漏水仍然严重。机电长想过去看看,恰在这时,舷外又传来“咔、咔”的响声。叶嘉栋想了一下,说:“不用了,现在打开防水门会很危险,我们已经到达上级要求的深度,准备上浮!”
 
深潜试验结束后,156和157潜艇立即返回簸箕岛,基地召开深潜总结会。参加会议的有基地司令员、政委以及司令部、政治部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和156潜艇、157潜艇的主要领导。
杨司令开门见山地说:“这次深潜试验,156艇潜了300米,157艇潜了250米,根据考核小组的综合评定,156艇的成绩好于157艇,156艇胜出……”
叶嘉栋举手:“报告,杨司令,我有意见。”
杨司令一怔:“哦?”
叶嘉栋说:“根据基地制定的规则,深潜250米就算达到标准,并没说谁潜得深谁就赢啊?再说了,这潜艇工艺本身的问题,也不能怪我们操艇的人啊!”
杨司令和政委交换了一下眼色,政委说:“叶嘉栋同志,你没注意到杨司令刚才说的是‘综合评定’么?”
叶嘉栋愣了一下,问:“怎么个‘综合评定’?”
基地政委对杨司令说:“老杨,还是你告诉他吧。”
杨司令说:“这个所谓的‘综合评定’就是,我们不仅要看你们潜了多少米,还要看你们的操作程序,以及《航泊日志》和录像资料。”杨司令把两本《航泊日志》和几盘录像带拿到桌上,用手拍了拍,接着说,“叶嘉栋,你说说,你的艇上开焊的三角铁有多少处?”
叶嘉栋回答:“大约……十来处吧。”
杨司令又问李正文:“李正文,你的艇上开焊的三角铁有多少处?”
李正文回答:“25处。”
叶嘉栋不服气地说:“他潜得深,当然拉开得多了!”
基地政委插话道:“叶嘉栋同志,还是虚心一些嘛!”把两本《航泊日志》往他面前一扔,“你自己看吧!人家把每一次发生断裂的时间和大概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不仅为艇长是否下决心继续深潜提供了依据,也说明人家管理工作抓得细。你再看看你们艇的《航泊日志》,除了记录一些口令,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杨司令说:“叶嘉栋,我想知道,你没有继续深潜的原因是什么?”
叶嘉栋回答:“一是我们已经达到了基地提出的深潜250米的要求,二是4舱通风阀漏水严重,我担心继续下潜,会影响电池舱的安全。”
杨司令问:“你所说的漏水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
叶嘉栋回答:“我听说,不到十分钟,漏了大半桶水。”
杨司令指出:“可是我听考核组的同志说,那个通风阀的填料涵并没拧到最紧的位置,也就是说,你并没有派人进行认真处理。对不对?”
叶嘉栋点点头:“我担心在深海里,频繁开关防水门会影响潜艇的安全。”
基地政委说:“非常遗憾,叶嘉栋同志,由于你的一系列失误,你本来可以在这次深潜试验中和李正文打个平手的,却失去了机会。现在你能接受失败的现实了吧?”
叶嘉栋无奈地说:“就算我们这次输了,那也和李艇长打了个平手。上次反潜演习,是我们艇赢了。”
杨司令说:“虽然双方打成平局,但是基地领导研究认为,李正文的这次深潜,要比你上一次防反潜赢的那一局含金量高,所以基地决定,这次远航任务交给156艇。”
李正文和索云龙脸上露出喜色,叶嘉栋却有些垂头丧气。
杨司令接着说:“157艇的同志可以走了。156艇的同志留下,接受远航任务。”
叶嘉栋走出会议室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司令部,独自在司令部的门口徘徊,久久不肯离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李正文开完会从大楼里出来,看见叶嘉栋,和他开玩笑说:“叶艇长,谢谢你给了我一次机会。”
叶嘉栋把李正文拉到一边,小声问:“能不能透露一下,这次远航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李正文有些为难:“叶艇长,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如果可以随便说,刚才杨司令不就当着大家的面说了?”
叶嘉栋知趣地说:“可以理解。那就不为难你了。”
等李正文走远,叶嘉栋自言自语道:“我一定会知道的!”
索云龙回头看看叶嘉栋,对李正文说:“你这位老同学,一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李正文没有回头,淡淡地微笑道:“有他在,对我们的工作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在最后时刻把远航任务抢到手,李正文不免有点小小的得意。
索云龙对金戈亮说:“实践证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副长,我说的没错吧?”
金戈亮笑道:“政委,我发现你和艇长配合的真是默契啊!”
李正文说:“这是我的福分。我的运气好,这辈子净遇上好人了!”
索云龙说:“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是缘分。”
金戈亮说:“这话怎么听着有点‘那个’?很暧昧啊!”
李正文哈哈一笑:“把艇长、政委比作夫妻,也没什么不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真比和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长!”
说到老婆,李正文心里忽然一动,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婆。不久前,他和闪红霞结婚了,婚礼很简单,请了几个老战友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就算把婚事办了,码头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和闪红霞有一个共识,结婚本来是很私人的事情,没必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再说大家都挺忙的,没必要搞得那么隆重那么铺张。他们的父辈都是军人,当年他们的父母结婚更简单,不是照样生儿育女,照样恩恩爱爱,什么也没耽误?他和闪红霞商定,等不忙了,再去补一个蜜月旅行,足矣。他想,但愿这个蜜月旅行的计划不会拖得太久。
结婚以后,他们除了周末回家见面,平时各忙各的,李正文住在码头,闪红霞仍然住在她学校的单身宿舍里。支队分给李正文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房子,算是他们临时的家。要是李正文周末值班或者出海,闪红霞就连家也不用回了。
有一次,李正文问闪红霞:“这种聚少离多,可能会很长时间地伴随你。嫁给我,你后不后悔?”
闪红霞说:“古人早就说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正文说:“那不过是古人一种无奈的叹息。如果有条件在一起,你不愿意?”
“我不愿意。”闪红霞调皮地说。
“为什么?”李正文有些意外。
“我怕你天天看我,看烦了。我要你天天想着我!”
“我知道,你这是为了安慰我。因为我不能天天守着你,所以你才这样说。”
“如果你天天看着我,你会不会烦?”
“你这么漂亮,这么懂事,这么可爱,我怎么会烦呢?”
闪红霞吻了丈夫一下,笑道:“但愿你永远不会烦。不过呢,为了让你减少烦我的可能,我们还是做‘周末夫妻’吧!”
“什么?‘周末夫妻’?”
“是啊!你知道么,现在‘周末夫妻’很时髦呢!”
李正文把妻子露在怀里,深情地说:“好吧,我们也时髦一下。只是啊,想不时髦都不行!”
 
晚上叶嘉栋回到家,对水韵兰说:“你陪我去看看唐叔叔吧!”
水韵兰问他什么事,他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最后说,他想跟随156艇出海远航。
唐叔叔是舰队副参谋长,过去是水常清的老部下,叶嘉栋和水韵兰结婚时,唐叔叔是证婚人。叶嘉栋认为,只要唐叔叔出面,他的这个愿望是不难实现的。
水韵兰冷冷地对他说:“看来你真是想参加这次远航啊!”
叶嘉栋说:“不参加远航,就拿不到合格艇长的命令啊!等我有了合格艇长的命令,你就等着像你妈妈一样,当将军夫人吧!”
水韵兰不屑地一撇嘴:“你以为将军夫人那么好当啊?你知道我妈为我爸操过多少心哪!我爸爸每次出海,她都整天牵肠挂肚的,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她的神经衰弱就是那时得下的。我不想当什么将军夫人,能太太平平过日子就行了。”
叶嘉栋长叹一口气说:“你们女人哪,真让人琢磨不透。我想干点轰轰烈烈的事情,你担惊受怕。我真要是干不出点名堂,碌碌无为,你又该看不起我了。”他凑到妻子身边说,“这次远航,舰队首长乃至海军首长都非常重视,干好了,我就在各级首长那里挂上号了。再说了,参加一次远航,要比平时撅着屁股干三年都风光。我辛辛苦苦忙活这么长时间,为了什么?不就是要抢到这次远航任务么?”
水韵兰用嘲讽的口吻说:“结果你还是输给了你最不愿输的对手。”
叶嘉栋不高兴了:“你什么意思?”
“你输给谁,都比输给他心里好受!”
“你是说你自己吧?”叶嘉栋讥讽道,“我输给谁,都比输给他让你不自在!”
“哼!”水韵兰冷笑道,“你们男人之间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叶嘉栋本来还想发泄几句,又怕得罪妻子,便讨好地说:“韵兰,你就陪我一起去看看唐叔叔吧。”
水韵兰显得非常平静:“基地已经决定的事情,找唐叔叔有什么用?”
叶嘉栋解释说:“我不是想改变基地的决定,我是想请唐叔叔帮助说句话,让我跟李正文的156艇一起远航,一条艇一次出两个全训艇长,这多好!”
水韵兰挖苦道:“你跟你的‘情敌’一起出海,你就没有一点心理障碍?”
叶嘉栋一本正经地说:“哎,韵兰,这话怎么有点酸溜溜的?其实我们之间一点也构不成‘情敌’关系。当年是你看上了人家,人家没看上你……”
水韵兰杏眼一瞪:“怎么说话呢?”
叶嘉栋纠正道:“哦,是人家没敢要你。”
水韵兰冷冷地说:“你倒是比他胆大!穷追不舍!”
叶嘉栋回忆道:“那次我疗养,你对我那么好,也不能说你对我没有一点意思吧?”
水韵兰把嘴一撇:“别臭美了你!我对每一个休养员都是一样的。”
叶嘉栋反唇相讥:“咱俩结婚以后,我记得你给我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超过李正文,起码不能落在他的后面。你的这句话,是我前进的巨大动力!”
水韵兰叹了口气:“可你还是落在了他的后面。还要挖门挖窗地找关系跟人家去远航。”
叶嘉栋不服气地说:“这叫退一步进两步,等我获得了全训艇长资格,再到舰队机关混两年,一下去就要比他高!”
“不过我现在的想法已经改变了。只求一家和和气气,平平安安,不求夫君出人头地。你看我爸,在台上的时候虽然风光,休息以后,跟别的老百姓有什么两样?由于心理落差大,反而不如那些平头百姓过得开心。”
“你怎么……一下变得这么消极?”叶嘉栋不解,“你爸现在再普通,也比真正的百姓强百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现在年纪还轻,得抓紧机会进步。”
水韵兰在看电视,不再理他。
叶嘉栋看看表,催促道:“时间不早了,快走吧!”
水韵兰问:“上哪?”
叶嘉栋说:“看唐叔叔啊!”
水韵兰说:“要去你自己去!我可丢不起那个人!”
叶嘉栋说:“这有什么丢人的?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勾践能够卧薪尝胆,我积极要求出海算什么?你不去我自己去!”说着拿起衣服就走。
水韵兰想了一下,追出门去:“哎!哎!”叶嘉栋已经走远了。
 
--- THE END ---
前 文 回 顾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