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黄)家塘的记忆第十五 —— 也谈转业安置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0-07-31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也 谈 转 业 安 置(仅以此文献给我老乡,祝愿往后日子顺利)

文 / 海风 

2020年实在不太平,夏季的雨在长江、淮河沿岸下的没完没了,答应给我们投稿关于转业的话题的作者,作为老党员还奋战在湖北抗洪前沿,防内涝,抗洪正忙,没有时间写稿子,湖北、安徽、江西长江沿岸抗洪形势严峻,军人一呼百应奔赴抗洪第一线。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子弟兵,这个口号喊响了很多年。

战斗警报!速潜!随着指挥官有力的命令,伴随着灯光报警系统的闪烁,呜呜!蜂鸣器不停鸣叫!快速封闭舱门,关闭通风插板,排污底阀,速潜柜注水,液压系统开启排气阀,五十秒潜艇潜入深蓝。

曾经也在军营,虽然没有去抗洪前线,但他是东海前哨一线部队潜艇兵,纵横与东海与岛链之间,曾经在海军走向深蓝的道路上,铺洒汗水和梦想。

临近八一建军节,咱们谈谈志愿兵安置的苦涩和艰难。

18岁满怀希望到了部队,踏实工作,没想太多,农村出来的他们,社会经验和各种信息相对落后,期间考军校的这档事条条框框有点多,懵懂中就错过了。

80年代后期部队走向正规化,重视士兵中军事综合素质培养,开启军校士官培训的先河,部队里不再是单一从老兵中留转志愿兵,而是实行了双轨制,他蹭上了潜艇学院招收士官班的顺风车,作为第一批的士官生,他自豪、开心。重返青岛,久违的海军潜艇学院,戴上了学员肩章,又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心里爽快。前途一片光明。

读书的日子是充实和紧张,转眼二年学习期满大专班毕业,重新回到了东海舰队,实习肩章和军校本科毕业的军官一样,特别喜欢穿这样制服,带着这样肩章。

87式海军军服军校学员肩章

再次分配到了支队其他艇上,拾回老行当,专业也算轻车熟路,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提高了理论知识,再结合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大大提升。深得领导的器重,重大任务由他保障,潜艇出海离不开他,好似看到前方的路直而宽,前途可期。

 90年代初期,国家终于明白了海洋权益的重要性,不在容忍南海周边国家侵占我南海岛礁,大力发展海军,这个时期在志愿兵中提拔了不少业务骨干充实一线部队的干部队伍,可是不知咋的他竟然错过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2年过去,他又面临人生的选择,去留心里纠结很久。

 家乡地处江南平原,富裕的水乡,皮革加工制造、轻工业颇为发达,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同学和朋友让穷当兵我们看到鸿沟一样的差距,每月几百块钱的津贴实在囊中羞涩,日复一日的当兵生涯感到无望,想想还是回头吧?回到地方也可以好好干,以弥补这些年的壮志未酬。

一声声口令还在脑海里,蜂鸣器声声仿佛眼前,12年的当兵生涯结束了,那年他转业了。转业书面意思就是转岗安置就业,是回到地方后人生的第二次就业。 那年30岁挥泪别了军营,提起行囊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

 忐忑中等待相关部门的安置分配工作,志愿兵分配属于地方民政局,谁曾想这个看似发达的地区,历年来对复转军人安置并不如意,士兵就不说了,90年代以后基本无安置,志愿兵的安置更是差强人意。

 而之前有个服役十年转业的志愿兵因为没人脉,落实安置的时候分配到三无企业,早早就下岗待业,日子可谓艰难,做着曾经仪器修理有点相关的体力劳动,靠打零工赚着的生活费养家糊口,他深深感到失望。

 更是焦急中等待命运对自己的安排,农村出身的他们在刚懂世事时候入伍,十几年后回到地方两眼一抹黑,分不清东西南北,东跑西跑也做了一些无用功,居家做保姆带孩子,弥补曾经在部队对家照顾不周,就这样等待了大半年,终于等来了工作分配,没有啥所谓的入职考试,没有分配进梦寐以求的事业机关单位,只是安排进了所谓的国企,一家老牌的宾馆做安保(这企业是日落西下效益差)NND!这个工作还需要当兵十二年转业安置?随便几年的打工有点经验人就能胜任。不知何时会下岗呢!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落寞。这心里五味杂陈!想起在部队时候,被器重的日子。

 记得当兵那会,就听说一些家乡的一些父母亲在机关单位工作孩子都能安排到下属事业单位且正式编制,只是有居民户口。而为国家奉献青春,在部队十几年,出生农村的他们,转岗安置竟然落到和外来打工者没啥区别的境地。往后的前途在哪里?那些壮志未了的心愿呢?太遥远了!

 这样干了没几年,前途无望,不安分的心就想起去出去看看,去国外闯荡,开始还顺利也风光,可是想不到,世界爆发金融危机,货币贬值,企业在那的多血本无归。。只好重新回到家乡,勇气殆尽,路在哪?当初哪里错了吗?几年下来一地鸡毛!

拾起仅能维持生活的行当,降低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放心架子,只求温饱。也加入了临时工队伍,再也不敢在奢谈理想。

 看看同乡分配在某百货公司做电工的,志愿兵12年回来转业安置的士官兄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工作,不甘沉沦的不停折腾,倒腾许久原地打转,艰辛和沧桑写在脸上,这心里真不是滋味呢!相聚时候一醉方休。

 人生有许多路口,当我们面临三岔路、十字路口的时候,总会迷失了方向,摸索着前进。失败了爬起来,跌倒了擦下伤口,心里有着苦仍然在前行,没有回头路没有后悔!想着曾经的付出,得到不对等,心理常常不平衡。时光已经不能重来,他们都已经过了人生的大半辈子。

 而那句: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子弟兵,但是反过来说当子弟兵有困难该如何解决呢?找谁解难呢!唉!这真是一道横在许多转业志愿兵心里非常难解的题呢!跨不过去的坎!

兄弟别气馁!咱们还要负重前行!虽然前面的路途两茫茫!



前 文 回 顾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烟熏妆意2020-07-31 11:23:37

志愿兵政策在共和国历史上存续了21年,可以说数以万计的有为青年为国防建设贡献了青春和热血,作出了很大的奉献和牺牲,但是很多人转业即失业,成为他们和家人心中永远的痛。尽管如此他们仍无怨无悔不忘初心,深知自己是受党培养多年的老兵,把满腹的冤屈深埋心底,相信有朝一日党的温暖和阳光雨露总有照耀和滋润我们的那一天。赞 2

四叶草浅殇而2020-07-31 16:33:14

应当有看相当数量的志愿兵回到地方后安置情况不容乐观赞 2

heaventys乌鸦2020-07-31 11:08:20

海上只有天连水,潜航哪分晨与昏。潜艇兵真是太不容易了,致敬!我身为一个海军我骄傲赞 3

旧时梦菊2020-07-31 09:56:12

深有同感把青春献给了国防下岗自谋职业退休金不如一个小学老师真让人心酸不知军人事务部管不管我们期待赞 3

你是死了吗空2020-07-31 17:47:08

有同感,我也是十三年志愿兵转业,暗无天日的日子已过去,未来有光明赞 1

放松骨灰2020-07-31 11:47:57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赞 1

沫木兮贵2020-07-31 09:50:18

荆州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