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军工人的难忘岁月(二)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0-08-19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一位军工人的难忘岁月(二)

—— 坎坷让我幸运(2)

文 / 东东

1971年的10月下旬我揣着录取通知书去了上海浦东的4805厂报到,那时候从吴淞出发去4805厂的交通不是很方便,那时到浦东必须要坐轮渡的,没有大桥横跨浦东浦西,当时的路线是从吴淞坐90路公共汽车到杨树浦路,然后换乘28路无轨电车到松潘路,杨树浦路宁国路,再乘轮渡摆渡过江到达歇浦路,4805厂就在码头边上。

这天去4805厂报到的时候我看到班级张金娣和冯月英二位同学也在其中,这次报到的全市一共有600多人,这些人全部都是东海舰队为了新建的华东地区三线海军工厂在上海地区招募的新工人,我们浙江地区这一批主要是为象山代号为1425工程而培训的技术工人。

4805厂的前身是原华东海军101厂,到4805厂报到后,我们600多人被分成20个班开始了为期十天的新员工入厂集中学习。当时正逢9.13林彪出逃事件,所以学习班里每天都安排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中央文件,声讨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除此之外还学习了保密守则,员工守则、厂纪厂规等。

过去我们对4805厂是一无所知,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知道了该厂特点。另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位4805工厂家喻户晓的、我国当代著名的应用化学家,被誉为“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萨本茂的叔公是海军抗日名将萨镇冰,曾任民国海军总长,海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每天摆渡过黄浦江的时候看到一艘艘护卫舰、潜水艇、登陆舰、导弹快艇、鱼雷快艇和护卫艇停靠在4805厂的码头、船排上,想到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要和这些舰艇打交道,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自豪。

每天学习休息的时候我们都会到厂里各个车间的门口好奇的探头探脑张望车间里面一排排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机床,一件件等待修理的机件让我们充满了好奇。

十天的的集中学习终于结束了,这天集训班的领导告诉大家,下午将宣布每个新员工的专业工种,宣布以后新员工将去新单位报到,正式开始接受培训。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所有的人都兴奋不已,纷纷在猜测自己将会去哪里?自己未来将会怎么样?

午餐后,全体人员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的来到4805厂边上的修舰支队大礼堂。会议开始后首先是一位领导发表了一通讲话,接下来由另一位领导开始宣布名单。宣布名单之前领导告诉大家,凡是听到念到自己名字的人就马上到礼堂门口集合,礼堂门口会有各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在那里等候,他们会带你去各个单位(部门)报到。

领导开始宣布名单,整个礼堂一片寂静,只有台上领导念名单的声音,台下所有的人都支起耳朵全神贯注的在听,大家心情紧张的蹦蹦直跳,唯恐漏了自己。领导开始宣布名单的时候并没有说听到名字的人是去什么单位(部门),而只是要求跟着等候的人走。我是第一批被领导念到名字的,听到自己的名字后我愣了一下子,没有立即反应过来,还是边上的同学赶紧推我一下,告诉我台上已经念到我的名字,让我赶紧去门口集合,于是我和边上的同学挥了挥手快步去礼堂门口报到。

礼堂门口有三位海军军官在那里等候我们,他们穿着一身灰军装,红领章、红帽徽,仔细核对了花名册,等到我们30个人全部到齐之后才带领我们去了4805厂内靠近技校、游泳池的一座大楼,让我们在三楼的一个休息室稍事休息。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里原来是4805厂的仪表大楼,2楼借给了902厂,3楼借给702厂做为驻厂修理工作间和休息室。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去哪里?心里有疑问,这时一位戴眼镜的军官给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将要去的单位名称为海军702厂,是一所专门从事修理海军通信、雷达、声纳装备的工厂。工厂除了少数几个职工之外,其余是现役军人。单位在上海宝山、虹口和闸北的交界处,一厂踏三区。

这位军官还做了自我介绍,他是海军702厂革委会的副主任,叫鲍训义,是无线电技师,边上这二位军官一位叫田生明,是无线电仪表仪器技师,另一位是雷达技师,叫吴正义,鲍副主任告诉我们单位派来接我们的车正在路上。这时候,我才仔细看了一下边上的人,我们一共有30人,18个男生和12个女生,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师兄妹了。

厂里派来接我们的一辆苏制嗄斯车(类似解放牌大卡车)很快到了,嗄斯车上蒙着军用帆布,我们上车后汽车后就出发了。摆渡过江,一路颠簸,也不知道开了多久汽车终于在一座部队的营院里停了下来。下车后,环顾四周发现整个营区有几座铁塔高耸入云,天线密布纵横四周就像过去电影里看到场景,充满了神秘感。恰逢晚饭时刻,鲍副主任把我们带进饭堂,饭堂里准备用餐的干部、战士见到我们进饭堂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每个人领了二个搪瓷小碗一双筷子,今天的晚餐是萝卜肉包和虾皮冬瓜汤!部队做的肉包可是实打实的,皮薄、馅多、面暄、味美、个头大,咬一口汤汁四溅,配上一碗冬瓜虾皮汤那个味道让我至今难忘。晚饭后厂里全体干部、战士参加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会,领导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欢迎我们的到来,随后基地电影组在饭堂里放映了一场阿尔巴尼亚电影“广阔的地平线”。电影结束后,厂里领导简单的和我们交代了一些有关注意事项,用车把我们送到虹口公园,让我们各自回家。

我们到厂的第一周学习的就是保密守则8条,部队的条例条令,厂纪厂规的教育以及其他一些安全教育,除此之外还有海军702厂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海军702厂是个营级单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军队开展“四大”的单位,成立了革委会,直至71年底的时候还是革委会在主持工作。海军702厂的前身是国民党的一个通信器材修理厂和国民党海军电台,解放后被解放军接管,大批的国民党时期技术人员、国民党军队的起义、解放人员都被留用在海军702厂。后来又不断的补充了哈军工、西军电、哈工大、成电、解放军通信兵学院、海军通信兵学校等一些军事院校和地方院校的毕业生,那时候海军702厂几乎全部都是知识分子。

受到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海军702厂在69年、70年有一大批技术人员因为所谓的历史问题及派性被迫转业,大批的干部去了新成立的上海铁路局江湾机保段,少部分回了原籍。我们进厂时厂里还有几个人在所谓的“牛棚”监督劳动,负责养猪、种菜、养鱼、厂区绿化和打扫卫生,还没有获得“解放”。



前 文 回 顾 :

一位军工的难忘岁月(一)

作 者 其 他 文 章 :
我们老三届(无冕之王)谁还记得他们
这是我深深眷恋的上海
我记忆中的吴淞及老街那些事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

你若直在这色2020-08-19 17:53:25

这才是在王(黄)家塘的奋斗者,不然我写王家塘1425工程很多人不知这代号,要谈工程属六机部管更是多数工人和军人都不知道的。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