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2_yQ4yzcl3zfszTG5uAtDjoVvpurVlWQ.jpg)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陈右铭 李忠效 著
第三章 四面出击 怒斥“造反派”(下)
第一,它远离科研中心。而核动力堆的研究设计,是一种科研基础性很强的工程设计。为了核反应堆的研究和发展不仅基地本身要建设配套的、坚实的科研基础,而且还要与很多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各类工厂有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协作。而青衣江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对反应堆的研究和发展十分不利。将来要有大批科技人员经常在外跑协作,人力和财力都浪费很大。更重要的是:由于信息不灵,情报闭塞,会跟不上世界的先进步伐。
第二, 气候潮湿,影响科技工作的正常进行。如当时花数十万外汇进口的光弹性试验机,因受潮而失去灵敏度,还有一些科研仪器和设备也因潮湿而不能正常使用和运转。而创造大体积的恒温、恒湿的空调环境是既不容易,也少、慢、差、费的。
有人问我:核潜艇上的反应堆,为什么要到那么荒凉的地方去搞?我告诉他试验核动力反应堆,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事故,必须严格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除了用钢筋水泥构成的屏蔽,当然还要有空旷的地域作天然屏障加以防护,以保证完全可靠,万无一失。
我还告诉他:搞陆上模式堆,主要是为了将来装艇使用时安全。在陆上试验成功之后,再制造一个新的装到艇上去。
1968年2月,陆上模式堆工程开始破土动工。现场指挥部指挥长何潜同志曾任周总理的秘书,出任指挥长之前是二机部办公厅副主任。何潜带领二机部所属的三个建筑、安装公司,先后抽调二百多名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成建制地陆续进入工地。但是,对于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何潜带来的人马显然是不够用的。
/3_HqRC468nicU7l7Pjy1K9rj7riaeGTA.png)
中国人很多,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到这种地方来。怎么办?我们办公室的人一商量,只有请求军委派部队支援。我们就给中央军委写了个报告,要求派一个师级干部当军管会主任,派一个营的部队,去帮助建设。
当时毛主席说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句话传的很广,但是有的人说这是假的,不是毛主席说的。原因是没查到出处。因此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就把这句话作为毛主席语录写在“特别公函”的前头。我对参谋们说:“只要毛主席一批,就是他已经认可了。”
1968年7月18日,我们的报告经周总理阅后报毛主席,准备以电报形式发出。毛主席当即签发。
我们办公室的同志非常高兴。毛主席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那句话,要说过去没有正式的依据,现在有了,就在毛主席签发的电报上!
后来,有人认为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说这种话的人出于什么用心我不便揣测,把毛主席批准的核潜艇工程搞好,才是我们的目的。也许我们的目标过于“微观”了些,可是那些宏观的目标,比如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要想成立一个像第五研究院那样的专门研究核动力的机构是不可能的,海军也没那个权力,国家核动力研究工程的战略问题也不是我这个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应该管的事情,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按中央专委于1965年8月15日召开的第13次会议提出的要求,按时把核潜艇搞出来。如果按有些人的设想,不知到何时才能搞出核潜艇来!
在军管会主任王汉亭、工地指挥长何潜等人的带领下,8 000多名军民经过日夜奋战,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崎岖不平的土地上,建起几万平方米的大小建筑,把近万台设备,安装在一座座特殊的实验室里。
1970年4月18日,胜利完成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安装工作,并于5月1曰开始试车,计划在1970年7月18曰毛主席电报指示两周年之际,进行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
“三选一”的决策
陈右铭自述——
前面说过,反应堆的类型很多,其中有三种,一是压水堆,二是气冷堆,三是钠冷堆。我否定了上海的气冷堆(或熔盐堆),得罪了马天水,后来我又否定了北京某大学递交的一体化压水堆和钠冷堆技术报告,差点得罪了江青。那个一体化压水堆和钠冷堆是一位年轻教授领着学校的科研人员搞的。
一开始,这位教授也想搞气冷堆,用氦气。我对他说:“氦气,我们通常是用它来检漏的,密封问题不好解决,据我所知,我们目前还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装到潜艇上漏气怎么行?”
于是他们就把气冷堆的计划放弃了,接着又搞一体化压水堆和钠冷堆。钠的熔点很低,熔化后成为液体,用以循环载热。该教授希望把他的这个堆纳入我们的计划,作为09的模式堆。
我说:“钠冷堆问题很多,目前我们技术上还解决不了。”
我们没有支持他。后来,学校上报了一份他写的可行性报告。报告的中心意思是:我这个金属堆,功率有多大,能发多少电,另外还可以生产许多元素,能把油-238变成能生产原子弹的钚-239,依次循环,越生产越多……
李忠效插叙——
据一个材料介绍,1945年8月,美国在曰本广岛和长崎扔下的两颗原子弹,一为铀弹,一为钚弹。铀弹是利用天然铀中的蚀-235制造的。
在天然铀中,铀-235只占千分之七,必须把它从千分之七浓缩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制造原子弹。这个浓缩过程是很复杂的,但它毕竟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而制造钚弹的钚-239,则是人工制造的,它的制造过程更加复杂。
简单地说,它是利用天然铀中的非裂变元素铀-238,使之吸收一个中子后衰变而成为另一种裂变元素钚-239,它就是制造钚弹的原料。而生产钚-239的手段,是利用核反应堆来完成的,因此通常把这种生产核燃料(如钚-239或铀-233 )的反应堆就叫做生产堆。
陈右铭自述——
不知江青怎样得到这份报告。江青很快就批了这份报告,并利用了这个报告。
江青当时还有讲话,后来我看到了这个讲话。她把这位教授在报告中说的内容重复了一遍,直接对科委的领导说:“你们要支持他们。”江青到处说:“我们的青年科学家,敢想敢干,有闯劲,是红色专家,他们不支持,我们要支持!”
江青一讲话,谁敢不听?科委很快派了工兵,帮他们搞堆工基地建设,准备建这个钠冷堆。
江青把他介绍给了李作鹏。李作鹏后来专门为这件事问过我。那时有人就劝我,不要对抗了,不然你陈右铭不会有好结果的。我开玩笑对他们讲,江青要抓我,我就准备蹲监狱!
后来这位教授要我去看他们搞的钠冷堆。我想,09已经有了模式堆,基本试成了,他再不会叫我拿它来做模式堆了,另外江青已经讲了话,江青的名声这么大,再不去看看说不过去。看完以后,我对他说:
“你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利用废金属,
利用别人报废的汽轮机,自己搞试验,不花国家多少钱,这种精神很好,值得发扬。但是作为工程来说,你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很难解决。
搞试验没有任何试验设备,简单用废钢铁管道来搞金属钠这样的试验,弄不好要死人的。另外你现在还什么都没有试,八字都没有一撇,你就在那里建基地,山洞都打好了,将来你怎么弄啊?你有总体方案吗?”他说:“现在还没有。”“你这样搞是很危险的,这个烂摊子你将来怎么
我不客气地说:收拾呀!”
后来他就没再找我了,江青也没再吹他。于是我松了一口气,以后不会为这事惹麻烦了。
--- 待续 ---
前文回顾:
/4_o0vjBiazTD4BJiaI2zCGUn29AmJO2Q.png)
/5_zic3aTseMJH9Uohp0fRMQxcmd14m8Q.jpg)
/6_SRyicpLgnLW6ua5Lneo4MonaMkianQ.jpg)
/7_z7vwIzfJ2ND71aR1sicMc2fQOiagOA.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