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八章核潜艇下水了 周总理批准系泊实验(2)

深海蛟龙 2020-10-30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陈右铭 李忠效 著

第八章核潜艇下水了

周总理批准系泊实验(2)

应该说,在正常情况下,由工业部门来管核动力专业是对的,但是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正处于“文革”当中,工业部门根本管不了,陈右铭作为09工程办公室主任,从实际情况出发,反对李作鹏的这个决定,也是有其道理的。
陈右铭自述——
开完会回来写纪要的时候,我就告诉王德宝:“关于十五所建制调动问题,不要写上去。”那时王德宝是09办公室参谋,又是我的秘书。
王德宝说:“不写上,李政委会整你的。”
我说:“你不要光考虑个人嘛!整我,那也得实事求是嘛!他怎么整我啊?顶多不要我当主任,不要我当副院长,他还整我什么?你们想一想,如果一写上去,咱还能干吗?”
所有的参谋都讲:肯定干不成了,+五所就翻天了,光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就做不完了,不要说搞核动力的设计了。
我说:“+五所的建制调动不要写。”
后来这个纪要写好了,先送给周希汉副司令员。周副司令员一看,
发现没有写十五所的事,就把我找去了,对我说:“右铭啊,你看,这怎么办?李政委他肯定不干的。
周副司令员也觉得这个不能写,但是他有一些顾虑。那时李作鹏是海军的大“左派”,不听李作鹏的话,那李作鹏还不整他?
我说:“他干不干我们跟他说清楚,最后如果他坚持要写,这个纪要一发下去,十五所乱了,核动力搞不成,我不负责,你要跟他汇报清楚。”
周希汉很为难,但最后还是说:“好吧。”

李忠效插叙——

据1987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介绍:周希汉,湖北麻城县人,1913年出生,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麻城县独立营通信班长,独立团通信排长、连政治指导员,1338团共青团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红九军作战科科长兼教导队队长,第31军作战科科长兼教导营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曰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386旅作战股股长,386旅参谋长兼太岳军区参谋长,南进支队司令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初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10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3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兵团军长兼滇南卫戍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右铭自述——

周希汉把这个纪要给李作鹏送去以后,李作鹏一看就火了,把纪要往桌上一放,拍着桌子说:“我讲的把十五所交给二机部领导,为什么没写?为什么不写?!”

周希汉说:“陈右铭同志想得比较细,他的意见还是有道理的。”

接着他就把这个理由跟李作鹏讲了一遍。

周希汉解释说:“陈右铭他们并不是不听你的指示,他们的意见是现在不要动,将来等核动力研究设计搞完了,体制怎么调整,再说。

‘文化大革命’后期再来调整。”

李作鹏气呼呼的,没有再说什么。实际上,这件事算是把他得罪下了。

不久,在成立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时候,就表现出他对我的不满来了。

造船工业领导小组的权力很大,水面舰艇和常规潜艇的研制,整个造船业,包括六机部,都归它来管。于是又要成立办公室,周希汉主持起草的报告,提议由我兼“船办”主任。

李作鹏在报告上批示:由刘华清同志任副参谋长兼造船工业办公室主任,另选一位懂业务的当副主任。

很显然,我当副主任都不行。

当时刘华清是国防科委副主任,因为受到“文革”的冲击,从国防科委回海军当副参谋长。后来刘华清就兼了这个主任。他不可能去干这个具体事,这个办公室的事谁干呢?最后周希汉一再请求,在常委会上又提,最后李作鹏勉强同意,让我当第一副主任,实际上他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干这个具体工作。

不久又成立718工程办公室,李作鹏还是反对我当办公室主任。

早在1965年,中央专委第13、14次会议就提出了关于建造海军观测船的问题,由国防科委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提出规划。防科委于1967718曰上报中央军委,请求批准研制远洋靶场测量船,担负导弹、卫星试验测量任务,代号为718工程。918曰,中央军委第93次常委会议讨论同意国防科委提出的初步意见,责成国防科委拟制具体计划报中央专委审批。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具体计划未拟制出来。

1970年6月23曰,国防科委会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召幵了测量船方案设计审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研制其他船舶的问题。与会同志提出,718工程船型多,技术复杂,按一般搞法,很难按时完成研制任务,建议仿照核潜艇工程办法,在中央专委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并作为专案工程列入国家计划。会议领导小组同意将这些意见上报中央专委。1970年10月25日,周总理在报告上做了批示。

周希汉主持起草了一份报告,提议由我兼任718工程办公室主任。

李作鹏说:“陈右铭当主任不合适。”

然后报告改为提议由国防科委的梁参谋长兼办公室主任,由我任副主任。李作鹏没有表态。

1970年12月25日,周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讨论718工程问题,在谈到领导小组成员人选时,总理没有表示什么意见。谈到办公室主任人选,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说:“梁参谋长不懂船,这个主任是不是还是海军来当?”

李作鹏说:“不,要科委来当。”

这时周总理说:“718工程也是船嘛,应该让陈右铭当主任,他是七院的副院长,原来又是搞舰艇的,他熟悉舰艇,熟悉船,他当过舰艇研究所的所长,现在当09办公室主任,不是当得很好吗?为什么不叫他当这个主任?还是叫他当办公室主任。”

我只向总理汇报过R次工作,他对我的情况记得这么清楚,使我感到意外。

李作鹏还是不赞成,他说:“梁是国防科委的参谋长,他当副主任不合适,要陈右铭当副主任。”

周总理说:“参谋长也可以当副主任嘛!就陈右铭当主任。”

李先念副总理当即插话:“不要争了,就按总理指示办。”

这就谁也不敢讲了。就定下来了。

09工程、718工程、造船工业,这三个大工程的办公室,我当了两个主任,一个副主任。

周总理要我当718工程办公室主任,不让国防科委的参谋长当,

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安排参谋长当主任或者当副主任都不妥:

一是科委此时不管海军装备的科研、生产,718工程是船,不应要科委管。

二是科委司令部是管各试验基地军事工作的。任务繁重,他不可能油很多时间来抓工程。

三是718工程包括航天测量、科学考察、航行补给、打捞救生等远洋军辅船,不仅船总体要科研设计,许多设备,特别是电子设备都要新研制,技术上也相当复杂,他未搞过科研,又缺少舰船使用、科研设计知识,不适合当这个头儿。

四是1965年取消军衔时,我是校官头(大校),他是将官尾(少将),高我一等,职务也比我高,要他当副主任不合适。

对于国防科委的参谋长当副主任,我,就未打算让他管什么事。所以,

将国防科委科技局海军处的人员全部调办公室工作,任命处长李琦为副主任。

从那次中央专委讨论718工程的会议之后,李作鹏对我更不满意了。不久,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从一个外国资料上看到一条消息,

说核潜艇航速可以搞到70节。他给李作鹏写了一封信,把这个信息告诉了李作鹏。李作鹏在“李副总长”四个字上画一个圏,拉一道出来,

批示道:希汉、华清同志阅后告陈右铭办。

过去他要是有什么与我有关的事,都是直接批示,陈右铭怎样怎样。

这次他没有直接批给我,我知道他是对我有气。

我把钱学森的信和李作鹏的批示拿来一看,就知道70节航速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我就跟周希汉和刘华清讲:“70节根本就达不到,马力、吨位和航速的关系是三次方的关系,如果要到70节的话,这个动力装置不知要有多大,然后这个艇的吨位II要加大,恶性循环,是不可能的。在水上嘛,还可以想办法,叫它飞起来,

搞水翼啦,气垫啦,减小阻力,在水下,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把阻力减少到这样大的程度。”

周希汉说:“那怎么办?”

我说:“我有办法,你们不要管。我跟你们汇报,你们出面讲,李政委会对你们有意见。所以你们不要吭气。”

回去以后,我口述,让王德宝起草了一个通知:某月某曰,钱学森同志给李副总长写了一封信,李副总长于某时做了批示,现发给你们,请你们做准备,具体如何执行,另行讨论。

实际上我就是应付一下,根本就没打算讨论。不可能做到,讨论它干嘛呢?

几天之后,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向周总理汇报试航问题。开完会出来,我走在前头,李作鹏在我后头一点,李先念和他走在平行位置上。李作鹏在后头喊我:“陈右铭。”

我就停下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大会堂外面正在下雨。

李作鹏问:“钱学森的那个信你们研究了没有?”

我说:“还没有研究。现在恐怕还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

我说:“吨位、马力和航速的关系是三次方的关系,目前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

〇我说:“达不到啊。”

“那为什么钱学森说能达得到?!”

我说:“他可能不懂舰艇,不了解舰艇的情况。”

“他不懂?他不懂你懂!”李作鹏很生气,声音很大,样子很凶,而且站下不走了。“他是专家,他不如你?!”

李先念和我很熟,他一看这个情况,就站下了,对李作鹏说:“哎,瞎子,怎么又在那骂人?”李作鹏的一只眼坏了,平时总带一副墨镜,所以李先念叫他瞎子。“你干吗又发脾气?”

李作鹏没有理李先念,仍然虎视眈眈地对着我。

我说:“他钱学森是搞空气动力学的,他对舰艇就不一定懂了。”

“他不懂你懂!他是专家!”

李作鹏又说这个话,我就火了 :“他不一定所有的方面都是专家,我能当艇长,我能开舰艇,他能幵吗?”

这时候李先念就在中间开玩笑:“做不到以后研究嘛,快走吧!”李作鹏大概没想到我会对他发火,而且言之有理,他一时无言以对,就被李先念拉着走了。

时过多年之后,李先念还记得这件事。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的团拜会上,我对他说:“核潜艇已经搞出来了,朱老总都去看了,你什么时候去看看哪?”


他说:“好。找个时间吧。”接着他就说,“那次也是在大会堂,你和李作鹏顶起来了,我看他对你不感兴趣嘛!

我说:“是啊,那一次要不是首长在中间转弯,我就麻烦了,就可能走不了,他会狼狼骂我一顿。”

可想而知,那一次争执之后,李作鹏对我更加不满了。好在李作鹏在担任09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期间,很少管这方面的事,主要是周希汉副司令员在抓。中央则由周总理亲自抓。核潜艇系泊试验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不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9.13”事件,由于在跟随林彪外逃的直升机上发现了核潜艇的资料,于是核潜艇事业又面临着一场新的危机……



——待续——

前文回顾: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