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闷罐列车 《从海底出击》(3)

叶嘉栋一开始不相信李正文不知道去哪里,现在看到班长一下变得凶巴巴的,他开始相信李正文的话了:军人在保密问题上是不讲情面的。

列车在飞驰,从狭小的窗户投进来的光线很有限。本来一面两个窗户,共有四个窗户,但是其中一个窗户被用铁皮钉上了,铁皮上剪了一个圆洞,安装了火炉的烟囱。闷罐车厢没有暖气,每个车厢都是用火炉取暖。火车出站以后,一直是那个小个子接兵排长在伺弄火炉,开始炉子不太好烧,弄得他灰头土脸的。火车速度加快以后,可能是外面的风抽的,炉火渐渐旺了起来。

接兵排长姓杨,大名杨成儒,人长得又矮又瘦,和高大亮站在一起,就像是大哥哥领个小弟弟,可是“小弟弟”却是“大哥哥”的上级。叶嘉栋发现,杨排长和高班长其实都是兵,因为他们的军装上衣都是两个口袋。识别干部和士兵的窍门儿还是李正文告诉他的。杨排长和高班长都是68年兵,因为杨排长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因此比高大亮进步快,当上了接兵排长。

杨成儒生好炉子,喝口水,清清嗓子对大家说:“新战友们!你们已经跨上了战斗的路途,战斗的路途不能没有战斗的歌声,下面,我教大家唱一首海军歌曲《人民海军向前进》!”

新兵们高兴地鼓掌。这时,车窗外隐隐约约传来歌声,显然是临近的车厢已经开始唱了。

 

  红旗飘舞随风扬,

我们的歌声多嘹亮,

人民海军向前进,

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

爱护军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保卫和平保国防,

我们有毛主席英明领导,

谁敢来侵犯,

就让他灭亡!

 

歌词不长,曲调也上口,杨成儒教了两遍,大家就会唱了。

唱完歌,杨成儒宣布:“下面以班为单位,天天读!”

“天天读”就是天天要读《毛主席语录》。在那个时代,“天天读”大家并不陌生,陌生的是一群陌生的人在一起读,陌生的是在飞驰的闷罐车里面读。因此人人都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高大亮掏出一本《毛主席语录》,是那种非常精致的很小的版本,拿在手里没有巴掌大,好在年轻眼力好,要是老年人看,得用高倍放大镜。

车厢里,除了三个窗户投进来的光亮,其它地方很暗,这样小的字必须要靠近光亮的地方去看。高大亮往光亮处挪挪身子,开始读起来: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

这些毛主席语录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作为新战士第一次“天天读”,又是在这样一列飞驰的闷罐车上,那种感觉还是挺新鲜。

这个车厢里面一共有四个班,每个班各把一个角落,四个班长所念的毛主席语录大同小异,好像是事先规定的内容,因此听起来就像是在演唱(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