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路见不平 《从海底出击》(2)
接着,薛平安重点了解了李正文与程仁智的关系。从外面看,他们的关系很一般,但是李正文有英雄主义情怀,爱好打抱不平,李正文与叶嘉栋和王兴国是老乡,关系不错。薛平安分析,极有可能是程仁智授意李正文带领叶嘉栋和王兴国进行了这次报复行动。他决定先从李正文这里打开突破口。
薛平安干保卫工作多年,积累了很多侦破案件的经验,对付像李正文这样的年轻人,他有的是办法。只是李正文这个人重义气,他也不敢掉以轻心,预先准备了多种方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攻下李正文这个堡垒,竟然没用吹灰之力。
“我知道在这个事件中,你只不过充当了一个次要的角色。如果算是团伙犯罪的话,你只是个从犯,程仁智才是主犯。”薛平安不动声色地说。
李正文看着薛平安,微笑道:“你怎么知道他是主犯?”
“你怎么知道他不是主犯?”
“我当然知道。”李正文仍然微笑着说,“因为我是主犯,部门长跟这个事件没有任何关系。”
“你是主犯?”薛平安有些意外。
原来,远航前的那段时间,性格开朗的程仁智情绪非常低落。他情绪低落的表现不是唉声叹气,而是少言寡语,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趣和幽默。在别人出现思想问题的时候,他会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对方的忧愁,让愁眉哭脸的人破啼为笑。比如叶嘉栋和别人闹了别扭,情绪低落,他会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你不还是纯爷门儿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再大的愁事,也没有太监愁;再弱的男人,也比太监强啊!
现在程仁智不开心了,李正文却不能用他说过的玩笑话让他开心。李正文很焦急,猜想部门长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然,像他这么乐观的人怎么会这样呢?他知道自己的资历浅,部门长不会跟他诉说心中的苦闷,他就和几个老同志套近乎,并从他们那里打听到,部门长家的后院不太安定。潜艇很快就要远航,部门长出海一个多月,后方空虚,无人看守,说不定后院要起火。他很想帮部门长解除这一后顾之忧。可是,那个第三者是谁,他一无所知,最后他想到一个办法:请他在船厂认识的一个工人帮忙。等找出目标,然后教训他一顿,起码保证部门长远航的这一个月家里可以平安度过。
李正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取了出来,进城找到那个工人师傅,委托他帮助调查。工人师傅很快就锁定了可疑目标。李正文感到一人势单力薄,就想请老乡叶嘉栋和王兴国帮忙。他把计划和他们一说,他们立刻表示愿意参加他的行动。本来李正文只想把闵大头堵在什么地方警告一下,让他不要再去碰易小雅,就在他们准备行动时,工人师傅通知李正文,闵大头到易小雅家里去了。李正文于是临时设计了那场“捉奸”行动。他负责去敲门,叶嘉栋和王兴国负责教训闵大头。没想到他们两个下手太重,居然把闵大头的小腿打断了。李正文心想,这家伙也太不禁打了!
调查组来了以后,李正文与叶嘉栋和王兴国共同研究了对策,所以一开始他们的口径非常一致。后来得知事情已经闹大,并把程部门长牵扯进来了,他有些不安,本来是帮部门长的,不能害了他,觉得应该好汉做事好汉当,起码要把部门长从这个案子中摘出来。所以,薛平安一找他谈话,他就将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主动把责任承担下来。
薛平安听了李正文的讲述,应该说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可他并没有案件告破的轻松,心情反而有些沉重。这个年轻战士的所作所为,出人意料,甚至让人感动,真是一腔侠肝义胆。一个普通战士,为自己的领导有这样的担当,这里面含有多深的官兵感情和兄弟情谊啊!
接着,薛平安又分别找叶嘉栋和王兴国谈了话,因为李正文事先已经向他们交代过,为了不牵连部门长,他要主动承担责任,他们就没再坚持,也来了一个竹筒倒豆子。这样一来,关于此案的真相应该说已经查明了。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薛平安需要写一个案情调查报告,上报舰队政治部,并抄送市公安局。报告写完,他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可是他的调查报告写到一半怎么也写不下去了,他似乎觉得这个案子还没有完,什么地方没搞扎实呢?他苦苦思索,不知问题出在哪里。这时,程仁智找上门来了。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