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军魂——阎保健的故事 (7)(2)
之后,阎保键天天看电视,结果一点消息也没有。他泄气地说:丁副司令去了一线,我还以为要开战了。看来又打不起来了。
阎保健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人在医院里面,心还在前线,在核潜艇上。他一直关心远航的核潜艇,不知怎么样了。
“他生病期间,我还定期向他报告远航核潜艇的情况。”周波对笔者说。
这次核潜艇远航时间,将打破由中国核潜艇创造的世界纪录,长达3个多月。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远航的核潜艇也是阎保健与疾病做斗争的精神支柱。
本来医生说他最多寿限是3个月,3个月过去了,看上去他的精神状况很好。
核潜艇返航归来前夕,阎保健给海军首长打了一个报告,他想亲自到码头去迎接他们。海军首长派人询问301的医生,阎保健能不能到三亚去?医生回答:绝无可能。他这种病不能动,更不能坐飞机。他胸中的积水在不断地产生,一直有几千毫升的积水在肺里,一咳嗽就会导致痉挛、窒息。坐飞机,很可能会死在飞机上。
在这种情况下,首长们大都反对阎保健去三亚。只有刘毅副司令作为阎保健的老领导,表示支持阎保健。他说:保健是快要死了,他一辈子干核潜艇,最后再看一眼,我能理解他的心愿。所以我同意他去。
阎保健最后还是没有去。海军主要首长不批准,他只能服从。
核潜艇返航归来那天,阎保健算着时间,给带队远航的潜艇基地司令员胡中明发了一条短信,当时潜艇还没有浮起。等潜艇浮起后,胡中明登上剑桥,打开手机,阎保健的短信就到了--
中明:热迎凯旋,兄弟们辛苦了!你们刷新前辈,创造了世界记录,为基地、海军铸造了辉煌,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庄重军礼!我还活着,正接受治疗。转兄弟们,多保重!拥抱!阎保健。
胡中明看完短信,视线变得模糊了。蓝天、大海,在他的视野里变得一片混沌。
后来我在采访胡中明时,胡中明说:我们对他(阎保健)非常敬佩,他非常专业,非常细致,心胸开阔,大度,和他共事心情非常舒畅,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基地成立初期,条件非常差,他作为参谋长,一心扑在工作上。2010年出任基地司令员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很多机制,推进了工作,部队实战化方面也有进步。他为后人立下了标杆,他是我们基地官兵学习的榜样。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