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秘密远航 《从海底出击》(6)

轮机班的任务主要是给蓄电池充电。为了防止暴露目标,充电都是在夜间进行,而且是水下航行充电。潜艇舰桥上有一个可以升降的空气筒,空气筒升起来的时候,有8米高,和潜望镜的高度相同。潜艇在“潜望镜深度”航行,把空气筒升起来,内燃机就可以工作了。海上的空气通过空气筒进入潜艇,进入机舱,供内燃机使用。空气筒的上部伸出水面的部分是用特种材料制成的,可以防止被敌方的雷达发现。如果海面风浪大,或者因为升降舵操作不当,空气筒经常会被海水淹没。为了防止海水灌入进气系统,空气筒的上端装有一个浮阀,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家用抽水马桶的上水开关,由浮子和阀门组成。当空气筒没入水中时,浮子就会随海水上浮,阀门立刻就会把空气筒的进口挡住。等空气筒露出水面,浮子自然下垂,阀门就会打开。2003年4月,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的361潜艇在执行远航任务时,就是因为空气筒浮阀关闭,艇内各战位操作不当,导致内燃机将艇内空气抽空,使70名官兵窒息而死。此时已是海军少将的李正文,听说361潜艇事故的原因是内燃机把艇内空气抽空了,开始他怎么也不相信,因为他是轮机兵出身,这样的事故难以想象。最后调查结果证明确实如此,他只能仰天长叹,双泪长流。

潜艇充电时,一般都是两台内燃机同时工作,一台航行,一台带动主电机当发电机用,给蓄电池充电。这时可以给全艇进行舱室通风。

潜艇蓄电池会产生氢气,氢气浓度达到一定数值,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据说外国潜艇就发生过氢气爆炸的惨剧。因此潜艇里面绝对不准吸烟。但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也有例外,那就是在内燃机工作的时候,在机舱里面可以吸烟。这个时候,由于内燃机工作,把各舱室的空气吸到机舱,氢气浓度已经降低,就是有明火也不会引起爆炸了。因此,那些喜欢吸烟的人,可以在此时到机舱来过一过烟瘾。

李正文不抽烟,也许是因为不抽烟的缘故,他对烟的味道特别敏感。在陆地上,他闻到烟味就感到不舒服,呛得慌。而在机舱里面闻到香烟的味道,会感觉特别香。有时他会贪婪地来一个深呼吸,将带有香味的空气吸上一口。

李正文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在艇内呼吸污浊的空气时间长了,味觉产生了变化;二是香烟不是在静止的空气中弥漫,而是在流动的空气中迅速飘过,这种流动的稍纵即逝的香味,没有形成足够的呛人的浓度。

航海长徐其梁是艇上有名的“烟枪”,烟瘾很大,每次刚宣布水下二级战斗部署,他就会第一个来到机舱,一下点燃两支香烟,一口能抽掉三分之一。李正文每次一见徐其粱,就会把当烟灰缸用的罐头盒递给他……

潜艇远航时,为了活跃业余文化生活,由副政委带领军人委员会的报道组成员办了一份《水下战报》。这是一份手写的报纸,每期只有一张,用16开的图画纸,双面抄写,内容都是各舱室官兵的投稿。李正文把他对香烟味道的感觉写成一篇短文《水下香烟格外香》,受到副政委的表扬。副政委说他观察生活细心,写出了潜艇兵的独特的感受,号召其他报道员向他学习,让他继续为《水下战报》写稿。只是李正文写稿的热情并不高,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个方面。

自从产生了“我要当艇长”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成了李正文挥之不去的梦想,也成了他满腔热情工作的动力。他不知道这个梦想能不能实现,他却愿意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他的战位在5舱,他的心却常常飞到了3舱。3舱是潜艇的指挥中心,那里有潜望镜,那里有雷达室、声纳室和海图室(也叫航海长室),还有鱼雷攻击指挥仪,更重要的是,艇长的指挥战位在那里。

李正文打定注意,要跟叶嘉栋套套近乎,先熟悉熟悉鱼雷指挥仪。休更的时候,他就主动找叶嘉栋,向他打听关于鱼雷攻击的知识,叶嘉栋受宠若惊,热心向他介绍情况。

有一天,李正文看见航海长徐其梁在海图室里朝他招手,他马上走了过去。上次政委说让他们学习地理知识,他就一直想到海图室去看看海图,却不敢。自己毕竟是一个轮机兵,随随便便往海图室里面钻,会让别人有看法的。现在是航海长叫他,正中下怀。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