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水下晚会 《从海底出击》(6)
甲:你知道“猫鼻头”在什么地方?
乙:噢,这我知道。
甲:在哪里?
乙:在猫脖子上。
甲:什么呀!
乙:你不是问“猫鼻头”在什么地方吗?猫鼻子在猫头上,猫头不在猫脖子上,在哪?
…………
这个相声的“包袱”设置得很有趣,说到此,大部分听众大概还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个什么“猫鼻头”,但是叶嘉栋已经知道了。昨天,叶嘉栋在3舱底听王兴国和另一个舰务兵在争论台湾一共有几个港口,争了半天也没争出个结果,叶嘉栋建议他们到2舱去看挂在墙壁上的大地图,现在,他们竟把争论的内容编成相声了!他们所说的“猫鼻头”,是台湾最南部的一个港口。
抖开“猫鼻头”这个“包袱”以后,他们又海阔天空地谈起了台湾到底有多少港口,哪里还可以建码头,哪里可以靠潜艇,哪里对货物运输比较方便,甚至还谈到在哪个港口安家,仿佛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台湾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了。这个相声不时引来大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叶嘉栋想,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表演精彩,还因为他们表达了大家的心愿。
晚会在继续进行,舱室里充满了活泼、战斗的气氛。水兵自编自演的节目虽然比不上专业剧团的演出精彩,但在这大海深处,在这非常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却显得格外有意思,几乎每一个节目,都有一段小故事。
鱼雷兵苏波的诗朗诵《练》,就是在副政委的启发之下写出来的。
昨天,叶嘉栋下更后到1舱准备休息,刚跨过1舱的圆形防水门,就看见湿漉漉的地板上趴着一个人,两脚搭在一个罐头箱上,头朝下,在做俯卧撑,副政委坐在一边笑眯眯地看。
“……15……16……17……”苏波一边做一边气喘吁吁地说着。舱室很热,他早已汗流浃背。
“这是干什么?”叶嘉栋好奇地问。
“练兵。”鱼雷班长替苏波回答。
叶嘉栋心里琢磨:说是锻炼身体倒还实际,说是练兵……潜艇训练哪有这门技术?这又算什么技术?叶嘉栋把后一句话说了出来。
“这是基础课目。”鱼雷班长说。
苏波是河南兵,身材比较瘦小,力气不大,每次手操发射管都累得呼呼直喘,而且速度也不够快,为了提高操作速度,他便坚持加强臂力的锻炼。海上条件有限,他就因地制宜,不是把一根管子当单杠练“引体向上”,就是趴在地板上练“俯卧撑”。
苏波一直做了50个“俯卧撑”,才从地板上爬起来。
副政委递给他一条毛巾,对他说:“小苏,明天开水下晚会,你得出个节目。就说说你练兵的体会吧!”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