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训练外军 《从海底出击》(6)

潜艇兵冬天的工作服是一种黄颜色的棉衣,没有兜,朝鲜水兵和中国水兵穿同样的棉工作服。出海的时候,2舱会专门为朝鲜军官准备一些水果。有一次,叶嘉栋亲眼看到了让他吃惊的一幕。

朝鲜军队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军官在的时候,士兵都规规矩矩,军官不在的时候,才敢干自己想干的事情。那天出海,2舱的电工兵舱室长洗了几个苹果,装在一个盘子里,那是为艇长等军官准备的。后来军官们有事离开2舱,旁边的水兵立刻一拥而上将苹果“抢”走。因为工作服没有兜,他们只能藏在怀里,然后用手在外面挡着,以防掉下来。结果还没等他们把“战利品”转移出去,艇长过来了。按照规定,士兵见到长官必须立正。水兵看到艇长,一紧张,忘记了怀里有东西,马上立正,结果怀中的苹果便接二连三地滚了出来,让艇长脸上很难看。因为有中国军官在旁边,朝鲜艇长不好发作,只是狠狠地瞪了部下一眼,用朝鲜语嘟囔了一句什么,朝鲜水兵慌忙拣起苹果溜走了。

由此可见,朝鲜电影里面那堆积如山的苹果,可能有些浮夸。后来叶嘉栋在值更的时候和朝鲜水兵聊天――很多朝鲜水兵会说简单的汉语,有的还是在中国延边等地出生的,几岁以后才回到朝鲜――问他们朝鲜的苹果是不是很多,像电影《摘苹果的时候》里面表现的那样,他们坦率地说:电影里面都是假的,那堆积如山的苹果,底下是沙堆,上面才是苹果。

并不是所有的朝鲜水兵都那么坦率,有的人很爱虚荣,比如那个叶嘉栋带的鱼电兵朴哲南,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儿。朝鲜没有橘子和香蕉,朴哲南不知道橘子和香蕉需要剥皮,以为和苹果一样可以带皮吃。结果他拿起来就咬,橘子皮和香蕉皮的难吃程度可想而知。叶嘉栋告诉他,橘子和香蕉要剥皮吃,朴哲南则硬着头皮说:没关系,在我们那里就这么吃。朝鲜和丹东只有一江之隔,根本不出产橘子和香蕉这类南方水果,其实他在来中国之前根本没见过橘子和香蕉!就连叶嘉栋在当兵之前也没吃过橘子和香蕉。

叶嘉栋觉得自己就够爱虚荣的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爱虚荣的人。他自我分析,爱虚荣是因为心里底气不足,都是些穷人和没见过世面的人所为。他发誓要逐步丰富自己,要早日成为一个不爱虚荣的人。

朝鲜水兵带来了很多朝鲜画报,内容和中国的《解放军画报》和《人民画报》差不多,大都是领袖图片和工农兵图片,几乎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不过朝鲜人的穿戴毕竟与中国人不同,特别是朝鲜女人穿的民族服装,要比中国人清一色的蓝黑服装好看多了。另外上画报的朝鲜女人也很漂亮,仿佛个个都是美女、明星,看了养眼,所以每次值更,中国水兵都会让朝鲜水兵带几本朝鲜画报到艇上看。让叶嘉栋没有想到的是,看画报居然看出了一个“政治事件”。

这个“政治事件”说起来有些荒唐。画报上有一张金日成像,不知什么人,在金日成的脸上用圆珠笔轻轻画了一个道道,被政治副长发现了,他认为这是对伟大领袖的不忠,因此要进行严格追查。结果,最后追查到朴哲南头上,是他把画报带到艇上以后出现画痕的。这样一来,就追查到了当班值更的中国水兵,朝方需要中方水兵出面作证。

叶嘉栋是当班的中国水兵之一,又是朴哲南的教员,自然难脱干系。叶嘉栋被叫去作证时,心里有些紧张。因为那个阵势他从来没有经历过。朝鲜方面有两个人,一个是政治副长,一个是翻译。中国方面是三个人,一个是支队保卫科科长,一个是本艇副政委,还有一名保卫科干事,负责记录。副政委基本没说话,都是保卫科长在提问。也许是职业习惯,保卫科长的口气就像是在审问犯人。姓名、职务、专业等基本情况问完之后,开始问具体经过。

“你第一次看到这本画报是什么时间?”保卫科长问。

“大概是晚上八九点钟。”

“当时图片上有没有这道画痕?”

“好像没有,我没注意。我不太爱看这种图片。每期画报都有金日成那张脸……”

“问你什么说什么,没问你就不要说!”保卫科长说着,还看了朝鲜的政治副长一眼。

叶嘉栋马上意识到,自己有点画蛇添足了。对保卫科长说:“您问吧,我绝不多嘴了。”

“你后来又看过画报没有?”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