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训练外军 《从海底出击》(9)

叶嘉栋向李正文转达了朴哲南的谢意,并继续向李正文求证:“是不是真的看到了你说的那种情况?”

李正文反问叶嘉栋:“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就是得到答案,还有什么实际意义么?”

叶嘉栋说:“如果是真看到了,你不怕引火烧身,挺身而出勇敢作证,精神可嘉;如果你没看见,敢于冒着被定为伪证罪的危险,为一个朝鲜水兵勇敢作证,那简直就是侠客转世,义士再生!”

李正文笑道:“叶嘉栋,我发现你现在口才了得,水平见长。不过你言重了,他朝鲜的火再旺,也烧不着我啊!所以我不用怕什么,更不会有什么危险。”

叶嘉栋说:“我是在为你担心,我们不能让她们失望啊!”

李正文顿时沉默不语,神情变得有些阴沉。他知道叶嘉栋所说的“她们”是指浦丹梅和燕抒琴。因为她们的“壮举”,把叶嘉栋和李正文也“绑”在了一起,她们成了时刻鞭策两个男人前进的动力。

五一节前夕,他们得到消息,浦丹梅和燕抒琴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中国自古以来的法律都是“杀人偿命”,但是考虑到此案“事出有因”,并有自首情节,故予以轻判。当时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一阵唏嘘。能活着,自然好,但是20年的刑期对于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说,是何等的煎熬?

五一节前夕,海军部队开始换装,由灰军装换回原来的上白下蓝和全蓝军装,战士恢复水兵服、水兵帽。叶嘉栋和李正文商量,穿水兵服拍了一张合影,给燕抒琴和浦丹梅每人寄去一张,鼓励她们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这封信是经过艇上领导批准,才寄出的。他们一直没有收到燕抒琴和浦丹梅的回信,也不知她们收到照片没有。他们在盼回信的同时,仍然积极工作,防止出现纰漏。

训练朝鲜人的过程和本国潜艇训练课目相同,从一号课目开始,一直训到七号课目。只不过训练的严格程度有所不同,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主要是带着他们把所有的课目走一遍,从理论到实践,亲自感受一下过程。更深层次的战役和战术问题,则只能由他们自己去摸索、总结、提高了。

一开始是中国人操作,朝鲜人看,然后是朝鲜人操作,中国人看,等到朝鲜人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干了。

当时中国有两个造船厂造33型潜艇,一个在武汉,一个在上海。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材料,上海人比较细致,武汉人比较粗犷,上海人造出来的潜艇,要比武汉人造出的潜艇精致许多,因此,提供给朝鲜的潜艇都是由上海的船厂制造的。武汉的船厂制造的潜艇只供本国使用。比如,同样的管子,上海人会让它顺着潜艇固壳走,既美观,又不会影响到任何人;而武汉人会让它突出在外面,不但难看,甚至会碰头!

等把朝鲜官兵训练完毕,另一路人马从上海船厂接来的新艇就到了,然后朝鲜人高高兴兴地开着潜艇回家去。中国海军会派出专家组进行“保驾”,一直把他们送回家,并在那里逗留一段时间,以便他们遇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专家组人员很少,每条艇只有10来个人,大都是机关的业务长,艇上派出的人员就更少了,基本都是干部,没有战士。

叶嘉栋和李正文当然不会成为专家组成员,把朝鲜人送走,他们的外训任务就算结束了。朝鲜人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北海舰队在东海饭店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双方参加外训的人员。朴哲南特地让叶嘉栋带着他给李正文敬酒,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最后竟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他希望李正文能去朝鲜看他。李正文说,如果我能去朝鲜,一定去看你。

看见朴哲南哭得稀里哗啦,叶嘉栋心里有些不大自在,长这么大,还从没见一个大男人这么哭哭啼啼的。

外训结束,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转动机械、出海训练、战备值班、政治学习、体育锻炼等等。战士的青春就是在这样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度过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