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人生无常 《从海底出发》(2)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他们的故事渐渐从人们的闲谈中淡出,也不再有人在他们背后指指点点。他们在被人遗忘的故事中浴火重生。
1975年,“文化大革命”进入第9个年头。在运动一开始就被打倒了的邓小平,因周总理生病住院,他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委托,以71岁的高龄全面主持中央工作。1月5日,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出一九七五年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大权在握的邓小平,开始对全国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
中国海军的潜艇事业在“林彪事件”中一度受挫,一下精简了很多人,但是发展方向没有改变。1975年5月3日,毛主席对海军建设做出指示: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青岛潜艇支队根据上级的部署,连续成立了一些新艇队,干部紧缺。155艇是支队、舰队和海军的先进单位,出海多,官兵技术过硬,因此每成立新艇队,都要从该艇抽人,老兵提班长,班长提军士长,军士长提部门长,部门长提副长,副长提艇长。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正文和叶嘉栋被同时提升为干部。李正文为轮机军士长,叶嘉栋为鱼雷军士长。原轮机军士长王峻岭提升为动力长,冷延昌接替李正文担任班长。
在支部讨论李正文和叶嘉栋提干问题时,有人提出一年前他们打伤“情敌”并导致两个姑娘入狱之事,艇长廉仲方首先表态:“第一,那个人太坏,该揍!如果你是当事人,你要是忍气吞声,会被人看不起。第二,那两个姑娘犯罪入狱,与李正文和叶嘉栋没有直接关系,她们杀的不是好人,虽然入狱,也是一种自我救赎。总之,那件事,不能作为问题影响二人的使用。咱们关起门来说,不能在外面说,我喜欢有血性的年轻人。军人,就是要有血性。”
政委也跟着表态:“我同意艇长的意见。有血性的战士是狮子,没有血性的战士是绵羊。我们在考虑提拔这两个人的时候,态度是慎重的。”
既然军政一把手都表了态,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李正文和叶嘉栋提干以后,很多热心人都来给他们介绍对象。“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工厂工人多年没有调整工资,二级工的工资只有38块5毛,而部队排级干部(行政23级),每月工资是52元。海军的舰艇干部还有出海补助,水面舰艇干部每月补助12元,潜艇干部每月补助15元。如果休假,每月还可以按每天2元的标准退伙食费,30天就可以退伙60元。除此之外,潜艇上还经常发水果,发罐头,发巧克力之类的糖果。因此,青岛姑娘找对象,首选为潜艇干部,其次为水面舰艇干部,再次为陆勤干部,最后才能轮到工厂工人。
潜艇部队每提升一批新干部,马上就会有人来打听:有对象没有?没有?想找什么样的?
李正文和叶嘉栋早就知道这个行情,因此他们商定:如果有人来问,就说有对象了,免得麻烦。此时他们心里还都无法忘记那两个为了他们而进监狱的姑娘。提干以后,他们又分别回去休了一次假,回家之前,政委特别找他们谈话,千叮咛万嘱咐,回家不要去监狱探视,免得无事生非。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影响了个人的前程。政委把这作为一条纪律提出来,他们只能严格遵守。
1975年9月,支队要推荐一批年轻干部入校学习。从1971年的下半年,部队的院校逐步开始恢复,一些没正式恢复的也办起了教导队,目的是培养年轻干部。海军是高科技军种,很多东西不是仅仅靠传、帮、带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要经过院校学习。李正文和叶嘉栋被列入推荐名单。叶嘉栋将去青岛海军潜艇学校学习航海长专业,李正文将去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学习机电长专业。在政委找李正文谈话的时候,李正文提出了一个让政委感到为难的问题,他不想去学习机电长,想去学习航海长。这种情况平时很少有。(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