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按图索骥 《从海底出击》(3)

叶嘉栋想想说:“可也是哈!”他不得不佩服李正文在这些问题上总是高他一头。李正文好像天生就是一个老成持重、颇懂政治的人。

“天安门广场事件”闹腾了一阵子,刚刚消停下来,7月6日,朱德委员长又去世了,接着就是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刚刚平静的心,被接踵而至的政治地震和自然地震所打乱。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消失,100多万人无家可归,20多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全国人民刚刚从大地震地恐慌和悲痛中解脱出来,9月9日,毛主席又去世了。流年不利,1976。

周总理去世的时候,叶嘉栋哭得很伤心,这是他第一次经历伟人去世,感情的潮水如同海啸般奔涌,泪水像是失去节制一般流淌。接下来的悲伤事情太多,朱德委员长去世,流泪;唐山20多万人遇难,流泪;等到毛主席去世的时候,虽然也伤心,但是泪水已经没有那么多了。苦难让人变得坚强。

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来,部队首先进入战备状态。这个时候,中国乃至世界局势变得非常敏感,部队必须保持百倍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然情况。

全国人民刚刚从追悼毛主席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全国各行各业开始正常运转,10月6日,“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部队再次进入紧急状态,飞机不准升空,军舰不准出港,部队不准调动。不用明说,大家都知道,除了战备,随时迎击来犯之敌,更重要的是,避免出现内乱。只要部队不乱,国家就不会乱。

对于“四人帮”,大家几乎没有什么好感,从感情上说,部队还是站在周总理和老帅们一边的,从周总理逝世以后,关于江青、张春桥等人的流言就渐渐多起来,比如,江青参加周总理追悼会,是戴着帽子的;别人都是和邓颖超握手,张春桥则是和她拥抱了一下。于是社会上流传了几句顺口溜:该脱帽的不脱帽,不该拥抱乱拥抱……这些顺口溜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和倾向。

叶嘉栋不是那种对政治形势十分敏感的人,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还是比较清醒的,那就是看李正文的政治态度。在“林彪事件”之后的几年里,政治事件非常多,“批林批孔”、评“水浒”反“投降派”、张铁生黄帅的“反潮流”、批判“三项指示为纲”等等,搞得大家晕头转向。有一次叶嘉栋问李正文对那些变幻莫测的事情怎么看,李正文显得很老练地说:“咱们是小人物,搞不清上面的事情,只要掌握一个原则,随大流,就不会错。尽管毛主席说,‘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就算大家都错了,也法不责众。”

叶嘉栋觉得李正文言之有理,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政治上的风头出不得。不过他又常常寻思:随大流往往难以崭露头角。可他又没有勇气去“反潮流”。这个问题让他心里纠结了很长时间。

“四人帮”倒台之后,举国欢庆,这也说明了“四人帮”的不得人心。叶嘉栋暗自庆幸,听从李正文的劝告,随大流随对了,那些被封为“反潮流英雄”的张铁生等人,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生逢乱世,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实在太重要了。在这个问题上,叶嘉栋不得不佩服李正文。

 

“四人帮”倒台一个月之后,国内政治形势非常平稳,部队解除紧急状态,开始恢复正常的秩序,飞机可以上天了,军舰可以出港了,这时,原155潜艇艇长廉仲方被提升为支队副支队长。艇长是副团级,副支队长是副师级,廉仲方属于越级提升。但是,廉仲方在艇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整整10年!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支队机关管理混乱,已经当了(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