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以人为本 《到舒坦为止》

第十五章 以人为本
正式选举之前,候选人要向职工代表进行竞选演说,宣讲自己的施政纲领。候选人一共有5人,用抓阄的方式排出发言的顺序。于梦雷抓了个第5名,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先讲的人可以先声夺人,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后讲的就难免要重复别人讲过的话,有鹦鹉学舌之嫌。不过后讲也有后讲的好处,可以从先讲者那里受到某种启发,从而使自己的演讲内容更全面更丰富。
虽然于梦雷给人作报告一点不怯场,但要参加竞选演讲心里却有些紧张。他忽然感到小腹发胀,想上厕所,便在心里笑自己没出息。他听人说过,新兵上战场,一听见枪炮响就想撒尿。他在心里对自己说,看来竞选跟上战场差不了多少,勇敢点,勇敢点。可是膀胱的膨胀感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厉害了。于是他就慌慌张张往厕所跑。
忽然听见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是洗染车间退休工人狄万祥。于梦雷从监狱里出来刚进厂的时候,曾经在洗染车间干过,那时狄万祥还没有退休,他干活很认真,对于梦雷也挺和气,时不时就发一声感叹:“你妈这个人可不一般,可惜呀……”所以于梦雷对他印象非常好。几年不见,狄万祥显得老多了,也瘦多了。
“狄师傅,您也来啦?”于梦雷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能不来么?这可是咱们厂的大事!”狄万祥凑到于梦雷跟前,抬起青筋暴露的手来,攥成一拳头,说:“要有信心!我们支持你!”
于梦雷很受感动,用双手把狄万祥那个瘦瘦的拳头握住了,说:“谢谢您,狄师傅!”说完他调头就往会场里走,回到座位上才发现刚才忘了上厕所。使他感到奇怪的是,膀胱的膨胀感消失了,他也不想上厕所了。
前4名候选人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每人的发言都不乏精彩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缺乏具体的让人信服的措施。特别是在面对代表们的提问进行答辩时,显得准备不够充分,回答不够得体,措施不够得当,代表们不很满足。
轮到于梦雷发言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他用在监狱里服刑期间到处作报告已经练就的好口才,侃侃而谈,对答如流,表现出了非凡的演讲才能,把市政府秘书长等一大批政府官员都给惊呆了。
一开始,于梦雷采取低调入场的策略,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风风火火,咄咄逼人,志在必得。他说:“与其他候选人相比,我是最没资格当厂长的。因为我有一段大家都知道的不光彩的历史。如果是在过去,像现在这样以厂长候选人的身份到这里来,面对这么多的职工代表讲话,我连想都不敢想。现在,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思想,为我们这些愿意改过自新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干的新天地,使我有机会站到这个讲台上来,把自己对如何搞好我们工厂的一些想法告诉大家。我并不奢望自己当选厂长,我想,如果我的一些想法能对当选的厂长有所启发,也是好的。”
接着,他就工厂的出路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首先,要解决工厂的管理体制问题。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按上级决定的工厂拍卖价格,由职工集资把工厂买下来,按出资多少占有股份;另一种是将工厂的固定资产化为国家股,再由职工筹集一些资金,按个人股投入,作为工厂的启动资金。但是第二种做法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是国家股的存在,将无法摆脱工厂这些年所欠债务的沉重包袱,二是国家股是绝对大股,将是控股单位,谁来具体管理?如果还是纺织局来管,那就势必要由纺织局派人来当董事会的董事长,这个人在董事会上的意见将举足轻重,这样以来,民主选举的厂长就很不好干,弄不好又走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纺织局长不乐意了:“这么说,你是对政府部门不信任喽?”
于梦雷平静地回答:“不是不信任,问题是……过去你们派来的厂长把工厂搞好了么?管理体制没有改变,容易造成领导意志决定一切的局面。”
代表们纷纷表示支持于梦雷提出的第一种方案,即:职工集资买厂,做真正的工厂的主人。大家催他继续往下说。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