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同船过渡 《到舒坦为止》

第二十一章 同船过渡
于梦雷派人把靳羽白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羽白,从今天开始,你就走马上任吧!”
靳羽白点点头。他知道董事会已经批准对他的任命,只是由于他要求调离命令没有宣布。
“来,坐下吧。一起开个碰头会。”于梦雷说。他上任伊始,就决定每天上班之后要开个“厂长碰头会”。有事则长,无事则短,主要是把各个方面的情况通通气,免得在哪个环节的配合上出现脱节,影响全盘的工作进度。
于梦雷告诉靳羽白,他的任务是抓紧时间把织机修好。干针织的,织机不转,一切完蛋。现在资金紧张,买厂剩下的钱还要买原料,能给他的维修费很少,叫他自己照量着花。
靳羽白再次点点头。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暂时没有。于梦雷又对另外两位副厂长发布指示。他说,在工厂没有正式开工之前,除了跑原料、跑市场的一小部分人员,其他职工一律参加恢复整理厂容厂貌的工作。他认为,厂容厂貌代表着职工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为工厂走上正轨打下基础。一个企业的经济要振兴,首先是职工的精神要振作。毛主席他老人家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靳羽白发现,于梦雷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俨然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大将军。丝毫也看不出他当过劳改犯的影子和在哥哥面前低声下气那种神情的痕迹。俗话说,能屈能伸大丈夫。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佩服于梦雷。心想,这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在于梦雷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工人们自己动手,修好了织机200台,铺设厂区水泥路面7500平方米,把长期失修漏雨的车间、仓库修补完善5000平方米,清除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100多吨。一眼望去,整个工厂像是换了一个样。
换了样的还有职工的精神面貌。这些活又脏又累,可是没有叫苦的,也没有偷懒耍滑的。
奚大江问于梦雷:“人还是那些人,你说这精神头咋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呢?”
“关键是工厂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职工真正把厂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干了。”
“我记得50年代的时候,这个厂子刚成立,全体工人热烈响应党的号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爱厂如家,那真是把厂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一样。你说,现在这是前进了呢,还是倒退了呢?”奚大江感慨万千。
于梦雷笑笑说:“现在党中央不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了么,而且说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如果把40年放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来考察,那只是很短的一个时期,所以不能说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搞经济建设还没有经验,新中国就像个呀呀学语的小孩子,思想不成熟,说点不冷静的过头话是正常的。童言无忌嘛!现在不是有句很形象的话--‘泡沫经济’么?其实那时说的10年赶超英美的大话,也是属于泡沫性质的。马克思早就对共产主义下了定义,经济方面,要物质极大的丰富,像喷泉一样涌流;政治方面,要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精神方面,要把劳动当成人生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干活比吃饭都重要,不干活就不能活。这种境界是那么容易达到的么?过去共产党的许多领导干部,号称信奉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连马克思的最基本的思想都不清楚。所以难免把实现共产主义看得简单了。从这一点上说,邓小平才是真正读懂了马克思的,还有现在的第三代领导人。”
奚大江说:“我看你应该把这些话也给工人们讲一讲。”
于梦雷连忙摆手:“免了,免了。我一个劳改犯,一个党外人士,还是少讲这种吓人的话题吧。我的根本任务是把生产搞上去。这些内容应该留给你去讲。”
奚大江叹了口气:“(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