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潜艇壮士胡虎》

序言  《潜艇壮士胡虎》

序 言

李忠效

我是一名由海军潜艇水兵成长起来的作家,1969年入伍,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2016年退休,军龄48年,在职从事专业创作38年。退休后,我继续坚持写作。我写的作品大多是海军题材。尤其是退休前后的几年间,主要在写海军的航母、核潜艇的历史以及与海军有关的人物传记。我了解海军,热爱海军,我要给海军留下一些相对真实、客观的历史资料,这样才能对得起我穿了48年的海军军装和海军每月发给我的不算低的工资。做人要讲良心,我绝不会做那种“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事情。

2003年4月,海军361潜艇失事,70名官兵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严重的潜艇事故,按理应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严重事故的调查却被某些人以“讲政治”为借口武断中止,未能留下真实的调查报告,甚至造成一起冤案。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柴油机“飞车”导致全艇人员瞬间死亡,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一般人说不清楚,而我,在潜艇部队工作了10年,其中7年是在艇上干轮机,从轮机兵、轮机班长到轮机军士长,我干过轮机班所有的战位,不谦虚地说,时过40多年,现在让我回到艇上去,我仍然可以熟练操作03型和33型潜艇柴油机。361潜艇发生的事故,如果是别的作家去写,会很吃力,我则驾轻就熟。

我曾在2008年和2014年两次到361潜艇所在的支队采访,不过那时我写的是361潜艇事故之后重新组建的故事,我写的那篇报告文学题目为《361潜艇“重生”记》,关于361潜艇事故,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就没写,不过那时我已经采访了一些了解情况的官兵。

2019年5月,我开始写《大海军魂――361潜艇罹难记》,继续进行采访。因为事故已经过去了16年,当年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有的去世了,有的退役了,有的退休了,很多人分散在全国各地,要想找到他们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抛砖引玉”的方式,先整理出来几篇短文,发表在我的博客上,并通过我的微信朋友圈转发出去,以期引起有关人员的关注。我的这一计划收到很多的效果。从海军官兵到总部首长,他们对我写361潜艇事件表示大力支持,纷纷提供采访线索和有关资料,使我的采访工作得以不断深入。

在此期间我了解到,361潜艇副政委胡虎的家乡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那里是当年贺龙闹革命曾经住过的地方,他家住的那条街叫“红军街”,他家还曾是红军一个团部的所在地。他的爷爷是手工业者,开烟铺,会卷烟,贺龙经常到他们家烟铺买烟,贺龙还想让他爷爷当警卫员,因为胡家几代单传,家里老人没让他跟贺龙走。胡虎从小听爷爷讲红军故事,立志长大当兵保家卫国,后来他居然真的实现了自己愿望……于是我想到胡虎的家乡去看一看。

2019年11月,我利用到郑州某监狱采访的机会,顺路去了一趟胡虎的家乡,采访了胡虎的家人,胡虎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后来我写了一篇报告文学《来自“红军街”的潜艇勇士》。在此期间,我意外得知,胡虎的妻子徐征保存了她和胡虎的200多封往来书信,我看了其中的几封,很受感动。我想再为胡虎做点什么,于是我决定给胡虎编一本书,把这些信收在里面,给世上留下胡虎曾经来过的痕迹。

于是便有了此书。

2020年7月1日

 

序言  《潜艇壮士胡虎》

 

本网站近期连载李忠效主编【纪念文集】艇壮士胡虎》

序言  《潜艇壮士胡虎》

序言  《潜艇壮士胡虎》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3]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