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斗警报 《从海底出击》

第五章  战斗警报  《从海底出击》第五章  战斗警报  《从海底出击》

 

第五章  战斗警报

 

新兵连的生活是紧张而又枯燥的。白天除了政治学习就是出队列操,晚上几乎夜夜都要跑警报,有时是新兵连自己组织的,有时是支队组织的,有时是舰队组织的。有时一天夜里还不止一次。1970年元旦的晚上,先是新兵连在前半夜组织跑了一次,凌晨1点支队组织跑了一次,凌晨3点舰队又组织跑了一次。

为何海军部队上上下下如此重视备战?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来自东北的战火硝烟的笼罩之中。

1969年3月2日的“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极度紧张,边界上不断出现武装摩擦,双方边界陈兵无数,随时准备开战。

“珍宝岛事件”亦称“珍宝岛自卫还击战”,这场边界冲突的爆发,是双方结怨已久的对立情绪的宣泄。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权力斗争白热化,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和其制定的政策,同时随着苏联国力的日益增强,对待社会主义盟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华援助非常感激,并且不赞同苏共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这就与赫鲁晓夫领导的苏共产生了矛盾;赫鲁晓夫向中国提出建立“联合舰队”,限制中国发展自己的核自卫力量等做法,表明苏共已经不再以无私方式帮助中国,而是更多地考虑本国利益,将中国绑在其战车上。

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发,苏共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国家不惜大打出手。随后发生的中苏论战持续了10余年,双方都想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批驳对方的思想。在赫鲁晓夫时代,双方关系已经有所恶化,但并没有达到分裂的境地,中苏关系的裂痕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中苏的分歧已经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恶化为国家间的敌视状态,中国一方面要摆脱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中国的控制,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要面临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处境非常艰难。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尤其是1968年发生苏联入侵捷克事件后,中国认为苏联提出的“有限主权论”是对一个国家主权严重的侵犯,正在经历“文革”内乱的中国开始了对苏进行备战。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我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并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我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克制忍让的态度,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仍无收敛。最终导致一场震惊世界的武装冲突。

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我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