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英雄情结 《从海底出击》

第七章  英雄情结  《从海底出击》第七章  英雄情结  《从海底出击》

 

第七章  英雄情结

 

出海回来,潜艇靠上码头,李正文的耳朵还在嗡嗡地响。从潜艇里面爬出来,走到浮码头上,感觉浮码头在摇晃;走到陆地码头上,感到陆地码头也在摇晃。这时他才意识到,不是码头在晃,是他的潜意识在晃。他尝试着站稳,再看码头,发现码头不晃了。

在海上,李正文也晕得一塌糊涂。他甚至比叶嘉栋晕得还厉害,原因是,他还不习惯机舱里面润滑油和柴油油烟的气味儿。再加上内燃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艇摇、烟熏、机器响,晕船的感觉就更难受了。

机舱前部有一个大脏物桶,呕吐的时候要比叶嘉栋方便一些,叶嘉栋必须把嘴靠近小脏物桶,才不会吐到外面;李正文用的大脏物桶,口径要比小桶大许多,所以呕吐的时候,不必顾虑吐到外面来。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瞄准”和不“瞄准”,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第一次呕吐,憋的时间长,压力大,“黄龙”一蹿几尺远,如果动作慢,再加上“瞄”的不准,难免会吐得哪里都是,打扫起来更令人作呕。

晕船这一关,是每个新兵最难过的关。

晕船和很多事情一样,精神作用很重要。精神不倒,人就不倒,精神倒了,人就站不起来了。

李正文熟读《毛主席语录》,在《毛主席语录》的第十九节《革命英雄主义》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李正文牢记毛主席语录,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在晕船呕吐多次的情况下,仍然站立在自己的战位上。

在李正文的潜意识中,是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的。李正文的爸爸有一个战友,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叫黄丑和。李正文曾在爸爸的办公室里见过他。一开始,李正文没太把他当回事,看上去他和爸爸的其他战友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和蔼,一样的威武。

那天,李正文闯进爸爸的办公室,看见一个陌生的军人在座,愣了一下。爸爸向那人介绍说:这是我儿子,老大。接着又对李正文说:叫黄伯伯!

李正文礼貌地点点头,叫了一声“黄伯伯好”。

黄伯伯向他招招手,把他叫到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感叹道:“日子真是不见混啊!才几年,儿子都长这么高了!”

爸爸说:“可不是嘛,再过几年,我们就老了。”

后来李正文回到家里,对妈妈说在爸爸的办公室里见到一个黄伯伯,妈妈说:“是么?那一定是黄丑和!”

李正文看见妈妈眼睛发光,觉得很奇怪,他不知道黄丑和是什么人,就追问妈妈:“他是不是很厉害?”

妈妈说:“他是战斗英雄!”

李正文当时还小,才十来岁,对什么是战斗英雄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他是从妈妈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特别的目光,意识到战斗英雄是值得尊敬的人。

他从妈妈口中得知,黄丑和当年名气很大,报纸电台都宣传过他的事迹,当时妈妈还在学校读书,曾经听过抗美援朝英模代表团的事迹报告,曾经远远地见过黄丑和。他的事迹还被编成歌曲到处传唱:(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