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英雄情结 《从海底出击》(2)
后来,志愿军回国,部队没有营房,临时住在老百姓家里,碰巧黄丑和所在的部队就住在姥姥家的村子里。姥姥家也住着几个军人,其中有一个是黄丑和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是从一个炸弹坑里爬出来的。一次美国飞机大轰炸,巨大的气流把他们抛进一个炸弹坑里,幸免于难。从那个炸弹坑里爬出来的一共有三个人,其中一人后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
有一天,黄丑和来李正文的姥姥家看望他的战友,李正文的妈妈这一次近距离地见到了黄丑和。再后来,妈妈嫁给了黄丑和的战友,那个人就是李正文的爸爸。
多年以后,李正文在一个资料上看到,黄丑和,直隶(今河北)正定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野战军排长。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太原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长。同年9月在朝鲜澄波里阻击战中,率连击退美军在炮火掩护下的十七次进攻,歼敌三百八十余人,击毁敌坦克两辆、吉普车一辆。立特等功。1951年9月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员称号。所在连队立集体一等功,被授予二级英雄连称号。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是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特等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每一个荣誉都是响当当的!
李正文因为爸爸是战斗英雄的战友,妈妈是战斗英雄的崇拜者,因此他从小就在心灵中埋下了一颗英雄主义情结的种子。和平年代,难以造就英雄,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打起来了,李正文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兴奋”了几天。这也是他哭着喊着要当兵的原因。他虽然当的是海军,不是陆军,不能亲赴珍宝岛前线,但是敌人来自海上的可能性很大,海军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情结的人,小小的晕船呕吐算得了什么?李正文尽管很难受,可他还是挺住了。他从班长、军士长以及老兵们投来的赞赏的目光中得到鼓励,吐了就吃,吃了再吐;再吐再吃,再吃再吐。他的表现让老兵满意,也让他自己满意。
相比之下,那个和他一起分到轮机班的北京兵方国庆,就显得逊色多了。出航以后,还没宣布“水上二级战斗部署”,他就自己跑到4舱,栽倒在一个铺位上不起来了。军士长王峻岭很生气,让带他的老兵柳庚森去叫他起来,叫了两次叫不动,气得柳庚森狠狠踹了他两脚,也没用。
潜艇下潜以后,潜艇不晃了,方国庆才睡意蒙眬地爬起来,摇摇晃晃地来到机舱,结果没有一个人用正眼看他。
李正文暗暗自喜,亏得自己意志坚定,否则岂不是被人看不起?
第一次出海,李正文就确立了在新兵中卓尔不群的地位。
然而,精神归精神,意志归意志,晕船呕吐、晕船难受、机器声震耳欲聋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被两台2000匹马力的内燃机震了一天,耳朵的嗡嗡声总也挥之不去。本来机舱里是有海绵耳麦的,就挂在前舱上部的阀盘上,可是,老兵不用,李正文也不好意思用。他不知老兵为什么不用,不用自然有不用的道理或者原因。暂时不方便问,以后再问吧!
李正文走上码头的时候,隐隐约约听见什么人在叫他,会是谁呢?耳朵嗡嗡的,听不真切。等他回过头看的时候,被人一拳捣在肩窝处,把他捣了一跟头。定睛看时,才发现是李显武。
“你耳朵聋了?这么叫你也不答应!”李显武大声大气地说。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