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水下晚会 《从海底出击》(2)

这样的解答,叶嘉栋觉得太简单,就缠着徐航海长详细讲讲。于是,徐航海长抽出一张图,摆开了架势。他一边指着海图一边说:“海洋暖流分湾流和黑潮两种,湾流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如闻名世界的墨西哥湾流。墨西哥湾流虽然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墨西哥湾,再沿墨西哥海湾海岸流动,海流的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湾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转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它的厚度200米-500米,流速2.05米/秒,输送的水量比黑潮大1.5倍。”

“那黑潮呢?”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其实,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于海的深沉,水分子对折光的散射和藻类等水生物的作用等,外观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徐航海长说。黑潮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中国台湾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的南部流去,于东经142°、北纬35°附近海域结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岛附近,黑潮分出一支来到中国的黄海和渤海。渤海湾的秦皇岛港冬季不封冻,就是受这股暖流的影响,它的主支向东,一直可追踪到东经160°;还有一支先向东北,与亲潮(千岛寒流)汇合后转而向东。黑潮的总行程有6000千米。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流。夏季,它的表层水温达30℃;到了冬季,水温也不低于20℃。在台湾省东部,流宽280千米,厚500米,流速为1节-1.5节(1节=1.825千米/小时);入海后,虽然流宽减少150千米,速度却加快到2.5节,厚度也增加到600米。黑潮流得最快的地方是在日本潮岬外海,一般流速可达到4节,不亚于人的步行速度,最大流速可达6节-7节,比普通机帆船还快。整个黑潮的径流量等于1000条长江。

“我们在暖流里面还要待多久?”

“不清楚。”徐航海长说。

叶嘉栋学到了不少知识,他很高兴。

潜艇在水下航行,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当时还没有惯性导航仪和GPS导航系统,测定舰位的方法比较原始,只能用“六分仪”。这是一种适用于船上观测天体高度和目标的水平角与垂直角的手持仪器,由分度弧、指标臂、动镜、定镜、望远镜和测微轮组成,弧长约为圆周的六分之一,故得此名。

每天晚上夜幕降临以后,潜艇就会浮出水面,艇长和水手长最先登上舰桥,如果海况良好,艇长就会命令航海长携带六分仪上舰桥测定舰位,因为是通过天文星(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