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 打捞沉艇 《从海底出击》(6)
他来到3舱,来到航海长室,那位年轻的航海长侥幸脱险,当时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本来想在航海长室里面拿一件什么做纪念,寻找了半晌,没有找到合适的东西。
在5舱,他发现了一把开着的铜锁,于是就拿了它。本来还想找找钥匙的,舱室太乱,没法找,只好作罢。
从艇里出来,他感觉像是在地狱里面走了一遭。艇外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空气清新,海风吹来,淡淡的咸味沁人心脾,他不由得在心中感叹:活着真好!
走出船厂,李正文手里攥着那把铜锁,心情沉重。一个男青年从他身边走过,他听见男青年叫前边一个女孩“红霞”,心里不由得一动,让他想起闪红霞来。闪红霞那天离开医院以后,再没有和他联系。回想当时她那样子,他是让她伤心了。伤心就伤心吧,今天她不伤心,将来就是我伤心。
爱情本来就是一件伤心费神的事情。好像什么人说过,爱情也是一种伤害,爱得越深,伤害越重。可是人们明知如此,还要为之。这就是爱情的不可理喻,不可救药。
潜艇沉没,是一场悲剧,舰队领导心情非常沉重,尤其是司令员和政委,心理压力更大,不仅仅是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的人,还因为他们是主要领导,要负“领导责任”。曾经有小道消息说,他们两个原是要调海军总部工作,分别担任海军副司令和副政委的。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可能了。十几天的工夫,他们都显得老了很多。
舰队党委常委在讨论庆功会的时候,司令员和政委发生严重意见分歧。
政委认为:“155潜艇的沉没,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但是在援救逃生人员和打捞潜艇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对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要打破立功受奖比例的限制,给那些该记功的同志记功,该受奖的同志受奖。”
司令员表示反对:“这毕竟是个事故,是个丧事,我不同意把事故当故事说,把丧事当喜事办。”
两个一把手出现分歧,其他副职就比较为难了,无论表态支持哪一方,都逃不脱“得罪”另一方的嫌疑。所以大家只好暂时保持沉默,静观事态发展。
政委显得有些无奈地说:“我们老了,无所谓,但是年轻人还要走很长的路,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他们鼓鼓劲儿,这是必要的。我们能给他们的也就这么点东西。”
司令员说:“我不反对给大家鼓劲儿,该记功的也要记功,但是我反对把本来悲悲切切的丧事搞得那么轰轰烈烈,喜气洋洋。这毕竟不是打沉了敌人的潜艇,毕竟不是打捞‘阿波丸’那样的历史沉船。这是我们的灾难,是我们的耻辱!”
政委耐心地说:“灾难总会过去,但是英雄主义的浩气将会长存!耻辱靠什么洗刷?靠我们的英雄主义的精神洗刷。司令员,我们能不能这样,双方都退一步,将庆功会的规模和宣传的力度降低一些,但是立功受奖的面还是尽量宽一些?”
司令员勉强同意了政委的这种所谓的“折中方案”。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只要同意了立功受奖的面放宽,那庆功会的规模和宣传力度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庆功大会胜利召开,充满喜庆的气氛。如果没有对死去的同志默哀这个程序,就很难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庆功会。也有人说,用喜气冲冲晦气,挺好。事过多年之后,司令员还对那次庆功会耿耿于怀,对他的老部下们说,那次搞得不像话!
一次重大事故,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安占军、李显武、李正文、叶嘉栋荣立一等功。唐东风等4人荣立二等功,多人荣立三等功;两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两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荣获个人嘉奖和集体嘉奖的若干。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的长篇小说《从海底出击》(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