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笑 | 关于对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定期评议的建议
近年来,政府基层职能部门的“衙门化”越来越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屡见不鲜。上级提倡“把权力关进笼子”,想法是好的,但是“笼子”在哪里,没有人知道。仅仅靠那几条法规,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没有具体的办法对他们进行管束,一些思想品质不好的人,便肆无忌惮,专横跋扈,鱼肉百姓,贪腐无度,很多小官成了大贪,导致民怨难遏,上访不断,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加大了“维稳”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的威信,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严厉整治的时候了。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权力”最好的“笼子”。

怎样才能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呢?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定期进行评议,可建立“行政警告”、“限期改正”、“末位淘汰”等制度,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公仆”,而不是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现在有个不好的风气,下级只向上级负责,向领导负责,不向百姓负责。这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命运掌握在领导手里,而不是在百姓手里,这样必然导致一些人目无群众,眼珠只会朝上看。长此以往,群众基础坍塌,政府威信降低,后果极为严重。
今年的上海(也包括其他地方)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令人反感和寒心的事情。比如,上海市政府对外宣布,上海市从来没有下令封闭社区,都是下面社区自己干的。可能真是那么回事。还没等上面下令,下面就积极主动地把上面想说还没说的事情给干了。在疫情封控期间,各基层单位干了很多好事,也干了很多令人发指的坏事,具体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你懂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还不是担心上级摘了他的乌纱帽,不把百姓的疾苦当回事。如果把乌纱帽拿在百姓的手里,看他敢对百姓颐指气使,趾高气扬?
因此,为了让基层干部和公务员知道自己的身份--人民公仆,为了让他们不敢在百姓面前盛气凌人,必须把他们的乌纱帽放在百姓手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议,或者一个季度一次,或者半年一次。评议的时候,要有群众代表和上级领导参加,每人有一次痛改前非的机会,否则,降职降薪,或者开除“公仆”身份。
中国目前还没有条件进行投票选举各级官员,但可以进行满意度评议。只要把这个评议的权力交给百姓,中国的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好起来。可以想象,“公仆”会成为真正的“公仆”,贪官会减少,上访会减少,还可以大大降低“维稳”的成本。
如果大家觉得我的建议有道理,请积极转起来,然更多的人看到,特别是让那些“两会”代表看到,最后变成提案,送到国家高层那里去,变成行政纪律或者法规。
只要大家积极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各方面情况一定会好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也不是不可能。
2022年9月11日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踩一下[1]

顶一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