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厂家来人 《深海两万里》(2)


  高个子是个新兵,原来在潜艇上干过,动力长认识,轮机专业的,一起值过更;就是怕吃苦,不知道给哪位领导送了点礼,就调到岸勤去了。一看动力长对他这样,知道一点原因,更不敢在干部面前表现不快,虽然一边回答“是,听到了”,可又想与动力长解释更多似的,嚅动着嘴,又不走开,却不知向动力长说点什么为好。
  动力长看他愣着不走,还想挽回点什么,就说:“快走吧,三舱这么挤。没看到啊?!”
  三舱检查呼吸器,确实拥挤,也有些乱。
  
  袁动力长,琐碎的事很多,大到动力系统,小到艇上的灭火器,移动照明,小小的头灯等,都由他负责。特别是遇到有重大任务时,每一件小事,都必须有预想。潜艇上叫“预案”。
  有一次出海,有一艇不小心挂上了渔网。那钢缆粗得超出了想象,缠绕艇身,无以脱开。钢锯?不行,太平斧?不行,好几把太平斧子都砍掉了把手,还未砍断钢缆。当时就是没有带“液压钳”。不是没有带,那装备部不好领到这种液压钳。领导就非常生气。
  
  “液压钳带了吗?!”有人半开玩笑,问袁动力。
  “带了。平时训练都得带呀。现在出海,意外多,除了裹尸袋没带,什么都带上了。”
  袁动力一句话刚落,三个女人惊叫了一声:“你吓死人了!”
  “出海带裹尸袋干吗?”女人不解。
  潜艇就是个“铁棺材”,“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装备可靠性还不太高,有时也伤人;人的身体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难保不生病。裹尸袋是要带的。每次带裹尸袋医生往往是偷偷地找地方藏,不让新兵看到。有一次潜艇出海训练还有为救落水战友,他自己却牺牲在了太平洋,没有回来的。
  早期,咱还有一条潜艇,去远海,还带上了“舷梯”,准备回来后好靠码头。结果,海上风浪一大,舷梯松了,在海上,伴随着风浪,打得叮咣直响,水手长去固定,结果壮烈牺牲。
  听完袁动力这么一说,女人们都说:“干你们这一行,真不容易!我来这里一会儿,这舱室里就觉得憋气、心慌、难受……”
  后来他们边干活边聊许多扯淡的事不提。

本故事纯属虚构(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1]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