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整装待发 《深海两万里》
五 整装待发
一天,高温晴热,中午码头,却是更加地安静。
大潮的水位几乎满上码头上边,把潜艇托浮得而起,恰如一个个大黑怪,静趴于码头两侧。此景既有“蝉噪林愈静”更有“潮高水更蓝”之色。
打破中午宁静的,是一辆封闭军需车,缓缓倒车,直进到一号码头中间,惊起了一大群早已占领码头的海鸥,鸣叫着飞向空中……
司机下车,到岗楼打电话。
艇员宿舍。
“全体艇员集合上艇!”一阵铃声之后,值更的大喊。大中午的,不太寻常。
军需的人已经到位。艇员,则由副政委——李红兵带队,前来装载。
不到两小时,一大卡车货物,被兄弟们全部装到了潜艇里面。
这行动,导致大家议论纷纷,猜想着可能要去的远航。但艇长政委,一丁点儿也没有提及过,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地,以值班为由,快速装载完毕。
装载的时候,有四个人不在:艇长,政委,副长,航海长。
他们干什么去了?
他们在首长那里,听首长的布置。
首长,在指挥室,桌上放着一大堆海图。
“你们这次要去,到达这儿。”首长用手指着海图上的一个点,“这儿,我们从未去过。这是上级的意思,是极大的考验。这么远,你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而且必须万无一失!”首长转向航海长,问道:“计划都做好了吗?”
“万一有点差错,耽误了时间,航程不好补回来,平均速度太快。”航海长却是这样回答首长。
“艇长,你看到了吗?你的航海长很优秀,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也正是我担心的。来回总航程接近两万里,你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规定的地点。如果,你们按计划时间,到达不了预定地点,那可是个大问题,战术目的就不能达成。”首长夸奖了航海长,还指出了问题,双手伏在案上,抬头扫视艇长及各位。
“海上要灵活机动!”艇长即时补上了这一句。
“对了,要灵活。”首长接着说,“一定要灵活机动,不能把计划执行死了。好像一切按计划执行,是对上级负责,其实不然。我们要对战术目的负责。”首长露出极为肯定和满意的笑容,向着艇长、政委、副长各看了一眼,以示他们都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
“首长,您去吗?”政委转移了一下话题。
“不一定,我得等上级安排。”首长略带叹声道。
“那我有件事,想请示首长。”
“你说。”首长非常平和。
“在最炎热的季节,我们不可能带足量的新鲜食品,保鲜很难,烂了不好处理。在海上,我们想多用罐头,特别是水果罐头。你看如何?”
“这事还用请示吗?”首长现一脸疑惑,政委一看赶紧说道,“首长有所不知,这些年来,我们的食品罐头,都是装上艇,然后再卸下,若食用,军需部门会扣双倍的钱。所以,一旦任务结束,靠码头,都原封不动地原数还给军需部门。战士们装装卸卸、搬搬看看,却一罐也吃不着,都有意见。”
“有这事?!这罐头是我们潜艇训练的消耗品,我们不按计划消耗,过期了,给谁用去?难怪乎,现在一个罐头影子都看不见了。原来他们这么干的?!”略停片刻,首长说,“这事我出面说。你们该吃就吃,别担心。”
听了首长这话,政委心里有了底了。
潜艇政委,在艇出海时,统领后勤和政治工作。
新鲜蔬菜吃不了多少天,这下可以吃罐头了,政委心里的菜谱又多点新鲜货。政委知道,远航出发前,一定会自己去订菜谱的。
任务已经明确,远航,到最远的地方。
何时出航,不知道!只有听命令。
等待是漫长的。
特别是已经明确了任务,已经给你上了弦了,还得一点也不能说,不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谈论远航之事,这更难。但这是纪律。
因为,前面有几条潜艇远航,一出去,就被发现。当然,这必然要怪敌人天天在我们的家门口抵近侦察骚扰,但保密工作没有做好,是有教训的。
等待——还是等待。
支队范围内只知道,刚刚全训合格的艇要担任值班,这是规矩,也是习惯做法。所以,一切都正常,没有人知道远航之事,连他们的家属都不可能知道。
一个月?不知道。
两个月?不知道。
三个月?不知道。
六个月?不知道。
本故事纯属虚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