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州路到青台山 —— 庆祝潜艇学院成立69周年(2)
五、学科专业
学院目前共设置7个本科教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水声工程、航海技术、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
学院主要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有:兵种战术、作战指挥、电子信息工程、作战仿真、水声工程、航海技术、水下作战环境、水下目标识别、遥感军事应用、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水下爆破等。
学院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教育专业,3个现职军官培训专业,17个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大专专业和19个技术兵培训专业。“兵种战术学”是全军重点学科,“潜艇作战模拟实验室”和“海军水下作战环境研究与应用实验室”是全军重点实验室,“水声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工程、战术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战术学、军队指挥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物理海洋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专业学位硕士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军事指挥、军事装备。

学院航海实验室
六、重大成果
建院以来共取得各类科研、学术成果近千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及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
七、人才方阵
潜艇学院75%以上的教员具有博士、硕士学历;40%以上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拥有全国全军优秀教员19名,获得军队育才奖金奖、银奖100余名。有“将军”教员4名。从事潜艇作战指挥、装备使用教学的教员大多数具有潜艇部队任职经历。从各潜艇部队聘请有40余名军事指挥员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69年来,学院为潜艇和防救部队培养了10多万名军事指挥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近100名成长为共和国将军,4名上将。并涌现出一大批军事科技专家。为7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留学生和水上救助打捞管理官员。学院水兵方队曾4次参加首都国庆阅兵典礼。


学院水兵方队
八、办学目标
潜艇学院办学目标:把 潜艇学院建设成为全军顶尖、世界一流的军事院校,建设成为潜艇技术运用理论的研究基地、潜艇合格人才队伍的培养基地、潜艇武器装备技术的创新基地、潜艇部队特色文化的传播基地。

毕业联欢
九、历任院长、政委
历任院长:傅继泽、易耀彩、于侠、张震春、苏军、高振家、朱意达、陈叔韩、李树文、崔福林、张磊愚、刘光悠、魏学义、顾祥兵、支天龙、王宇。
历任政治委员:吴西、王昕、何明智、赵洪博、陈辉、杨宝镶、李中文、蒋少志、肖德基、刘玉、秦兴和、夏克伟、董凤纯、王岳忠、商亚恒、周名贵。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1]

顶一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