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战友三代情

我和张曙战友入伍后同在青岛海军潜艇某支队211号潜艇上服役,后来又都先后调到同一个单位海军潜艇学院工作,退休后还住在同一个大院。50年过去了,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而且这战友情延续到了儿子辈、孙子辈,两个战友三代情深,这种缘分只有在部队中才有。

张曙1970年12月入伍,比我晚了不到2年,在潜艇上我是轮机兵,他是鱼电兵。那个时候潜艇出海训练特别多,在潜艇艰苦的工作环境里真称得上是同舟共济。我们俩在潜艇上服役期间表现积极,很快都入了党。1974年初,我被选送到海军潜艇学院教员培训队学习,第二年,张曙也考进了潜艇学院鱼雷部门长班学习。课余时间,我们两个来自同一艘潜艇的战友经常在校园见面,一起交流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我学习结束后分到了教研室当了助教,张曙毕业后回到了原来的潜艇支队在潜艇上担任了鱼雷部门长。

在后来的十多年里,我们两个战友之间一直关系密切。尽管不在一起,但因为我们俩同在青岛市,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相约见面小聚或一起看望原来潜艇上的艇首长和其他战友。由于张曙在潜艇上表现出色,他担任鱼雷部门长没几年就被提升为副艇长、实习艇长。让我没想到的是1990年,张曙又从潜艇部队被选调到潜艇学院水中兵器实验室担任主任工作。我们两个战友又走到了一起。此后又过了7年,张曙从潜艇学院转业到了青岛市北区公安工作,虽然到了地方上班,但他一家仍住在潜艇学院,在大院里我们经常能见到。张曙转业到地方工作以后,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地方,他除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分管片区内一位有病的孤寡老人,不光自己日常去老人家里照顾,还动员当医生的爱人小刘也常去为老人送医送药。他们两口照顾老人的事迹在报纸上宣扬过,央视12频道还专题报道过。他的事迹一时被当地传为佳话。2015年,张曙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被青岛市北区评为“道德模范”。市北区政府门前整条马路的路灯杆上挂满了他的大幅照片。作为战友,我为张曙转业到地方后取得的骄人成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两个战友三代情

央视专题报道张曙照顾社区老人的事迹

我和张曙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结婚成的家,成家后不久两家都有了第二代,而且都是男孩。两个孩子同时在部队大院长大,先后上完学后参加了工作,他们从小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来自同一艘潜艇的好战友,所以他们也就成了好朋友。巧合的是,我们两家的儿子结婚时间都是在2009年国庆节,举办婚礼的日子分别为国庆放假期间的2号、4号。更巧合的是,2011年,两个第二代家庭的第三代出生,第三代又都是个男孩。我们两个战友在同一年里都当上了爷爷。

当上爷爷的我们都先后退了休,退休后在家买菜做饭带孙子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两个孙子同一年入幼儿园、入镇江路小学,两个还是同一个班。爷爷辈、父母辈是好战友、好朋友,孙子们自然也就成了好朋友。节假日我们老的偶然相约外出旅游,寒暑假第二代带着第三代也一起参加有关活动。两个战友,三代友情就这样在不断加深、延续。

在大院,我们两个老战友经常见面,每次见了面总有说不完的话,从老两口的身体到儿子、儿媳的工作,再到孙子的学习,挨个说一遍。年已古稀的我们也说到将来,还设想着两家成立了个互助组,一起抱团养老呢。

两个战友在半个多世纪里建立起的这份亲如兄弟、亲如一家的战友情,历久弥新,我们都格外珍惜。                          

两个战友三代情

张曙(左一)和本文作者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19]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