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急如焚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2)
张勇和邵淳一样对此事没有信心,因此就没有马上给徐增平汇款。徐增平那边催得很急,天天催。5月17日,张勇才签字,让财务人员把115.6万美元划到徐增平的账号上。
钱一到手,徐增平就“失踪”了,不再与张勇联系。几天过去,一点动静也没有,张勇给徐增平打电话,手机关机,办公室座机没人接。张勇打电话问创律公司董事会秘书梁启洪,租拖船的事情怎么样了?梁秘书说他不清楚,不是他经手办的。
张勇心中有些恼火,徐增平把钱骗走了,连面也不露了。1999年5月26日,张勇怒气冲冲,郑重其事地给徐增平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亲笔信:
关于我们支付115.6万美金后仍无行动
徐总:
有几句话我不能不说,请你三思。
首先别为了你公司目前的困难而影响了启航之大事,更不能在这紧急关头打资金的主意。既解决不了你公司的问题,反而误了大事,这个责任及分量你是十分清楚的。
也请你重新看看你5月14日的有关支付115.6万美金的“保函”内容,不要忘记一年来你多次承诺。
目前大家都明白,但不去说,为了大局。李×就是犯了他自以为是的毛病,最后自己倒台。老徐,我了解内幕,我们既是伙伴又是老乡,我应向你尽以实言,请你三思为上。
希尽早到乌克兰安排启航,是头等大事,那时大家都得以解放。
达程投资有限公司 张勇
99.5.26
(此函复印件参见本书附录一:《本书正文中涉及的有关文件》之五《1999年5月26日张勇致徐增平的催促函》:《关于我们支付115.6万美金后仍无行动》)
张勇把徐增平的“保函”复印了一份,在空白处写道:“小梁:请徐总重新解释5.14保证书的内容,事到如今怎么办?张勇,5.26”
张勇派人把信件送到香港创律公司,结果仍然没有回音。
张勇给香港创律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梁启洪打电话,问他:信转给徐总没有?
小梁说:转了。
张勇问:徐总怎么没有回音?一开始小梁吞吞吐吐,后来张勇火了:你们创律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板说话不算数,秘书说话吞吞吐吐,以后还怎么和你们打交道!
小梁最后只好实言相告:新加坡的船务公司说,搞不定,又把钱退回来了。
“钱呢?”
“这得问我们老板。”
“船务公司收不收钱?”
“只收个手续费。”
张勇又给徐增平打电话,问他钱哪去了?徐增平公开说:花了。别的开支没有钱,把这笔钱划走了。
张勇心里骂道:骗子!真是厚颜无耻!
张勇事后查明,徐增平付给那个新加坡船务公司18万美金,剩余的97.7万美金全部落入徐增平腰包。

1999年5月,张勇在徐增平办公室商谈
“瓦良格”号航母尽快启航事宜(张勇提供)
左起:徐增平秘书、徐增平、香港议会议员、张勇
1999年5月29日,香港一家报纸刊登了一条徐增平购买豪宅的消息,张勇一看,恍然大悟,徐增平此前那些令人费解的行为,一下有了答案。
去年2.5亿购入 余数1.8亿昨付清
创律完成购深水湾37号
[本报讯]去年底以二亿五千万售出深水湾道三十七号的独立大屋,乐声电子执行董事谭学林指出买家已于昨日在最后限期完成交易,据中资背景创律集团徐增平正式入主这座有港版凡尔赛宫之称的独立大屋。
(下略。全文参见本书附录一:《本书正文中涉及的有关文件》之六《1999年5月29日香港报纸关于徐增平购买豪宅的报道》)
张勇迅速将此消息转告邵淳、戴岳、吴宇等人。大家认为,徐增平买豪宅的时间是1998年底,航母迟迟不能启航,肯定是徐增平把钱拿去买豪宅了。

二
1999年6月的一天,吴宇打电话对张勇说:张总,这个股份咱不扛了。邵总说,为了稳住东方汇中,让他们和咱一起搞“瓦良格”的事,股份都转给他们。
吴宇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是不愿意的。16年后,吴宇接受我的采访时坦诚说道:邵总想把股权给东方汇中,我一开始心里就不同意,但是不好跟邵总说。他想的是能把这个事办成就行,可我不这样想。这个项目是用我隆泰源公司出的钱,融资也我去融的,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凭什么拱手交给别人?我可以给你利润,却不能失去主动权。邵总说要给他们,我就跟着演戏,最后虽然协议签了,但转股手续一直没办。实践证明。我不办是对的。股份在华夏证券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达程的账上,证明国有资产没有流失。
后来随着事态的不断变化,高增厦退出了东方汇中公司董事会,变更股权的事便不了了之了。
高增厦为什么退出东方汇中公司董事会呢?是因为徐增平把高增厦告了一状。此为后话。
在华夏证券公司拿到澳门创律公司80%股份之后,华夏证券公司就成了澳门创律公司的大股东,有绝对的话语权。邵淳决定:要集中保管“瓦良格”项目的所有文件。在此之前,几乎所有文件都由徐增平的香港创律公司管理。现在大股东变了,大股东提出保管文件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邵淳指定张勇负责找徐增平索要“瓦良格”项目的有关文件和印章。这个看上去并不复杂的工作,操作起来居然非常艰难。
按说,张勇和徐增平属于“瓦良格”项目的同一个团队,但是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的,于是就失去了默契配合的基础。徐增平由澳门创律公司的大股东变成小股东之后,正憋着一肚子气,要想让他把文件交出来,就像从他身上剜肉一样不情愿,极尽搪塞、推诿之能事。
张勇的达程公司在香港会展中心,徐增平的创律公司在香港世贸中心,两处距离不远,张勇每天从自己的公司步行到徐增平公司去“上班”,张勇戏称为“联合办公”。有时在徐增平那里一坐就是半天。
张勇每次去,徐增平都是笑脸相迎,客客气气地陪他喝茶,抽古巴大雪茄。张勇知道古巴大雪茄很贵,以前从未品尝过,在徐增平这里第一次体验到了。徐增平眉飞色舞地告诉张勇,古巴大雪茄和别的雪茄不同,它不但尼古丁很少,还可以清痰。如果吸一口放在烟缸上,它会自然熄灭,不会像别的雪茄那样自己一直烧完。什么时候想吸了,可以重新点燃,如果烟瘾不是很大的人,一只古巴大雪茄可以抽半天。
张勇问:多少钱一支?
徐增平说:要120元港币。
张勇听后感觉吃惊。当时他吸的香烟每包才20多元港币。
徐增平喜欢抽烟斗。他手握大烟斗,轻松喷出一口青烟,问张勇道:你知道我的大烟斗多少钱吗?
张勇说:不知道。
徐增平把大烟斗递给张勇看,得意洋洋地说:5000港币。他把手向室内陈列烟斗的架子上一挥:好的有几十万的。
张勇扫了一眼那些陈列架上的烟斗,对徐增平说:咱们还是谈谈正经事吧!
徐增平说:还有什么正经事?
张勇说:交文件的事。
徐增平若无其事地说:有的文件存档了,有的找不到了,还有的正在用……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然后很享受地吐出一个个烟圈,眯着眼睛陶醉地欣赏着,然后再一挥手,把烟圈打散,悠然自得地说:放心吧!误不了事的。
张勇最看不惯他的这种表情,严肃地说:徐总,北京催得很紧,请你三天之内,把文件备齐,派人送到达程公司。拜托徐总费心了。
徐增平说:应该可以的,请张总放心吧!
就这样,半天过去了,一张纸都没有拿到。(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