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水下敌情 《从海底出击》(2)

,还有一次是配合水面舰艇反潜。

三号课目是鱼雷攻击,鱼雷指挥仪派上了用场。作为新兵,叶嘉栋当然没资格亲自上机操作,只能站在一边看,感受那种战斗气氛。

“战斗警报!鱼雷攻击!”艇长下令。

战斗警报拉响了,铃声和蜂鸣笛声交织在一起,配上一闪一闪的灯光信号,再加上急促的战斗口令:“7舱备战!”“6舱备战!”……那气氛就跟真的战斗场面一样震撼,激动人心,振奋人心。

叶嘉栋发现,鱼雷攻击的程序很复杂,艇长通过潜望镜观测海上目标,将有关数据报给航海长和鱼电兵,航海长在海图上推算,鱼电兵在鱼雷指挥仪上计算,然后把数据报给艇长,艇长要根据“敌舰”的航向、航速、舷角、方位、距离,测算发射鱼雷的时机,包括提前量。稍有误差,便无法击中目标。

发射的鱼雷是训练鱼雷,也叫“操雷”,和战雷的区别就是弹头没有炸药,而是水。设定的航行深度也要超过目标舰的吃水深度,否则就会误伤目标舰。打出去的操雷还要回收,每次鱼雷攻击训练都会配备捞雷船。操雷在航行一段时间之后,弹头里面的海水会排出来,操雷浮出水面,由捞雷船捞走。也有操作不当或者操雷出故障,操雷未能浮出水面,沉入海底的情况发生。操雷一旦沉入海底,就无法寻找,就要损失一条鱼雷。鱼雷的造价很高,据说当年从苏联进口一条鱼雷,价格相当于购买一架米格16战斗机。

那天一共打了三条鱼雷,全部命中,全艇上下欢欣鼓舞。

至于那次反潜训练,也给叶嘉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潜艇在规定的“就位点”下潜,然后开始和猎潜艇“捉迷藏”。

    潜艇舱室里安静极了。远处传来猎潜艇的螺旋桨“哗哗哗”搅水的声音。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那个“危险”时刻的到来。叶嘉栋作为新兵,第一次参加这种演习,明知是演习,可不知为什么,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如果在战时,这种时刻,将意味着潜艇灾难临头。

搅水声由远渐近,猎潜艇几乎是擦着潜艇的头皮驶过,没有出现手榴弹的爆炸声――不能用深水炸弹,只能用手榴弹来代替。

好险!这个笨蛋!--这种矛盾的心情写在大家脸上,不用说出来。

反潜,对水面舰艇来说,是如何捉住水下目标,而对潜艇,就是怎么伪装保护好自己。出海之前,艇长曾再三强调,潜艇在水下要绝对保持肃静,不准随便走动,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弄出任何响声,不准向舷外排放污水污油……总之,一切可能暴露目标的行为都要杜绝,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潜艇的命运。当前国际形势十分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训练绝对是从实战要求出发,非常严格,时刻都准备着拉到战场上去真刀真枪地干上一回。

猎潜艇又折回来了,搅水声再次由远渐近。

“他怎么知道我们在这片海域?”叶嘉栋天真地问班长。

“这是事先规定好的,”班长小声向他解释说,“如果不规定海区让咱们随便跑,别说他两条猎潜艇,就是10条怕也捉不着咱,要那么容易捉,一炸一个准儿,还要潜艇干什么!”

  叶嘉栋想想也是,现在反潜兵器越来越现代化,这也证明了反潜的艰难。

简单的事物容易使人停滞不前,复杂才是开掘人的智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班长对叶嘉栋这个新兵极有耐心,告诉他,水面舰艇搜索水下目标主要是靠声纳,声纳有骚音站和回音站,骚音站主要是通过潜艇螺旋桨的骚音来辨别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航向、航速;回音站主要是靠发射出去的声波的回音来判断目标的类别:礁石、鱼群、沉船还是潜艇。潜艇潜坐海底时处于静止状态,一般很难将它与沉船区别开来,因为它们同是金属的回声,这时就要看声纳兵的技术水平了。如果恰在这时潜艇传出一点声响,对方马上就会判定水下目标不是沉船,因为沉船永远是沉寂的……(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