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水下敌情 《从海底出击》(4)
一想到水下的不明国籍的潜艇,一想到即将发射的鱼雷,一想到不明国籍的潜艇在受到攻击时的垂死挣扎……叶嘉栋的心里紧张极了。对方的鱼雷可不是吃素的。
很显然,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是叶嘉栋一人。叶嘉栋注意到,每个人的脸上都表情凝重,包括他的班长薛少华,原本黝黑的脸色现在更黑了。一种恐怖的气氛在潜艇指挥舱里蔓延……
艇长命令鱼雷长程仁智:“必须保证战雷处于良好状态,要随时能够打得出去,要打得准,打得狠!”
程仁智响亮回答:“请领导放心,保证鱼雷工作状态正常。”
他没有说“保证打得准、打得狠”,因为打得准不准不是他的事,要看各部门配合是否默契,还要看艇长下令发射的时机;打得狠不狠也不是他的事,要看鱼雷本身的威力有多大。程仁智是一个说话办事都很严谨的人,不会说自己能力不及的大话。
在学习潜构时,叶嘉栋得知,潜艇鱼雷的直径是533毫米,长度是8米,鱼雷战斗部的威力极大,可以将一艘万吨级舰船击沉。想必对方的潜艇也会有威力相当的鱼雷。
对水下可疑潜艇的追踪、围剿,紧锣密鼓,如火如荼。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的紧张气氛渐渐松缓下来。大家开始小声议论,到底是哪个国家的潜艇?有的说是美国的,有的说是苏联的,有的说是日本的,有的说是南朝鲜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是美国潜艇的可能大,有的说是苏联潜艇的可能性大。有人甚至跑到声纳室去探听消息,因为声纳室掌握很多外国潜艇的噪音信号,一比对,就能分辨出来。
大家争论的声音大起来,廉仲方艇长大声呵斥:“不要说话!”
廉仲方本来就属于不怒自威的类型,要是发起脾气,声音更是威严,一声怒吼,舱室里面顿时鸦雀无声。
水下可疑目标大概已经知道自己被发现,企图向外海逃窜,被三艘舰艇呈圆弧形将其拦住。青岛海域的海水不深,潜艇水下机动范围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要被发现,是很难逃脱掉的。
半小时之后,舰队派出的舰艇编队陆续到达,有的舰艇就在附近巡航,有的舰艇基地距离此处很近。十多艘舰艇将水下目标团团围住,不断地用声纳波“敲”它。声纳的波束打在潜艇身上,反馈回来的声音就像电影里的飞弹一样,会发出“啾――啾――”的响声。
水下目标像一头困兽,东奔西突,妄图冲破包围圈,逃之夭夭,几次都被我舰艇编队挡了回来。有两次,我水面舰艇还投掷了手榴弹以示警告。我方的目的是逼它浮上来,使其现出原形,可它就是不上来。
编队指挥员、舰队副参谋长请示舰队:如果它不上来,打不打?
此事重大,舰队决定不了,请示海军,海军也决定不了,上报总部,据说总部也决定不了,又向上请示。最后上级的答复下来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当时所有的指挥员都傻了:这是作战命令?
这是一条毛主席语录。原文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是1948年3月2日毛主席撰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中的一句话。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这句话大家非常熟悉,耳熟能详,在很多场合和文件中都能听到看到,但是在作战命令上还是第一次(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