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情感风波(二) 《海天之恋》(3)
赵新竹对凌梅说:“如果没有男朋友,可以在飞行员里选嘛!咱们的飞行员都很优秀,别叫外面的人抢了先。”
朱百桐和凌梅一样不想让赵新竹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便说:“团长,我建议到潜艇部队去学习一下,对我们的训练和作战都有好处。”
吴超说:“好主意!免得我们在空中把鲸鱼看成了潜艇!”
朱百桐说:“吴超,你是在挖苦我吧?”
赵新竹马上表态:“我同意。凌梅,你负责联系一下。”
凌梅想推辞:“这是作训参谋的事……”
赵新竹说:“领航参谋把我们领到潜艇上去,也是职能所在嘛!”
没有办法,凌梅只好硬着头皮领受了任务。
两天后的上午,按照约定的时间,飞行员们乘一辆大巴来到潜艇支队。码头上,彩旗招展,潜艇水兵在甲板上列队,还有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小型军乐队在演奏欢快的迎宾曲。
飞行员们在凌梅的带领下走上码头。沈丰收跑步过来,看到凌梅,犹豫了一下,然后向走在队列前面的凌梅敬礼、报告:“飞行团……带队同志,210潜艇准备完毕,欢迎参观!210潜艇副长沈丰收,请指示!”
凌梅没想到潜艇支队会安排参观沈丰收所在的210艇,但她显得非常沉稳地还礼:“按计划执行!”
沈丰收回答:“是!”
飞行员们看到大鲸鱼一样伏在那里的潜艇,脸上的表情是复杂的,既有敬畏,也有恐惧。在沈丰收的指导下,飞行员们笨拙地从升降口下到舱里,一时间有点无所适从。
朱百桐说:“这里面这么大呀!”
娄西北说:“艇里的空气可是太差了。”
沈丰收说:“潜艇下潜以后,空气更差。大家开玩笑说,潜艇兵的生活是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
吴超说:“请您解释一下。”
沈丰收说:“潜艇就这么大空间,那空气也是你呼出来,我吸进去──‘同呼吸’,‘共命运’就更好理解了,潜艇在水下,不出事拉倒,一出事,谁也跑不了。”
飞行员们想笑,但又觉得不妥,就把笑容僵在脸上了。
朱百桐很好奇,看见潜艇的床铺比火车硬卧的床铺还狭窄,就爬到吊铺上去体会了一下。吴超常在电影里看到潜艇艇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镜头,也要求体验体验。从潜望镜里看到的码头上和军港里的情景,果然与直接看到的感觉不一样。潜艇里面的空间很小,娄西北一不小心就碰了头,疼得他呲牙咧嘴。导弹发射舱的空间比较大,朱百桐站在发射筒跟前,觉得终于有了舒展身体的空间,激动得乱挥拳脚……
在海图室里,凌梅驻足观看,对沈丰收说:“你原来就在这里工作?”
沈丰收回答:“是的。”
朱百桐小声对吴超说:“我听大洋说,凌梅原来的男朋友是潜艇航海长,就是他吧?”
吴超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这些事情。等到沈丰收走到他身边时,他问道:“沈副长,你们出海一般多长时间不见太阳?”
沈丰收说:“平常训练时间不定,一天两天,三天五天都有。如果远航就长了,一般是一个月。有一条潜艇曾经在水下呆了三个月,90天,打破世界记录。”
朱百桐大叫:“哇!这么长时间!身体受得了么?”
沈丰收说:“所以,潜艇兵的身体条件要求很高,和你们飞行员几乎一样。”
吴超问:“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